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次阅读,正在让我们停止思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互联网上的文章,开始盛行一种「快餐故事」的风格。

这种风格,通常是「一个故事」加「一个道理」。跟传统纸媒的鸡汤差不多,但在新媒体人手上,被发扬光大了。

我总结了一下,大抵有这么三种套路:

第一种,名词解释型。

这种文章一般都不长,就一到两千字,套路一般是:抛一个问题出来,然后告诉你,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有一个很厉害的规律,叫做balabala……最后再升华一下:这个规律真厉害啊!

于是,读者就会感觉:嗯,今天又学到了新东西。

说来惭愧,我小时候还蛮爱读这种东西的,也真学到了诸多似是而非的名词,比如「螃蟹定律」「墨菲法则」「二八定律」……

当然,到了产品运营或是自媒体时代,这些名词们也升级了,变成了:幸存者效应,防御机制,长尾理论……诸如此类。

在他们笔下,这些词汇仿佛是万能的。统计数字不靠谱?那是因为幸存者效应。为什么人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原因是防御机制。为什么这家公司突然爆发了?告诉你,这就是长尾的威力……

但你如果真的要问:真的吗?防御机制的原理是什么?是怎么发挥作用的?有没有别的可能?我们该怎么做? —— 答案通常欠奉。

因为这些作者,很多只是知道了一个概念,就匆匆忙忙地拿来用,未必是真的「懂得」。

如果世界真的能像他们描述的这样运行,那我也很开心,因为简单多了。

第二种,知名案例型。

这种套路,来自西方的畅销书。看得多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些书往往都是这样的格式:洋洋洒洒写了几十页的案例,最后告诉你一个人尽皆知的道理。没了。

我在以前一篇文章中,吐槽过这种现象:有一位美国的管理大师,走访了几十家厉害的企业,写了一本书,总结出这些企业必胜的八条规则,成了一本经典畅销书。20年后,他在一次采访中,透露了这八条规则的诞生过程:

在一个 6 点钟的清晨,我坐在书桌前,从美国银行大楼 48 层的窗口望出去,俯瞰旧金山湾,然后闭上眼睛,俯身,在拍纸簿上奋笔疾书,刷刷写下 8 条原则。从那一刻起,这 8 条原则就没改变过。

不知道那些追捧此书的企业家们,如果知道这 8 条规则,是作者刷刷刷在纸上随手写下来时,是什么感觉。

当然,这本书还是很良心的,毕竟作者真刀实枪走访了这些企业,得到的资料也是靠谱的一手资料。但国内很多媒体人、自媒体人,将读到的二手、三手案例,重新写一遍,一个案例就是一篇文章,换一个案例又是一篇文章,那就有点无趣了。

甚至,回过头去看他们的文章,会发现:怎么他的观点好像不稳定啊?时而告诉你要这样,时而告诉你要那样。

还有一些课程,整个课下来,就是案例的罗列 —— 不是说这样不好,但除了学到几个案例之外,我们还学到了啥?

大概增长的,是跟别人聊天时,引用案例的能力吧。

第三种,我的朋友型。

这种就更简单了。通常是这么一个模式:

我有一个朋友,叫做小A,她有一次向我倾诉:balabala……

听完小A的倾诉,我深有感触,不禁想起了另一位朋友小B……

同样都是人,为什么小B跟小A的人生轨迹不一样呢?因为小B自律!

所以,人呐,一定要自律……

这个模式可以套用在所有主题上。写情感,换成「自爱」「独立」;写励志,用「自律」「行动」;写企业,用「视野」「格局」。一篇文章就炮制出来了。

我都不想吐槽了。

这些套路不好吗?不,很好。因为它们读起来很有意思,很吸引人,也确实能让人感到「自己学到了东西」。

但实际上,我们真的学到什么了吗?

