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yolo@增长黑盒。最近,有不少读者向我们提了一些问题:
回答这几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阐述一下我对于“增长黑客”这四个字的看法:
- “增长”是一种持续做优化的实验思维
- “黑客”的意思是指用技术去爆破瓶颈,放大规模。
放到企业中,增长黑客需要从用户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实现方法就是依靠“实验”和“数据”不断优化产品,同时在实验中找到低成本高粘性的渠道做营销。
在告诉大家如何学习增长黑客之前,我们想先梳理”增长黑客“最常见的6个误区,并举出案例加以说明,避免大家误入歧途(文中部分引用案例的来源请见文末注释)。
误区1:增长黑客跟互联网营销没有区别,仅仅是注重低成本获客
有人觉得,增长黑客的主要工作其实跟传统互联网营销差不多:通过SEO、SEM、新媒体等线上渠道获取新用户。唯一特殊的地方就是增长黑客掌握了微信裂变、病毒H5等策略,能够用很低的成本获取大量新用户。
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增长黑客的职责不仅仅是获取新用户,而是贯穿用户在产品中的整个生命周期:
- 获取:用户如何找到我们的产品?
- 激活:用户首次产品体验如何?
- 留存:用户会再次回来吗?
- 收入:能否从用户身上赚钱?
- 推荐:用户会把产品推荐给别人吗?
这几个阶段的组合,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AARRR漏斗模型”。在获取用户后,增长黑客还要想办法去激活他们,并让他们产生复用/复购,最终提升收入。同时还能通过裂变(用户推荐)的环节实现以老带新,实现健康、长期的增长。
增长黑客的职能是市场、产品、运营、技术、数据分析的混合体,能够驾驭整个漏斗。对于传统市场营销来说,更多的职责集中在漏斗的第一个环节,即用户获取阶段。在大多数企业里,这些职能部门是分离的,而增长团队却能把它们集中在一起,打破跨部门协作的壁垒,极大提高了企业的增长效率。
总之,只有拉新并不是真正的增长。举例来说,在《硅谷增长黑客实战笔记》一书中,作者曲卉老师采访了全球9名顶级的增长黑客,发现大家最关注的其实并不是拉新,而是用户留存。因为如同银行利息一样,留存拥有强大复利效应,即使是微小的留存率差别,经过一段时间也可能有着巨大的用户量差距:
假设有公司A和公司B,都是从零开始,公司A每月新增500万用户,80%的月留存率,公司B每月新增250万用户,95%的月留存率;6个月之后,公司A的用户数还是领先于公司B;但是维持一切参数不变,到3年之后,公司B的用户数会达到4200万,反超公司A的2500万,这就是留存的复利效应。
失败案例:新世相营销课
虽然我认为新世相有一支非常有执行力的增长团队,并且有很多成功的增长案例(后面会介绍~),但还是要先揭一下短。毕竟之前的新世相营销课事件还是让人印象深刻,毕竟本身是一场成功病毒营销,但是很快便招来了负面影响。
今年3月19日,新世相出品了一堂微课,创始人张伟亲自讲授。裂变活动的逻辑很简单,通过40%的分销佣金激励用户分享传播,同时用每1万人涨价5元的策略提升紧迫感。如果分销量最大,还有能够获得在新世相公众号免费打广告的机会(价值50万)。
这一度引发了人们的狂热,短短一上午课程销量接近10万,总收入超百万。最巧妙的地方在于,这个活动的目的不是卖课,而是给”新世相读书会“app拉新 – 因为参加课程后,需要下载app才能收看。
由于过度追求用户获取而忽视了其它环节,这场看似成功的裂变其实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 首先,由于病毒系数过高,并且涉嫌”三级分销“,微信官方对新世相进行了处罚,流量渠道也被封杀。
- 其次,多家知名媒体纷纷批评新世相是在“割韭菜”,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亡羊补牢的公关成本可就很高了。
