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了,每天都有很强烈的不舍得进屋的感觉,对外面的春天充满了贪婪的占有欲。
一年中最精华的个把好月份,不能轻易辜负。一边享受一边又很担心春天走远,纠结的很。
有时觉得自己没出息,总把心思用在一草一木上,但转念又一想,做品牌的人,如果对一草一木,对生生不息,没有这最起码的关切和触动,恐怕也不能算是合格的品牌人吧!
你呢?你在的地方春天怎么样?
疫情生活中,你一切都好吗?欢迎给我留言或者写信。我们可以一起慢下来,好好聊聊心里正在想的事。
这周的更新本来打算周中推出,但是本周太忙了,只能拖到周末。虽迟必到的精神还行吧?:)
读这篇文章的你,也许是独立品牌咨询师,也许是正在创建自己的品牌准备实现商业梦想的CEO,或者是在某家企业担任品牌市场营销岗位的职业经理人。其实我们都是一群人,都叫品牌人。(没想到吧?自己做企业的人,也叫品牌人!)
品牌人此刻在关心的各种问题可能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一定是所有品牌人都关心的,那就是关于品牌人如何赚钱,如何多赚钱这个话题,今天我就这一点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哈!
时常听到别人说:我们永远无法赚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反正对我来说,我觉得品牌领域是这句话应验的最直观的一个战场。品牌人赚钱,赚的可以说几乎全都是认知的钱。怎么说?我们该怎么提高自己认知?哪几个认知决定了我们的赚钱水平?
我来和你一起梳理一下:
01. 基础认知——对“专业”的认知
“嘿!专业点!”
“哎?他们不错啊!很专业!”
当听到这些回应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心里对“专业”都有一个自己的理解。同时,当我们去应聘或者是拿下一个品牌项目的时候,我们也会经常在JD或者标书里,看到“专业化水平高,拥有深厚的品牌营销知识储备”以及“有非常专业的职业素养,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审美”这样的要求。
你是否有深刻思考过,这要求背后到底意味着怎样的专业?
你可能问了,专业就意味着像4A公司一样,动辄捧出来个模型和工具,拿一套标准吓唬人吗?
当然不是。
而且悄悄告诉你,很多所谓的模型,在中国眼下的营商环境里,早就已经过时。那些条条框框的模型,不是为了被服务企业方便的,而是为了服务你的企业标准化更方便的。模型和工具,有是好的,但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才是真的专业态度。
同时,在我看来,对所在学科专业的认知意味着一个人对他从事的这件事的认知足够全面、广阔和深刻。
专业,既包括了框架感、对这个学科从头到尾存在的系统认知和知识点的了解,也包括了它内部的逻辑和原因。换句话说:你得真懂。
品牌营销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学科,不管学没学过,谁都可以插一嘴,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不管专不专业,谁都可以说个想法,甚至说出来个“内容”,但是这些恰恰是区分“专业和不专业”的地方。
我们要回到源头去思考:公司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个专业和岗位?这个专业在过往和当下分别有哪些作用?未来有哪些变化?这个专业整体的分支框架是什么逻辑?如何制定适合公司当下的品牌战略方向….这些都搞清楚了就算是专业吗?
不全是。
专业除了对这种庞大体系的了解和见识,还有对细微内容的深耕细作:我们发出一篇文章,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是否得体,每个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得当等等这些丝丝入扣的细节。
多年前我从事新闻媒体工作时,有一位前领导,他在就职腾讯之前就已经是《南方周末》非常知名的灾难报道记者了。和他在一起工作,我被折磨过很多次,有时候他会在一个词语的使用,甚至一个标点的使用上反复揣摩,这种在小细节上极其敬业、揣摩的态度,深深的影响了我。
刚开始我确实不太懂,还时常对这种“细枝末节”的计较感到烦躁。一个模棱两可的用词而已,一个没人会注意的标点符号而已,谁会深究不放呢?这和我原以为的首席主编、著名记者那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豪气相差甚远。
后来在这个行业做久了,慢慢我发现,在大框架上其实每个人的能力高低相差的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大。真正能让一个人脱颖而出的,反倒是那种在细节上傻乎乎死磕的精神,那种对自己专业的尊重。
只有你真的尊重了自己的专业,无论事情大小,无论岗位高低,都秉持着工匠精神,坚持对专业的死磕,你才能够获得大家的尊重,获得大家用钱投票的认可,你自然就可以赚到这部分的钱。
在这个认知上,我常用来提醒自己的一句话就是:千万不要觉得专业之差山高水长,就百米跨栏项目而言,我和刘翔之间的速度差距,只有几秒,就这几秒,云泥之别。
02. 换位认知——对服务对象的认知
不管我们是在一家公司任职,还是作为外部视角服务一家公司、一个品牌,亦或者是作为一个品牌的创始人搭建自己的品牌,我们对这个服务对象的认知就决定了品牌这件事能不能做好,客户认不认可我们,这自然就决定了收入能不能提高。
每一个服务对象都是不同的主体,拥有不同的性格和成长路径。这世间甚至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你怎么能用同样的方式去服务不同的性格和境遇呢?
我们是否已经了解这个主体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什么?是什么造就了这种与众不同的特点和文化?
这个主体的组织是什么样的?核心决策者倾向是高调趋利勇往直前的,还是保守松弛倾向避害的?是满怀理想抱负的?还是急功近利的?是团队的还是松散的?