观察这些文章,你会发现一个共同点:这些故事式文章,往往在「论据」上非常浓墨重彩,但是在「论证」上,基本没有。

大多数都是:用 95% 的篇幅告诉你一个故事,最后用 5% 升华、点出主旨,让你有一种收尾的感觉。但是,它们是如何从论据过渡到论点的?基本欠奉。

这些文章,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把看似复杂的现象,用非常简单的语言,条分细缕地讲出来,最后慢条斯理告诉你一个知识,让你感受到思维被刷新的愉悦感。

这就叫做「简单归因」。

于是,文章的传播力够不够强,就变成了:故事够不够有趣,知识点够不够新颖,文笔够不够吸引人。

它们所提供给你的,真的是知识吗?

不是,只是谈资而已。

稍有学术基础的朋友,或者读书比较多的朋友,就会知道:一本书,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不是「是什么」,而是「为什么」。

同样一个理论,好的文章会告诉你:这个理论是怎么产生的,有过哪些相关研究,它的机制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再拎出一个案例,告诉你:在这个案例中,这个理论是如何产生作用,又是如何导致某某结果的。

在这个过程中,你能看到作者的论证思路、逻辑脉络。如果具备相关知识,你甚至能代入进去,跟着作者一起思考,发现作者论述过程中的疏漏和破绽。

但这种故事式文章,会用大量的篇幅,告诉你一个故事,写得栩栩如生、细节完善、十分动人,最后笔锋一转,直接把理论抛出来,给你呈上来,完事。

就像一道精美的菜肴:刀工,火候,调味,摆盘,考究无比。

但是,你所看到的,永远只是作者最终所呈现给你的样子。作者想让你看到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

更进一步:一个故事里面,所有的情节、细节、描述、叙事……都是作者设定好的。甚至,读者会有什么反应,也是作者预先设定好的。

简而言之:作者可以通过对故事的设置,来操纵你的反应、思考和情绪。

你就像一只小白鼠,在作者的诱饵之下,一步步按照设定好的路线行走。

你所产生的共鸣,同理心,情绪,乃至恍然大悟 —— 很有可能,都是作者设定的一部分。

长此以往,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你会慢慢失去怀疑和思考的能力。

所以,我一向不喜欢各种「拆书」「浓缩」「碎片化知识」的学习。

一本书,被拆成几个案例和结论,看似骨架都被抽离出来了,但实际上,蕴含在其中的作者的思考,案例中的细节,研究的过程,论证的思路,乃至于结论的适用范围,等等,全都丢失了。

这些模式,并不是真的在帮助你提高,只是在满足你的焦虑感而已。

它们在本质上,和我们刷微博、朋友圈,没有任何不同。只是不断用新鲜刺激,来活跃我们的大脑。

而为了让你不加思考,接受它们的灌输,它们一般会怎么做呢?封闭。

封闭的意思,就是不留余地,不留疑问,让你读完之后,安心地接受它们灌输给你的「知识」,不加怀疑和思索。

但是,「学问」为什么叫「学问」?就是因为,问,才是更重要的。

如何才是真正地在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篇文章,一段材料,一个课程,能不能启发你的思考,让你看到更大的空间,更多的可能性。

而不是满足于它所呈现给你的风景,就此止步不前。

所以,我常说:优秀的人是什么样的?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他们都有旺盛的好奇心。

他们永远不会满足于别人给出的答案,而是针对答案,会不断地提出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去寻求信息,更新自己的认知,获取更多的「概念」,将更多的概念连接在一起,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网络。

当你的思维拓展得越广,你就会发现,画地为牢,是多么无聊的一件事情。

这就是我想说的:
克服自己的本能,让理性回归本位。

为什么这么说呢?