- 第三,在后续的激活和留存环节,新世相留下了很大败笔。由于app体验不佳,流程复杂,而且缺乏客服支持,大批买课的用户开始质疑课程质量,并强烈要求退款(当然最后也给许多用户退款了),这一步的用户流失其实非常严重。
- 第四,还有最糟糕的一件事。增长黑盒作为新世相的合作方参与了这次分销,一共获得了一千多元的卖课分成。然而,在提现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一个天大的技术漏洞:能够提出6-10倍的佣金!尽管我们及时汇报并把多出的佣金还给了他们,但面对其他用户,撒出去的水很难收回了。
可见,用户获取不是增长的全部。其它环节做不好,反倒会有负作用。
成功案例:运营研究社
今年四月,“运营研究社”同样也策划了一场微课的裂变,其内容是当下最热门的抖音引流。
这是一场常规的群裂变,利用了人工客服审核朋友圈截图的方式:这次活动的核心目的是给公众号涨粉,而不是卖课收益,所以课程是免费的。
最后这次裂变做的很成功,2天涨粉2万人,没有带来任何负面影响。
其关键点在于,这次活动并不是获取了用户就算结束了,而是:
- 首先是将课程内容整理成图文复盘,进一步发酵价值。果然,该文登上36kr头条,并斩获10w+,继续给公众号涨粉。
- 其次成立了课程活动群,将听课的人聚集起来,按照地域打上标签,并加强人工运营,将事件驱动社群变成地域驱动社群。这个微信群不仅有很强的互动,还有打卡活动、福利发放等等,能够有效留存核心用户。
- 第三,为了避免这些群“死掉”,所以制定了长期的运营计划:群主会安排马甲,围绕裂变主题做话题讨论,带着大家思考输出
- 最终,入群人数达到 2820 人,90%以上留存了下来,并成为了长期活跃的用户。同时,公众号取关率也非常低。
后续留存与活跃,正是当下大多数裂变活动所缺乏的。与其追求短期的爆发,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放到长期的用户质量和增长趋势上。
误区2:增长黑客是灵丹妙药,立刻就能见效
前两天,我在知乎上发现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
有如此魄力固然是好事 – 但增长黑客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东西,拔苗助长万万不可取。
大家经常能在各种微课、文章或者下线活动中看到:“XX团队0成本获取10万用户”、“一个抖音视频卖了100万货”等等。殊不知,成功仅仅是冰山一角。我们无法看到的,是埋藏在水下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
“There is no silver bullets for growth hacking”(没有万能的增长策略)。
只是去复制别人表面的东西,想要速成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本质上,增长黑客是一门实验科学,只有不停的尝试并且经历失败,才能学习到规律,为最终的成功积蓄力量。可持续的增长来源于对用户真相的不懈追求,而非盲目抄袭在其他企业上奏效的营销策略 – 所有适合自己公司的策略,都是通过科学的流程“试”出来的。
而增长本身,其实是由实验驱动的。
在Pinterest、Airbnb等硅谷独角兽公司,增长团队每周都要进行上百个“增长实验”,从按钮颜色到页面布局,通过A/B test进行数据优化。曾经,Airbnb将收藏按钮由五角星改成了心形,从而一举提升了30%的点击率!
举例个更近的例子:我们的好友“徐三胖”,在他的公众号“成长”中发文,详细介绍了自己是如何做出3000万播放量的抖音视频:
- 连续一周,每天刷6小时抖音,看了3000条视频总结规律
- 分析数据和抖音推荐算法
- 研究其它号的内容玩法
- 制作大量视频,不停测试和迭代
……
很多人都看到了抖音的红利,想着如何捞一笔流量 – 但有几个人真正花时间去研究和实验了呢?
