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约2120字,阅读约需5分钟,好文值得慢慢品读。
小米是运用了什么样的营销魔法,在受众心智中让52.99万的SU7 Ultra成为了“超值”的代名词呢?
笔者认为,提升“值价比”是这一魔法的关键所在。笔者此前在文章中提出“值价比”=商品价值/商品价格,从等式可以看到如果商品的价值越高而价格越低,受众感受到的“值价比”就越高,就会更倾向于选择购买该商品。一般来说,价格是相对客观的数值,但价值可以通过营销来放大受众的心智印象。
稍微展开来说,消费者对价值的感知至少包含理性价值(产品外观、功能、性能、耐用性、服务支持等)、情绪价值(审美满足、良好服务体验、陪伴认可等)、精神价值(品牌文化理念认同、被尊重认可、自我价值实现等)等多方面。
小米正是通过一系列营销活动来分别提升受众对价值的认知和降低对价格的感知,成功打造了52.99万的SU7 Ultra=超值的心智印记,下面让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一、放大价值认知:构建“新”豪车的心智印象
1.市场定位:对标顶级超跑
小米SU7 Ultra的定位是“兼具运动与豪华的新豪车”,直接对标保时捷Taycan Turbo GT等顶级车型,这里借用雷军的原话:“性能比肩保时捷、科技紧追特斯拉、豪华媲美BBA”。这种定位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档次感,更让消费者在心理上将其与传统超跑划等号,从而默认其高价值属性。
2.价值解析:配置堆料与成本透明化
小米通过详细解析SU7 Ultra的设计方案和硬件配置,如介绍三电机四驱系统、全碳车身、空气动力学套件、纯金车标等,高端“堆料”让高价值可以更直观感知。同时,通过成本透明化计算(如公开电池成本、电机研发投入等),让消费者感知到“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进一步强化价值认同。

3.性能大秀:赛道成绩背书
小米以纽北赛道圈速(6分46秒874)为卖点,将SU7 Ultra的性能与千万级超跑(如布加迪Chiron)相提并论。这种“性能平权”的叙事,让消费者觉得用53万就能获得顶级超跑的驾驶体验,极大提升了价值感知。

4.生态协同价值叠加:“人-车-家”智能互联
与小米手机、智能家居的深度互联(如上车自动同步家庭空调设置),使SU7 Ultra成为小米生态的“移动终端”。这种“人-车-家”闭环体验的独特性,让用户难以用传统汽车价值体系衡量产品,间接提升支付意愿。
5.饥饿营销:稀缺性制造心理溢价
小米通过限量发售(如纽北限量版)、预售期高价(81.49万)与实际发售价(53万)的对比,制造“一车难求”的稀缺感。这种策略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社交货币属性,更让消费者在心理上将SU7 Ultra与“高端、独特”划等号,进一步放大价值。
6. 打造圈层精神价值:“科技领袖圈层”的仪式感
小米通过成立“SU7 Ultra Club”、雷军宴请首批车主等操作,将购车行为升华为“科技领袖圈层”的准入仪式。暗绿色车身、碳纤维装饰等设计细节,则通过奢侈品设计语言强化身份标签,吸引新富群体为“阶层跃迁”买单。
二、降低价格感知:制造“不贵”的心理印象
1.价格锚定:预售期高价策略
小米在预售期将SU7 Ultra定价为81.49万,这一高价成为消费者心中的“锚点”。当实际发售价格定为53万时,巨大的差价(近30万)让消费者产生“价格暴跌”的错觉,从而觉得“现在买就是赚到”。
2.价格对比:横向与纵向的双重参照
横向对比传统超跑(如保时捷Taycan Turbo S售价约180万),SU7 Ultra的53万显得“亲民”;纵向对比小米自身产品线(如标准版SU7起售价21万),Ultra版虽贵但“物有所值”。这种双重参照系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
3.降低隐性成本:展示使用与维护的性价比
小米强调电动车的低综合成本(如以旧换新政策补贴、无需机油更换等),将53万的总价拆解为“购车成本+长期节省”,让消费者觉得“买得起,更用得起”。
三、值价比时代的营销范式重构
这场营销魔术的底层逻辑,在于小米对用户心理的精准拿捏:用顶级超跑的“身份符号”满足社交货币需求,用科技平权的“性能普惠”打破圈层壁垒,用生态协同的“未来想象”重构价值坐标系。当消费者为纽北圈速、碳纤维饰板或“SU7 Ultra Club”的准入仪式买单时,他们购买的早已不仅是一辆车,而是一个关于“科技新贵”的身份叙事。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小米为高端汽车市场开辟了一条“高价值认知+低价格感知”的道路。它提醒所有品牌: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重构汽车产业的今天,“百万级性能”与“亲民价格”的悖论并非不可调和。通过场景化体验设计、圈层文化运营与生态价值外溢,企业完全可以在用户心智中建立“超值”的价值共识,让价格成为价值的注脚,而非桎梏。
这也给更多品牌以启示:未来的商业竞争,将不再是单纯的产品力比拼,而是“价值定义权”的争夺。谁能更精准地捕捉用户深层需求,谁就能用营销魔法将“高价”转化为“超值”,在红海市场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蓝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132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