人的大脑,相比起说理,总是更加喜欢故事。这就决定了,我们会天生排斥论述、说理性的内容,更青睐于故事和案例。

对大脑的研究表明:当我们面对一段说理时,我们的大脑,只有布洛卡区和韦尼克区在活跃,它们是大脑中负责语言的部分。

但当我们聆听故事时,我们整个大脑都在活跃,并且是不同节奏、不同位置次第活跃。

原因非常简单:一个故事,通常是非常丰富的,有情景,有人物,有动作,有情绪,那么,当它行进到相应内容时,就会在我们的大脑中激活相应的区域。

比如,当故事中出现「美味的食物」「粗糙的触感」「温柔的声音」时,我们的感觉皮层就会被激活。

当故事中出现行动、操作、动态时,我们的运动皮层就会被激活。

而当故事进行到矛盾冲突时,我们的杏仁核就会被激活 —— 它会通过调节激素分泌,让我们产生种种情绪,比如紧张、兴奋、激动,等等。

这就是我们感到「身临其境」的缘故。在听一个故事时,我们的大脑会将其「重演」一遍,让我们感到,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这样的情境。

简而言之,相比起说理,故事,对大脑来说,相当于一次按摩。

我们之所以喜欢听故事,是因为,我们会从故事中,让大脑获得全方位的、浅层的激活,从而感受到兴奋,不断刺激我们的奖赏回路。

这是不是坏事?当然不是。

但如果沉溺于这种感觉,将故事视为学习,将按摩当做运动,那对于我们的提高就是完全无益的。

按摩只能让你感到舒服,永远不会提高你的心肺功能。

要获得提高,就必须克服这种本能,去做一些更加痛苦、更加艰难的事情。

所以,不妨有意识地让自己这样做:

1. 阅读复杂的文章和书籍

现在很多自媒体,为了让人更容易读懂,已经做到把一句话的信息量,拆成五句、十句。有时生怕吸引不了你,还要加个表情包,卖个萌,夹杂几句网络用语,硬生生将三句话的信息,注水到一千字。

每次看到这些东西,我都想对编辑说:你们是觉得你们的读者都是小学学历吗?

少看「低信息量」的文本,有意识地多读一些复杂的文本。这既是更加系统有效的学习,也是对大脑的锻炼。

大脑跟肌肉一样,是需要锻炼的。提高针对复杂问题的思考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接受复杂信息的刺激。

多读论述性、说理性的内容,多思考逻辑,多去对内容进行分析、框架化,慢慢的,你会发现:以前那些甘之如饴的文章,读起来都像白开水,完全入不了你的眼。

你会打开一个更壮阔的世界。

2. 主动拓展知识网络

如果说我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感悟,那就是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什么是被动学习?就是只接受一个渠道、一个方向的信息,不加思维地接受。这样做,只会让自己的认知边界停滞不前。

而主动学习,就是在清楚「我想要什么」的前提下,主动去探索每一个知识点。通过包围式学习,不断地获取新的概念,新的联系,将它们纳入自己的知识网络之中。

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它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刷新舒适区的边界,不断地迈出去。

它也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更新和扬弃那些旧观念,包括我们熟悉的旧工具、旧框架。

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脑的活跃,不断地接近世界的真实。

3. 从学习中获取愉悦感

我在整篇文章中,都强调了这一点:痛苦。

那是不是意味着,凡是在学习上出类拔萃的人,都要克服艰难困苦、走上这条更加辛苦的道路呢?

当然不是。

真正能够走在同龄人前列的人,都能够在学习中找到愉悦感,将困难的过程,转化为不断攻克挑战、不断升级的过程。

如果你目前还做不到,不妨试一试:给自己一个任务,定期(比如每周)将这一周学到的东西,写成文章,或者进行总结归纳,分享给别人。

慢慢的,你就会从这个过程中,得到反馈,获得充实的成就感。

直到你能够完全放弃回报,单纯专注在学习本身,就可以了。

你会发现,求知本身,就是无上的幸福。

文:Lachel@L先生说

相关文章推荐:

打造外部大脑,让计划高效落地

更多精彩,关注:增长黑客(GrowthHK.cn)

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术和数据来达成各种营销目标的新型团队角色。从单线思维者时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产品发展的因素,实现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带来的有效增长…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product/64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18-01-11 21:17
下一篇 2018-01-11 22:16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