科学实验的思维已经受到众多企业家的推崇。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就说过:“如果你每年做双倍的实验,那么你就会有双倍的创造力。”
失败案例:阅后即焚Snapchat
国外大红大紫的“阅后即焚App” Snapchat一度被facebook视为最大的威胁。2011年成立以来,成长速度惊人,市值曾高达330亿美金。2013年,Snapchat的创始人斯皮格尔曾经拒绝掉了扎克伯格30亿美金的天价收购。
但十分神奇的是,Snapchat的飞速发展,几乎没有运用任何“增长黑客”的策略,公司内部也从不奉行“数据驱动”、“实验科学”等概念,而是靠CEO拍脑袋构思产品功能(不得不说斯皮格尔是个天才)。斯皮格尔似乎也非常不屑于所谓“增长黑客技巧”,并公开声称自己绝对不会用任何增长黑客来提升自己的DAU。
不过,它的对手facebook却拥有世界上最强大增长黑客基因。2016年,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直接“抄袭”了Snapchat最热门的”故事“功能 – 借助多年积累的增长体系,Instagram Stories的用户量开启了指数级爆发。与此同时,红利消耗殆尽的Snapchat却面临增长变慢等问题。
深感焦虑的斯皮格尔这才从硅谷挖来了大神,仓促组建了一支增长团队,开始研究增长黑客策略。不过为时已晚,公司的文化传统早已定型,增长的基础设施也不完善,Snapchat的增长团在1年里可谓无所作为,增长总监也在17年离职。
到2017年,Instagram Stories的DAU到达2.5亿,全面反超Snapchat的1.6亿。刚刚上市不到5个月的Snapchat,股价开始暴跌。
增长黑客不能临时抱佛脚 – 缺乏长期积累,实力再雄厚的公司也无法从中受益。
成功案例:运营深度精选
2018年,最成功的微信裂变莫过于《三联周刊》和《网易运营方法论》。网易这堂售价39元的微课在一夜之间卖出了13万份:
而售价69元的《三联生活周刊》会员年卡,更是在几个小时内卖出了50000多份!服务器不堪重负一度宕机。
这两场裂变活动,均是出自鉴锋的团队 – 运营深度精选。从团队成立的第一天起,他们就以”实验“和”数据“作为驱动力,深入实践微信生态内的裂变规律,直到成长为国内顶尖的裂变服务商。那么,这个团队是不是有什么”秘密武器“,能让裂变活动长期成功呢?
经过交流我才发现,他们无法保证每次裂变100%成功,也不能将同样的套路用到每一场活动上 – 其实这个团队已经做过无数次裂变活动了,许多场活动效果都不理想,没有裂起来。所以,那些没有刷屏的活动,你是看不到的,也是隐藏在冰山下的付出。
比如《网易运营方法论》这堂课,他们设计了4种不同的裂变海报,在种子群进行A/B测试,从而选出了最有潜力的一个。
而《三联周刊》,甚至测试了10个版本的海报!
同时,在渠道推广上,他们还设立了非常完整的数据监控体系和运营规划:
看到没有,增长黑客的成功,都是”试“出来的。
误区3:就算产品很烂,增长黑客也能把它推火
有人认为,做增长就是要想办法把产品推出去。至于推的是什么,跟增长黑客的职责没什么关系。事实并不是这样:肖恩.埃利斯、安德鲁.陈等硅谷增长大神都在反复强调一个观点:真正的增长必须基于一个好的产品。如果把增长比作盖房子,那么优秀的产品功能/用户体验就是地基。凭空盖起一座大楼,是不可能的 – 就算侥幸盖完,大风一吹马上倒下。
那么,什么才算好的产品?在运用所谓“增长策略”之前,首先要通过最小可执行产品(MVP)或功能设计(MVD),来检测用户对于产品或功能的真实需求,从而找到产品-市场匹配(P/MF)。只有达到PMF的产品,才能说是合格的产品 – 真正的增长其实是建立在PMF的基础上。随后,在增长策略的执行阶段,增长黑客们也要时刻关注用户对于产品的反馈,通过数据分析找到不足之处,然后加以改进,以保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点,也是增长黑客的特殊之处:传统市场部门并不对产品负责,而增长团队却要与开发团队联手配合,投身产品优化和设计。
成功案例:Dropbox
2007年的时候,刚刚从大学肄业的德鲁.休斯顿发现个人文件的保存和转移十分痛苦 – 在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手机之间转移相当麻烦,只能用邮件发给自己或者用U盘。于是,他想开发一个云盘解决这个痛点,可到底大家有没有这种产品需求呢?作者并没有花时间写代码开发原型,而是用纸片做了一个视频 – 这就是Dropbox最早的MVP。这个视频在网上引起了很大反响,甚至有人表示了强烈的付费意愿 – 已经有75000人预约等候这个还不存在的产品了。看到了市场的强烈反馈,德鲁才快马加鞭做出了真正能使用的原型。
