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的成功,源自美国公司价值观?

开倒车并不可取

SHEIN的成功,源自美国公司价值观?

作者丨欣娜

游走在中、新、美三国之间,摇摆不定的SHEIN最近又有新动向,把英国也拉上了牌桌。

6月3日,据外媒Sky News 报道,成立于中国但总部位于新加坡的SHEIN正准备向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提交招股说明书,以获得上市前的批准。据悉,此次上市对其估值将达到约 500 亿英镑,将成为多年来英国资本市场上最重大、也是最具争议的交易之一。

然而,有业内人士分析,SHEIN“醉翁之意不在英”,而是把英国上市动作当跳板,完成一系列“孔雀开屏”的上市前跳水动作,向资本市场展示自己的国际形象,最终的“IPO梦归处”仍是美利坚。

SHEIN执行主席唐伟(Donald Tang)上个月曾公开,公司尚未确定上市地点:“我们想探索所有选项,目前没有做出任何决定”。

同时,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唐伟遗憾地表示,这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公司在改变中国控制SHEIN的看法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但“还不足以”赢得美国立法者的支持。

SHEIN的成功,源自美国公司价值观?

此外,在价值观上,SHEIN也频频向美国示好。5月8日,在米尔肯研究所 (Milken Institute)全球大会上,唐伟再次向美国社会示好。在被问及SHEIN的真实来源时,唐伟表示,如果从出生地和供应链角度,SHEIN是一家中国公司,因为SHEIN诞生于中国,供应链在中国;如果从总部和核心人员所在地的角度,SHEIN是一家新加坡公司,CEO办公室、财务等核心部门均设在新加坡。

但他最后总结称,SHEIN的价值观、使命和愿景与美国的一致:创业精神、创新、个性表达、法治和公平竞争。

“我认为,如果你这样看,我们就是一家美国公司。”唐说。

除了把英国当“梦圆美利坚”的跳板外,中国供应链或许也是SHEIN上市的跳板之一。

SHEIN的成功,源自美国公司价值观?

关于SHEIN海外立场和策略,有观点支持,有观点痛斥。但理智分析,方能看清全貌,找出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合理路径。

资本无国界,对资本和企业来说,全球化配置无疑可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和市场份额的扩张,SHEIN所迷恋的“中新美”策略,就是在生产、市场、政策三个维度分别寻找最优解:中国供应链、美国市场、新加坡宽松政策,通过利用中国的劳动力和原材料资源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同时,通过在美国上市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

此前的种种操作已证实,SHEIN试图走出一条立足于中国极致供应链、“换马甲”登陆新加坡规避审核,并最终“梦圆美利坚”的上市之路——看似像一条溜光水滑的泥鳅,游走在多方间实现利益最大化,实则未必明智,并有损害我国利益之嫌。

01

Shein“中新美”模式、

寻求利益最大化:我国供应链成跳板

赴美上市是正常的市场行为,高度认可美国市场和公司价值观本身并不直接对我们利益造成损害。然而,Shein的这种价值观,有忽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且选择性屏蔽了对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贡献和影响力之嫌。

首先,Shein赖以生存、起家之本,正是我国人口红利和原材料资源,以及在此基础上高效运转的中国供应链。而和我国时代共同成长起来的SHEIN,如今正是反哺我国供应链,与其携手并肩、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好时机。

然而,按如今SHEIN的“三国身份论”,仅仅“从出生地和供应链角度”,SHEIN才“是家中国公司”的背后,这就把我国供应链推向了资源提供者境地。

在全球价值链中,生产国和供应国往往处于较低端的位置,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这使得它们在利润分配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往往只能获得有限的利益。

尤其是,跨国企业往往通过与生产方和供应方签订长期合同或协议,以固定价格或较低的价格获取资源和劳动力。这使得生产国和供应国在成本上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分享到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红利。

与之相对的,则是跨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和强势议价能力。跨国企业往往拥有强大的品牌、技术和市场渠道等优势,并通过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等方式,将其在生产和供应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转化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这使得生产国和供应国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面临挑战,进一步限制了它们在利润分配中的话语权。这就导致一个结果:尽管SHEIN依赖我国供应链创造巨额利润,但这些利润往往主要流向了公司总部和股东所在的国家或地区——即如今的新加坡。

同时,SHEIN有以我国供应链利益为交换,提升海外市场好感度之嫌:今年3月。

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面对法国立法者对SHEIN供应链“影响环境”的指控,SHEIN宣布向外部品牌和设计师提供SHEIN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和技术,允许外部利用Shein的系统小批量测试新款时尚产品——在业内看来,这是不顾供应链弹性、供应商利益之举。

SHEIN的成功,源自美国公司价值观?

这种手法跟很多跨国企业手法相似,但是这也会带来一个问题。

资本和企业获取的巨额红利,中国不但无法分享,反而要成为被榨取剩余价值的一方。

02

在SHEIN模式中

中国制造的角色回到了原点

作为一家全球性的快时尚平台,SHEIN在各国监管之下,寻求生产、市场和政策的最优解,这本无可厚非,也是很多跨国企业的常规操作。但作为一家成长于中国的企业,SHEIN出海路径却值得商榷,国内供应链不应该成为资本交易的筹码。

再进一步,如果企业在资本的助推下规避我国审核,钻了新加坡宽松政策上市的空子,以“中新美”身份上市,对中国的境内公司海外上市法案威严无疑是一种损害。某家在资本力量助推下赴美上市的公司,曾给所有人带来过教训,而如今,若钻空子上市可行,则让这种教训变得不痛不痒。

在“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这条转型路上,开倒车并不可取。

“中国制造 2025”于 2015 年提出,如今已经走过九年,并随之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中国科技企业。

数据显示,经过多年发展,我们已经从中国制造迈入中国智造的阶段,并且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2022 年中国是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2012-2022 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十年稳步提升,2023 年位列第 12 位,其中 6 个指标排名世界第一。

同样,著名经济学家黄奇帆分享了一组数据:中国6万多亿美元进出口的产品中,加工贸易的比重已从50%降至20%以内。一般制造,中国自己的产业链集群制造的东西占到了70%。从立足人口红利的代工生产到立足新质生产力、高科技的自主品牌崛起,中国智造正在重塑在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

随之而来的是更多话语权。早在1992年,宏碁集团创始人施振荣就提出了极具洞见的微笑曲线理论。

正如一条两端朝上、微笑嘴型的曲线,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左端是研发、技术创新下的品质力,右端是市场、品牌和营销,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环节最低。

而我国“辛辛苦苦努力了九年”,在国际舞台上擦亮中国智造名片,其中种种艰辛不言自明,个别企业若开倒车,从个体层面来看,有利于营收短期内提升,但是中国制造呢?

答案不言自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market/1189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6-27 09:28
下一篇 2024-06-27 09:30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