最近这段时间直播答题突然火爆了起来,王思聪、张一鸣、周鸿祎、奉佑生等大佬纷纷入局,慷慨撒钱,不仅带动了直播答题人气飙升,更重要的是,对于日渐衰退的网络直播而言,直播答题似乎成了一根救命稻草,不少平台已经推出了相应的服务,更多观望者也开始小跑入场。
但冷静分析一下,其实直播答题在模式上并无创新之处,类似的节目在电视上已经屡见不鲜,例如早期的《开心辞典》、《幸运52》以及后来的《一站到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如今直播答题不过是将答题游戏搬到直播间,换汤不换药而已。
那么,这样一个“旧酒装新瓶”的模式,为何能引发大佬们纷纷入局?它能成为新的风口吗?
一,“快餐效应”或将成为网络直播的新常
在探讨直播答题的商业价值之前,我先说说“快餐效应”,所谓快餐效应,简单来说,就是火得快,但退潮也快。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很多新的产品,但大多数的生命周期不会太长,原因是用户总存在“喜新厌旧”的心态,使用相关产品、消费相关服务时就像吃快餐一样,吃完就走,这一点,在手机游戏上表现得非常突出。
结合网络直播的现状而言,很明显,从平台搭建、服务提供、内容覆盖的角度来看,这一行业并无太高的竞争门槛,在资本推动下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当上百家直播网站一拥而上时,就会出现“吃得太快,太容易饱”的问题。结果我们也看到了,网络直播从2016年爆红后,2017年逐渐沉寂下来,无论在市场层面还是资本层面,网络直播都没有掀起大风浪,快餐效应非常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直播不得不另寻它路,通过提供一些新颖的玩法来消除用户疲劳,刺激市场重焕活力。在这种背景下,直播答题应运而生,不过在我看来,这种类似于“炒冷饭”的模式并不能长久,因为直观上看,它同样无法摆脱快餐效应,这一点我们下面会详细分析。
二,直播答题为何突然火爆?
坦白说,直播答题的突然火爆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推断其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层面:
首先,直播答题将传统的答题模式搬到直播平台上,对用户来说有一定的新鲜感,因为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人已经对传统唱歌跳舞、聊天娱乐的直播内容产生了审美疲劳,突然来个直播答题,换个口味,觉得挺新鲜。
其次,不同于电视台的答题栏目,直播答题面向所有人开放,几乎没有参与门槛,加上很多人确实也好这一口,所以,参与人群越来越多。至少从游戏规则上看,这一模式的群众基础还是挺扎实。
第三,有大佬撒钱,冲到最后的“选手”可获得不菲的奖金。正是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试图从激烈的竞争中分一杯羹。而前期获得巨额奖金的人无疑起了良好的带头宣传作用。
第四,在网络直播日益下滑的趋势下,迫切需要新的模式来刺激行业,直播答题一兴起后,也吸引了大量平台跟风,加上一众大佬也高调配合炒作,短期内给了行业一种“风口”到来的信号。
三,难掩烧钱收割流量的本质,连伪风口都算不上
而理性分析直播答题这种模式,我们却发现,直播答题可能远不如业界预想的那么乐观。虽然各平台的单场奖金基本都是10万起步,某些平台甚至号称要投10亿奖金来发放,但实际上,能过五关斩六将,突出重围并拿到奖金的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人只不过是“陪跑”而已,比如某平台1月6日的一场答题游戏中,七十多万用户参与,只有23人通关,每人分得了四万多元奖金,中奖率简直比买彩票还低。加上一些类似于“外挂”的产品出现,已经极大的影响了游戏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又有多少用户能坚持下去呢?如果用户量减少,各大平台为了维持人气,又必须提高奖金额度来吸引高质量用户参与,从而形成类似于打车软件烧钱补贴的竞争局面。
而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直播答题在收割流量之后,必须要考虑价值转化的问题。直播答题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一是基本运营成本,包括产品开发、带宽投入、日常运营等等;二是奖金成本,发放奖金越多,成本越高;三是其他成本,如对外合作,邀请明星、名人来主持也需要耗费一定资金。几番加起来,直播答题的运营成本并不低。而在价值转化方面,在积累足够的人气和流量之后,广告会是一个可行的变现方式,另外诸如知识付费等模式也可能会在某些平台上施行,但这些模式具体的变现能力如何,能否覆盖高昂的运营成本,尚属未知数。
最重要的一点是,观众对直播答题这种模式的追捧仅仅存在于“新鲜感”上,一旦新鲜感过去,可能就不会去持续关注了。这一点我们结合电视的答题节目来看非常明显,一个答题节目能火上两三年相当不容易。而在互联网端,由于新产品、新服务层出不穷,快餐效应更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直播答题模式的生命周期可能会更短。
所以,在我看来,直播答题只不过是烧钱收割流量的又一种方式,甚至是连伪风口都算不上的无聊游戏而已。那么这顿“快餐”究竟能享受多久?我们拭目以待。
文:袁国宝,NewMedia新媒体联盟创始人,新媒体营销和品牌传播专家。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关注:增长黑客(GrowthHK.cn)
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术和数据来达成各种营销目标的新型团队角色。从单线思维者时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产品发展的因素,实现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带来的有效增长…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model/6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