后来的故事,也成为了一个经典的增长案例:用户每推荐一个好友使用Dropbox的服务,系统就额外赠送他们两人各250MB存储空间。到2009年,Dropbox用户每月会发出280份邀请,总用户数在14个月内从10万迅速增长到400万,期间未花费一分钱营销预算。
今天,Dropbox已经成为了硅谷的明星: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超过110亿美金,总用户超过5亿!不得不说,如果没有当年那个视频,切不中用户的需求,德鲁就很难设计出一个好产品,后续的病毒营销策略也不可能生效 – 一个“没用”的产品,就算给用户再多好处,也不会有人去传播它。
失败案例:BranchOut
2010年,美国创业者尼克·马里尼开发了一款facebook 应用程序(你可以类比微信小程序),名为BranchOut。这个应用可以帮助人们在facebook上建立职场档案,拓展职场人脉,几乎是把LinkedIn搬到了facebook上面。
借助facebook的流量,BranchOut采用了多种增长策略 – 其中最有效的就是邀请好友机制,让自己的app形成病毒式传播。
到了2012年,BranchOut实现了井喷式爆发:仅用5个月时间,MAU(月活)就从100万上升到了1400万!当时,许多媒体都将它称为“LinkedIn最大的竞争对手”。
然而,BranchOut本身的体验却不够好 – 在正式性和私密性上,BranchOut都达不到Linkedin的标准,其核心功能实际上并没有满足用户的需求,其增长完全是建立在facebook流量红利上。随着它在facebook上的流量日趋饱和,这种“胁迫式”的邀请并没有分发到新用户手中,而是来一次次骚扰已经注册的老用户。后来的统计显示,用户留存十分糟糕,大多数人只打开了一次app,就再也不回来了。
果然,两个月之后,BranchOut的MAU开始一路暴跌到200万,公司一蹶不振,最终在2014年被贱卖。
历经大起大落的创始人尼克在采访中承认:如果想要维持长期的用户增长,首先必须要有个好产品。
误区4:增长黑客就是用一些“小伎俩”来走捷径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增长黑客看上去很“酷炫”:做个微信裂变,搞个诱导分享,爬虫抓取客户邮箱….. 这些套路有时真的很奏效,成本也出奇的低 – 这是否意味着增长黑客的工作就是研究并实施这些“小伎俩”?
Growth Hacking这个词,其实应该拆分来看:前半部分是Growth,后半部分是Hack。很多人都把目光集中在Hack上,而忽视了真正的Growth。在Hubspot从事增长工作的瑞恩.古姆曾经用一张图形象的阐述了两者的关系:
所谓的技巧和套路只是推动阶段性爆发的手段,而保持长期的上升趋势则要依赖科学的战略和增长流程。
素有“增长黑客之父”称号的肖恩.埃利斯认为,想要实现可持续性增长,需要按照四个步骤形成完整的体系:
- 首先是掌握基本原理(principles),比如PMF如何优化,北极星指标如何制定,AB测试、数据分析怎么做等等。
- 其次是形成一套增长流程(growth process)。如前文所述,增长黑客是一门实验科学,需要进行高频次的探索才能找到正确方向。因此,一套科学的流程是保障效率的关键所在:
- 第三点是逐步积累对流量平台的认知(platform knowledge)。所谓流量平台,就是指国内的微信、抖音、百度,国外的facebook、google等等。多数产品都无法凭空产生流量,而必须借助某个成熟的流量体系来成长。因次,熟悉这些平台的规则、玩法就非常关键。比如在小程序的红利期,众多小游戏就通过群分享来获取用户,但现在已经被微信官方严格控制 – 这些变化都需要在第一时间了解。
- 最后,才是我们常见的“套路”(tactics):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测试,找到新战术,帮助我们完成AARRR漏斗各个环节的转化 – 更重要的是,“套路”的目的是帮助我们高效实现“北极星指标”,正确传递产品价值,而不是为了KPI去冲用户量。
简而言之,前面的三步属于“战略”,而最后一步等于“战术”。战术仅仅是辅助完成战略的手段,而不是其本身。
过于关注“增长技巧”而忽视了产品本身的战略发展,无异于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失败案例:Socialcam
