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专车,越来越退步了

携程专车是我用过的所有网约车平台中,最垃圾的一家。

携程专车也是携程所有业务中,为数不多“越活越退步”的板块。携程大部分业务都是从平台向自营发展,最终达到一个平衡比。而携程专车则是基本放弃自营,完全向无法把控服务的聚合平台转型。

如果不想出行中有不可预测的情况出现,最好就别用。

不用车也得扣全款

最近一次被携程专车坑,大概在一个月前。我提前叫了接车服务,结果出站后发现订单被司机取消。二次叫车之后,由于行程变动,车还没有到我就取消了订单,结果携程专车扣除了整笔订单费用。

我通过携程官方渠道维权了一个月。我的本意是如果平台及司机认为虽然我最终没有上车,但是车辆调动仍旧产生了成本,那就可以扣掉这些成本,但没有扣全款的道理。后来客服给了我一个炸裂的最终答复:“规则就是这样,取消扣全款”。

我咨询了相关律师得到的回复是,平台用车条款中规定的更改、取消权益尺度,实质上是就双方履约过程中出现违约情况产生的实际损失和违约金计算问题。正常来说在双方达成服务约定,签订了承租合同后,其中一方单方解除合同不再履行是构成违约的。如果是在车主已经在赶往目的地过程中,乘客违约,应该给予车主适当的补偿。通常补偿金额会是总金额的30%,属于合理范畴,按照100%扣款的话,是不公平的,可以算是霸王条款了。

我也查询了其他用车平台的相关规则,因乘客个人行程变动取消订单也会收取一定的费用补偿司机,扣除信用积分,但没有规定要百分百扣全款。

在这之前我还被携程专车坑过两次,一次是飞机晚点,接机司机私下索要小费;另一次是付款下单后司机失踪了,电话直接关机。

我这个人并不难搞,要求也很简单,无非是你给我服务,我给你钱。但在我的感知里,这个要求携程专车好像很难做到。

当然,我曾一度怀疑是不是我自己的问题,体质比较衰,跟携程专车犯冲,所以容易踩雷。随后我翻看了上海交通委网约车平台投诉数据,最新的上海三季度网约车数据显示,携程专车市场份额占比仅有0.34%,但每万单投诉量在0.76。

什么概念呢?行业龙头滴滴,三季度在上海的市场额分占比为65.33%,总订单量超9300万,每万单投诉量仅有0.39。黑猫投诉上搜索携程专车,也有近百条投诉。两个平台上的投诉内容大部分集中在未履约订单,及服务质量上。

也就是说携程专车既没有什么单量,投诉还居高不下,而且关于“明明没有提供服务还要收钱”的投诉很多。也不知道携程专车这么大一个BU整天在搞点“神马东西”。

聚合平台没有服务 只有烂事

携程专车大概从2015年开始做的,最早的时候就是目前的平台模式,引入了多家网约车品牌入驻,携程作为平台卖流量抽佣。后来2018年的时候携程搞定了网约车牌照,开始做自营模式。

当时携程国内专车事业部CEO李乔是这么说的,“为给全国的用户带来统一的服务体验,携程专车将根据全国各城市关于网约车的细则,以其中最苛刻的条件作为入门门槛,打造高质量高标准的携程专车”。

结果没过几年携程专车又活回了最初的样子,美其名曰网约车聚合平台。实际上这种聚合平台就是“二道贩子”,你下单了携程专车,以为是携程提供服务,实际上是携程再把用户转卖给你都没听过名字的第三方中小网约车公司。

有乘客和司机针对这种聚合平台倒卖坐收高额佣金情况,现身说法。一笔订单,乘客实付140元,平台司机端却显示乘客付款116.9元,扣完佣金司机到手只有86.8元,抽成比例高达38%,而且中间还消失了23元。

通过层层剥茧发现,网约车聚合平台将订单分发到中小平台A,订单又从A平台分发到B平台,中间要扣转卖费一次,再从B平台转卖到C平台,再扣除转卖费一次……经过平台们的层层“雁过拔毛”,最终到司机手里也就只剩下原单价60%—50%的费用。

而按照交管部门规定,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上限在18%-30%。一方面是政府鼓励网约车增加就业,提高普通百姓收入。另一面则是携程专车这种平台层层吸血,乘客认为花了140元司机不少赚,结果司机赚的还不如以往多,携程专车不仅赚人头费,还用霸王条款白嫖未履约订单。

事实上这种模式一直争议很大,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这种聚合平台,以流量裹挟着众多鱼龙混杂的网约车公司,侵蚀了行业安全合规生态,降低了行业的信任度,是一种破坏式的倒退。

曾有媒体披露,有司机入驻携程专车原本车况只符合经济型,只要每台车给携程司导上供500元,就可以在认证信息中更改车型,进而从经济型变成舒适型。后续如果有投诉,司导也承诺会在内部帮忙搞定。

显然,携程专车这类聚合平台,准入门槛不高,服务差,为了确保利润接入的也都是报价很低的中小网约车公司,司机与用户之间至少相隔两层平台,甚至还有层层转卖,导致相隔三四层平台的情况。

出了问题你想退款?这种层层转卖下,别说用户不知道究竟是谁才是承运方,估计就连携程自己想找真实承运方都有点难度,所以退个屁款,压根不退是最简单的。

而携程专车司机也有苦难言,很多时候不接单是司机故意为之,原因就是不赚钱,甚至宁可扣积分交罚款,也比接携程的单划算。同时有司机表示,携程会在后台默认开通自动调价功能,并且隐藏入口让商家无法关闭,携程方每天都会在后台对比全网价格后自动将价格调至最低。

听起来好像匪夷所思,但凡做过携程业务的人都会知道,携程这套操作并不仅用在专车业务上,酒店、线路等等业务里的供应商早就被这套模式操练过了。
事实上,携程在疫情之后“饿”的非常厉害,携程专车表现出来的也不过是携程众多业务里的冰山一角。等下次我再说说,“饿”极了的携程吃相究竟有多难看,各种BU业务中究竟有多少擦边球及小猫腻,又有多少拿不上台面的收入在财报中被修饰漂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market/114408.html

(1)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08 07:52
下一篇 2024-03-08 09:08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特别提示:登陆使用搜索/分类/最新内容推送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