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彻底火出圈了。仅凭一支时长24秒、3句歌词、BGM还是公共版权的土味主题曲MV,成功洗脑全网。
不仅如此,蜜雪冰城因个别门店的卫生问题道歉,却收获了大家的鼓励和调侃,可以说是“路人缘”巨好。
蜜雪冰城,凭什么这么遭人爱?魔性洗脑的主题曲MV背后,藏着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营销套路?今天,我们就从内容、渠道两个方面,来讲一讲蜜雪冰城的土味“出圈”指南。
一、持续在线的“甜蜜蜜效应”
在分析“出圈指南”之前,先来看看蜜雪冰城的刷屏始末吧!“大出圈”事件得从6月3日说起,蜜雪冰城在B站上传了25秒的主题曲MV,改编自美国经典童谣《Oh!Suzanna》,三句歌词成功刻进网友们的DNA里。
像《老鼠爱大米》一样朗朗上口又洗脑的歌词,撬动起全网亿级流量。截止到现在,B站官号收获了将近1400万次的播放量,抖音号也坐拥80w的点赞数。
据新榜数据显示,蜜雪冰城抖音官方账号近30天新增粉丝数80w,影响力超过99.97%的账号。
蜜雪冰城这波“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的操作给自家带来巨大流量,如今更是在不停发酵当中。
二、用心打造内容
对于品牌的营销和传播来说,永远离不开好的内容。下面说说蜜雪冰城在IP形象和主题曲MV上的内容优势。
1、打造“雪王”人格化IP形象
不得不说的是,蜜雪冰城主题曲大出圈,离不开一直以来对主角“雪王”IP的人格化打造,让品牌更贴近用户。在2018年,蜜雪冰城开始做品牌IP化运营,超级符号是一个全世界都知道的“雪人”,红底白字的配色非常吸睛。
在主题曲火爆前,IP雪王当仁不让地占据着蜜雪冰城的C位,无论是店铺招牌还是产品包装上都有它的身影。不仅如此,蜜雪冰城还推出一款款精美的“雪王”周边产品,比如最近很流行的十二星座盲盒。
2、高度契合“接地气”品牌调性
蜜雪冰城大出圈,还要归功于主题曲MV“土味”、“简陋”的风格,高度契合蜜雪冰城“接地气”的品牌调性。说起蜜雪冰城,大家的印象大多是3块钱的甜筒、5块钱的大杯柠檬水,以低廉的价格抢占下沉市场。相比喜茶“颗颗手剥、杯杯手捣”的高大上卖点,蜜雪冰城毫不避讳地表示自己使用的是低价材料,荣获网友们“不把我们当外人”的评价。
蜜雪冰城打造爆款达到引流效果,被称为茶饮界的“拼多多”,新出的主题曲MV强烈巩固了“便宜”的品牌调性。
三、搭配渠道赢曝光
雪王IP形象有了,主题曲MV也有了。做好内容的步骤后,蜜雪冰城开始在渠道上加码,赢得大范围的曝光。
1、B站二创
蜜雪冰城意识到Z世代的传播力量,向年轻人聚集的新阵地进攻——哔哩哔哩视频平台,率先在B站发布主题曲MV,激发网友的创作热情,成功收割一大波流量。蜜雪冰城前一秒发布主题曲MV,后一秒“UP主”们纷纷在原视频的内容基础上,进行二次“花式”创作,主题曲出现十几个语言版本。
大家对神舟飞船和空间站的高度关注,让“CMG观察”也在蜜雪冰城主题曲上重新填词改编,邀请“央视女神”王冰冰进行演唱,网友们笑称:“蜜雪冰城恐成最大赢家!”
2、抖音热榜
虽然B站获得了不错的宣传效果,但真正让蜜雪冰城主题曲出圈的渠道还是抖音。抖音作为短视频巨头,裂变传播速度都很惊人。与B站网友的二创路线不一样,抖人们走出一种线下探店打卡的风格,霸占抖音热榜。
当蜜雪冰城主题曲疯狂刷屏时,不知道从哪里传来假消息:只要去门店唱主题曲就可以免单,大家纷纷去凑热闹。诞生出一个个抖音热门话题,比如播放量11亿次的#蜜雪冰城社死现场#,网友带店铺定位分享打卡视频,有机会获得官方流量的扶持。
3、微博热搜
除了B站、抖音两个主要宣传阵地,蜜雪冰城还喜提n个微博热搜。比如前几天的热门话题#蜜雪冰城喊麦式新歌#、#蜜雪冰城开在东京是什么样的#,再次引发网友们二次创作的热潮。各种雪王的鬼畜表情包也在微博纷纷上线,趣味内容为主的天然属性,让蜜雪冰城在微博上的相关话题一直保持着热度。
结语
蜜雪冰城事件营销成功出圈,接下来如何延续其优势呢?
- 增加营销渠道,定制个性化营销方案
- 冠名优质综艺,巩固和优化品牌形象
- 多举办线下互动活动,将网络热点转化为实际消费
对于一个企业或品牌的营销来说,从来没有自然而然的大曝光,背后是对内容和渠道的精心策划与投入。做好这两个点,相信你也能打造爆款!
—— 如果觉得文章还OK,请转发 ——
特别提示:关注本专栏,别错过行业干货!
PS:本司承接 小红书 / 淘宝逛逛 / 抖音 / 百度系 / 知乎 / 微博/大众点评 等 全网各平台推广;
咨询微信:139 1053 2512 (同电话)
首席增长官CGO荐读:
更多精彩,关注:增长黑客(GrowthHK.cn)
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术和数据来达成各种营销目标的新型团队角色。从单线思维者时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产品发展的因素,实现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带来的有效增长…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coo/42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