2011年3月7日,一款“与朋友即时分享视频”的短视频社交应用Socialcam上线,在世界范围内火速走红,一度成为App Store排名第一的免费应用,被誉为是“视频版的Instagram”。在上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获得了 25 万的下载量,并在四个月内就获得了 100 万的下载量。
为了甩开当时的竞争对手,Socialcam放弃了长期发展,不择手段追求短期利益:
首先是蹭facebook的流量红利。Socialcam只有facebook这一种登录方式,而登录之后就会主动推荐你关注facebook好友中正在使用Socialcam的用户,并不断给你推送他们的观看记录。另一方面,只要你用这个app看过了视频,就默认把你看过的视频分享到facebook动态里。做一下类比:这就相当于你用抖音app每看一条视频,都会自动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其次是付费买排名。FreeAppADay是一家专为 iPhone、iPad 用户介绍免费游戏的网站,它在国外知名度很高,既能帮助开发者们宣传作品、提升下载量,更有可能将应用冲上 App Store 的下载排行榜。Socialcam花费重金,让FreeAppADay帮助自己把app排名刷到应用商店第一名。FreeAppADay宣称,没有自己的帮助,Socialcam甚至连前25都进不了。
最后Socialcam干了一件没有底线的事:盗播Youtube视频。它通过爬虫抓取了Youtube上热门的视频,然后用机器人伪装成个人用户上传到自己的app上。这些视频都被打上了Socialcam的水印 – 用户看到这些有趣的视频,自然会认为它们出自Socialcam,从而来下载app。
这些“小伎俩”在短期内非常奏效,两周内就将MAU从1000万拉升到了4000万!
但是,仅仅靠这些战术,根本无法支撑Socialcam的商业运作 – 比如用户流失速度惊人,无法变现。更重要的是,这些“流氓”手段一旦遭到facebook封杀,Socialcam就失去了所有流量渠道。果然,不到半年时间,其用户量一下子就跌倒了谷底,公司最后也被收购。
由此可见,“小伎俩”仅仅是辅助手段,而不能从战略上维持一家公司的长期增长。
成功案例:摩拜单车
今年4月,摩拜单车上线了一个特殊的红包活动。摩拜官方给予用户红包补贴,如果通过app、小程序转发给微信群或者好友,两人都可以得到奖励。这次活动有着很强的游戏化机制,并不是点一下就完事了,而是要打开摩拜app/小程序完成一次扫码骑行,才可以领取红包。当用户领了一个红包,打开app后,会看到这个红包是谁送的,同时整个屏幕上所有的自行车都会变成红包的样式,给用户一个强烈的印象:在大街上随便骑一辆车就可以领红包!而且红包可以直接在微信提现,不设领取下限。
为了鼓励用户分享,摩拜还设置了“翻倍红包”的玩法,即把红包分享到2个群以上就会出现翻倍奖励。
最开始,摩拜官方并没有投入全部精力去宣传这个活动,更没有骚扰用户。而是先做小范围的启动,数据理想,才投入更多资源去运营。等到活动热度做起来,就完全依靠用户自发传播了。等到热度下降后,再去推广一波。如此反复,让各项数据稳步提升。下图是一个月内的用户曲线,它代表了每天有多少人分享和领取这个红包
另外,为了控制成本,摩拜并没有把所有补贴“一刀切”,而是根据数据对用户进行了分层,比如新用户、活跃用户,活跃用户里面拆分为7天活跃、28天活跃……新用户及28天以上流失用户回流的奖金平均值高,7天内或者14天以内的活跃用户奖金低。
看似“简单粗暴”的用户补贴,并不是用一个简单的红包功能就可以达到效果的。其背后隐藏着用户体验、传播效率、成本控制等多个维度的考量。所以,这次活动不仅能达到持续拉新,还促进了老用户的激活和唤回。
误区5:增长黑客凭借一己之力就可以扭转局势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增长黑客是大神般的存在,一个人就可以突破增长瓶颈,带着全公司吃香喝辣。但现实非常残酷 – 再牛逼的增长黑客,也无法单打独斗,而是需要整个团队甚至全公司的配合。
试着思考一下,你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增长黑客,来到一家陌生的公司。就算全公司对你敬佩有加,但他们为什么要听你指挥呢?你跟他们背的KPI又不一样,他们来帮你又不会拿奖金,还不如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再进一步来说,如果CEO不给你拨预算,你还不是只能眼睁睁看着百万流量被对手瓜分?
