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这个命题抛出来,都会有人问:不创新哪来的创意?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如果你累计了1000个行业案例,怎么可能会想不出好创意?如果你手上有所有国家、所有年代、所有投放过的你们行业的广告片,里面的智慧至少够你用十年。
毕加索说:“优秀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偷窃。”奥格威说,“搜寻全世界,把最好的创意偷来。”说的不是真的让你偷,而是你占有的历史资料越多,你的创意就越多。
比如功能饮料的广告怎么做?你可以把范围缩小到本国市场,缩小到过去20年的竞争史。你会发现红牛的广告分了三个阶段。
- 一阶段:汽车要加油,我要喝红牛。
- 二阶段:困了累了喝红牛。
- 三阶段: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
每次我讲这个案例都会有小朋友说:困了累了不是喝东鹏特饮吗?你看,这就是问题,2017年红牛非要创新,放弃了“困了累了喝红牛”这个宝贵资产,结果留下了身后大片的开阔地。东鹏特饮、乐虎趁机而入,来占领红牛身后的市场。
闹得现在小朋友们也不知道困了累了到底该喝什么。
所以营销的第一个核心是坚持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创新。
华杉说:一个好的策略,可以用五十年;可以用五十年的策略,一定有人用过——但是他一定不会坚持,大概会在三年左右的时间扔掉。因为坚持走正确道路,比找到正确道路要难得多。
大多数的企业家和市场部老板禁不住“创新”的诱惑,这是他们最容易犯的错误。
第二个核心是:营销决策是靠深度思考,是吃透理论本质,而不是表面的花拳绣腿。
前一段原研哉为小米设计了新LOGO,引发了公众的热议。大众的眼光是:你收了那么多钱你到底给改动了多少啊?而顶尖设计师的考核标准是“合适”,不是改动程度。假如经过思考和评估,发现小米的LOGO不变才是最合适的,那么设计师顶着压力不做改变,才是真的牛逼。
专家和大众的区别,是专家有深度思考,他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他的底层是通的,而大众看的是技巧,更容易关注表面的花里胡哨。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快速提高,努力的方向是花大力气建立知识体系,而不是跟着去学所谓的新方法、新技巧。就像如果你想学骑自行车,应该把精力都放在掌握平衡上,而不是去看“车座的六种坐法”和“踩脚蹬子的21种技巧”——尽管21种技巧看上去很炫,但那不是学车的关键。
当年千团大战激战正酣,王兴坚信团购的胜负手是“高效率、低成本、高科技、低毛利”。所以当别的团购网站搞创新、投广告时,他坚持不加入广告大战,把别人用于投广告的预算,投入到系统开发和效率提升上去。结果美团笑到最后。王兴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所以美团最后的胜出,其实是思考深度的胜利,是“结硬寨打呆仗”的胜利。
在公关/广告/营销这些行业,我带过的人有一些了,接触过的更是不少,我觉得大多数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都太“聪明”了,聪明到不肯下笨功夫。一本《营销管理》我在各种场合推荐过100多次,但真能看完的人还是凤毛麟角,那就更别提能“懂了”和“会用”的了。我做这行17年,这本书看了不下10遍,现在每次看还是觉得受益匪浅。疫情之前科特勒老爷子来华,当时他已经88岁了,还在以每三年一版的速度更新着我们的营销圣经。但我们是怎么用的呢?买一本回去翻一章,然后就用来垫电脑。真到干活儿时还会再来问:周老师,请问有没有好用的营销方法?
小马宋发朋友圈评论说:现在,能够好好读书并吃透理论本质的人越来越少。所以那些能做到的人就有机会赚钱。比如李叫兽的活动一天售罄,掘金200万。别说读书没用,是你不认真,没有读好。
所以无论是商业还是个人,道理都一样,要想取得成绩获取胜利,考的都是深度和耐心。你最应该做的是花功夫死磕那些基本的营销道理,而不是寄希望于靠学新技巧带来突发性的、奇迹般的胜利。
文:周大夫,我再试试营销咨询创始人,猫鼬工厂营销顾问
—— 如果觉得文章还OK,请转发 ——
特别提示:关注本专栏,别错过行业干货!
PS:本司承接 小红书 / 淘宝逛逛 / 抖音 / 百度系 / 知乎 / 微博/大众点评 等 全网各平台推广;
咨询微信:139 1053 2512 (同电话)
首席增长官CGO荐读:
更多精彩,关注:增长黑客(GrowthHK.cn)
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术和数据来达成各种营销目标的新型团队角色。从单线思维者时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产品发展的因素,实现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带来的有效增长…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market/38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