所以,公司要想实现真正的增长,就必须纠正一个观念:增长黑客不是一名狙击手,而是一支配合默契的正规军。这个团队中,可能会包含数据分析师、内容写手、产品经理、设计师、广告投手和程序员。而大家的目标(KPI)是一致的 – 完成公司现阶段的北极星指标。
比如facebook拥有世界最顶级的增长团队,直接归扎克伯格领导,团队分工明确。今日头条也有超过200人的增长团队,统一为头条系几十个产品做增长策略。
因此,团队协作是每一位增长黑客的必修课。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当务之急并不是招聘一名增长大神,而是搭建一个增长团队,让他们尽快磨合。另一方面,企业要形成合理的“增长文化”,整个公司以增长为导向,去掉不必要的官僚主义,让增长团队得到CEO的直接支持。
失败案例:某金融公司
在Y combinator北京Startup School的会场,我们和一家保险科技公司的COO聊到一个失败案例。她们的公司接受融资后,资方为了督促增长,空降了一名“首席增长官”到公司。
但这个时候,公司内部其实没有什么增长的文化和体系,部门之间的协作也存在问题。比如这位CGO不顾众人反对,执意花费重金自行开发一套数据监控系统,试图把埋点贯穿整个AARRR漏斗。但事实证明,因为缺少协作,这套系统根本就用不起来。
后来,他也进行过多种形式的裂变活动,均以失败告终 – 没有给公司带来任何增长,最后仅在职一个季度就离开了公司。
自始至终,团队里的很多人都看不懂他在干什么,更别提配合了。
成功案例1:新世相
虽然我们在开头就说到新世相一次有瑕疵的裂变,但是他们可是有相当多的成功案例的!(没有失败就不叫实验了……)
而反复刷屏背后是由一整个“增长运营部”来做支撑。
这个部门分为三个小组:
- 免费增长组:通过强运营,强活动去推动口碑传播,并对外进行换量合作。需要跟公司内容生产部门进行协作。
- 付费增长组:提升应用商店、线下渠道、线上广告投放的投入产出比和增长效率。
- 新增长点小组:探索市场上的新增长点,包括方法和工具。
这个部门的成员配合紧密,KPI清晰,有着强大的执行力。
比如在2017年,内容部生产了一篇刷屏文《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而增长部的目标是“新世相读书会”产品的增长:首先上架了“佛系书单”,关注读书会并回复“佛系”就可以获得优惠价;其次在12小时内制作出了“测一测你的佛系指数”H5页面,产生了裂变效果。在48小时内,H5页面就获得了几十万UV。
成功案例2:衣二三
“衣二三”是一个为女生提供“包月租衣”服务的app,近两年增长势头非常迅猛。但在2017年,衣二三还面临着市场认知度低、用户教育难、预算有限等种种问题。于是,市场总监Doris Ke着手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市场部门,由传统的品牌导向转变为增长导向。
引用衣二三市场总监Doris Ke的自述:
“我把市场拉新分成了两个团队:拉新团队和品牌团队。品牌团队一心想能引爆的创意和好玩的活动。拉新团队思考流量红利渠道和转化优化的方式。一边是创意一边是科学。这是我在看了前两家公司得出的结论,让创意的人想拉新只会变成行货,让运营的人想创意会变成不伦不类,必须两者分开,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2017年,衣二三打造了一部刷屏广告《一个女生靠穿衣发迹的故事》,直接提升了300倍用户量!
2018年,衣二三陆续打造了多场刷屏的内容营销活动,包括“喝洗衣水”、“返老还童”等等,还积极探索了抖音、小程序等新的获客渠道,取得了显著成就。
误区6:增长黑客必须会写代码
在国内外众多增长专家看来,增长黑客更多的是一种思维(mindset),而非技术(technical)。能够学会写代码,自然是增长黑客提升段位的标志,但绝不是必要条件。而且,增长黑客的工作重心是以业务发展(完成阶段性指标)为导向,而不是以技术开发为导向(这是CTO的工作)。
很多时候,增长黑客需要做的仅仅是开发一个原型产品作为MVP,投入市场做测试,而不是一次性开发一个完美的产品。
增长黑客的圈子里流传着一句话:不要重复发明轮子。也就是说,很多技术都有相应的saas工具来承载,没必要自己从头去开发一个。你只需要按照业务需求,找到这些工具然后学会使用它们就可以了。
所以,我们增长黑盒的口号是:用别人的轮子,开自己的跑车!举个例子,你要监控分析网站数据。那么,你可以用百度统计或者google analytics,有预算的话还可以用更高级的GrowingIO,完全没必要自己开发一套数据面板!
在美国,有超过5000款营销科技(martech)工具 – 你只需要从中挑选3-5款,就可以在不写任何代码的情况下搭建网站、APP,甚至建立数据分析平台,实现自动化邮件营销和广告投放,完成一个增长黑客的全部职责。
在国内,情况也是如此。比如,很多人都想尝试当下最火热的微信裂变 –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你需要自己去开发一个微信机器人呢?完全不需要,你可以使用“建群宝”这个工具,点几下鼠标就可以自动配置好裂变流程。
建网站怎么办?小程序怎么办?微信群能不能自动化管理?….篇幅有限,我们后面会专门写一篇文章,来介绍国内的增长工具,然后带大家一起玩一玩!
失败案例:太多了
创始人/CTO埋头写代码,做出了一款十分“自嗨”的产品,结果发现完全没有市场需求,烧完融资,公司倒闭。。。这种案例实在是太多了,这里就不再做过多陈述了。
成功案例:AntibodyPlus
这里我们例举自己做过的一个项目AntibodyPlus,把这个案例定义为成功,确实有点惭愧。
不过,我跟alan确实在没写一行代码的情况下,做出了一个20000 SKU的跨境电商网站,并且实现了邮件营销、库存管理、用户反馈、数据监控的自动化运行。由于全部使用第三方工具,所有成本加起来大概只有1000-2000美金不等,冷启动第一个月的收入就有5000美金。而我们的思路,就是用“增长收入”为导向,把各种saas工具作为轮子,驱动我们实现这个目标。
好了,看完上面的解释,我相信大家对于我为什么要这么定义增长黑客有一定的体会:
增长本身是个实验驱动的思维模式,而黑客的意思是指用技术/技巧去爆破瓶颈放大规模。放到企业里,就是从用户整个生命周期角度思考问题,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实现方法就是依靠实验和数据做好产品,靠低成本高粘性的渠道做营销。
为什么有人会产生这些误解呢?其根本原因就是接收/学习的信息不够体系化,被太多”速成“的东西冲昏了头脑。这也难怪,增长黑客的理论起源于国外,在国内环境下落地和转化,本身就存在一定障碍,照搬肯定行不通。
举个例子,国外的独立站都会使用CRM收集用户信息,通过邮件和电话触达用户。而在中国高效触达用户的CRM显然是微信,包括个人号朋友圈和微信群,有位去年千万增粉的COO告诉我:他们手上有15万个微信群。(合上我的下巴之后,我就开始去运营微信群了)
文:Yolo@增长黑盒(growthbox)
增长黑客CGO相关荐读:
《2天粉丝增长10万,来一套跟足迹地图一样的自动化裂变增长利器》
《从一张宣传页看家电产品の首席增长官如何获取用户信息》
《复盘Kabbage的增长黑客策略:靠“放贷”做到百亿身价》
更多精彩,关注:增长黑客(GrowthHK.cn)
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术和数据来达成各种营销目标的新型团队角色。从单线思维者时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产品发展的因素,实现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带来的有效增长…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11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