当我们把对服务对象理解的入木三分的时候,那对这个主体下一步能做什么,能传达出哪些内容就会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和认知了。
当这些认知越来越深刻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就可以预测到它最终能达到的一个高度。
我的经验是:要爱你所服务的对象,而且,要真的爱。只有真的爱了我们才会发自内心的希望他成功,希望他好,也会容忍他的问题,容纳他的缺陷,也会随着他的节奏去做事。
什么是爱?“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当我们对服务主体产生越来越多认知,就会呈现更深的理解和接纳,那我们自然就会知道什么样的品牌策略更适合他,而不是企图将不同的内容统统装到一个高大上的概念里或者给到他们一个不适合他们现状的解决方案。
有同学问:为什么我们的公司这么抠门,连市场投放费用都不肯批?
我跟他说,你试着换个视角想一想,如果你是老板,你算一下现在有多少钱需要往外批,这部分投放的钱是不是你最着急出的钱?一定要把自己真正当老板去想哦,假设进不来收入,花完这些钱你就真的破产。
每次,我们关系品牌事务所接到一个项目,我们内部都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仪式,那就是咨询师本人去“入职”对方公司的仪式,我们觉得这种“骨肉相连”的感觉,会让这个咨询师,这个外部顾问,更为自己的结果负责,如果他的合作不能持续了,他就是被“裁员”掉了。这种连续的被裁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因此,“沉浸”进去,真正为别人好,别人一定是能感觉到你的心思。
换位,就决定了你会比其他品牌人赚更多的钱。
03. 高维认知——对时间的认知
你是否了解过一个品牌在时间加持下可以变成何种模样?你是否知道多少品牌曾经被时间彻底改变了一切。
三维空间的再上一个维度,就是增加时间这一维度。
前两天看了一篇文章,清华大学的施一公教授说:“宇宙中不存在时间,时间就是运动本身。”这个说法妙极了。运动变化着的万事万物,需要我们永远擦亮眼睛变化着看待事物。你的视角运动一旦停下了,你的认知就死了。
一个品牌人如何看待时间,也决定了他是否可以获得更高的认知,是否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
时间是运动本身,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往往会被认为是固定的,是事物呈现的最终的样貌,总是很难去想象运动状态下,被时间催化后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比如,有些人认为现在公司经营的很好,就不会在意自己的品牌建设,甚至为了维持这种看起来的好去做很多违背品牌原则的事情。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这种经营的好,只是因为这家公司所经营的业务正好处在一个风口上,等这个趋势过去之后,要怎么办呢?
也有人说,我已经明显的看到一些品牌的问题,但是关于它的喜报却可以频频传来。这是因为他取得的成果是对过往努力的呈现,而现在出现的问题,总需要时间去发酵。
还有一些品牌,一直都是默默无闻,不声不响的埋头做事情,对于自己的发展和趋势有明确的规划,这样的品牌就是在等待一个风口。一旦风口到来,我们会很惊讶,这怎么突然冒出一个这样的公司?就像: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因此,不管遇到什么状况,我通常会告诉自己,让子弹飞一会儿(这句话也出现在我对今年的品牌趋势的判断里《2022年,关于品牌的20个品牌趋势和走心建议》)。这不是一句空话,它其实是关于时间的一种认知方式。
品牌人在制定品牌策略和玩法的时候,一定要把时间的维度考虑进来,用自己的专业引导企业意识:品牌是一个培养的结果,是时间的产物,是各种关系的积累,是最后口碑的承载,不是一蹴而就的。
同时,对于这个品牌来说,现在定的这个方法,是不是三个月后还能用,一年后还能用,三年后还能用?时间对他们来说,会发生什么样的催化反应,这要求品牌人有眼界,敢下判断。
关于这个层面的认知越深刻,对于一个项目的判断和理解也会更深刻。当然也是你赚到更多钱的资本。
04. 视野认知——对趋势的认知
时间这个变化带来的一个礼物,就是“机会”。
作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我对任何变化都充满了期待。就像《冰与火之歌》里的那句话:“混乱不是深渊,混乱是梯子。”
这个世界每天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是否能在变化中抓到趋势和机会?从赚钱的角度来说,机会当然是一个重要要素。
这里说的趋势,并不是鼓励你去做时代的投机倒把分子,而是在意识到时间的流动、万物运动的基础上找到一个共性的内容。
好的品牌都是在时代的起起伏伏中抓住了一个机会,这种对趋势的寻找也是品牌从业者需要修炼的一种深刻认知。
自身的努力是成功的一部分,更大的部分则是对于时机的运用。
帮助我们的客户去提前预判时机、发现时机,如何从品牌的角度迎上去创造时机,这一直是我们关系品牌事务所的对外顾问咨询服务中的一大特色,也是除了品牌服务之外的有意思赠品吧!
每次设置下一个关于“时机”的预判和筹备,我们总会默默的等待时机的到来,每次真的到来的时候,那种“开盲盒”一样的感觉让大家感到兴奋和成就感!在过去的一系列项目的“品牌时机”操作中,我们打了一场又一场的漂亮仗!等积累到一个可观的程度,希望可以详细的向你展示。
最近客户们的“喜讯”频传,大约也是2-3年前共同对时机的判断得到了反馈,这些反馈本身,对我们而言,已经是一笔巨大的内心财富。
世界正在以更激动人心的状态在发生变化,每一天,每一分钟,就在我的键盘敲下这每一字的瞬间,这个世界上的机会轮盘都在轰鸣中转动。而中间,多少人失之交臂,多少人财源滚滚。
这不叫命,这叫认知。
把一个品牌带上正轨是能力,是非常强的专业能力,能看到哪些品牌在什么时候有机会,这种判断,就是超强的专业能力。有了这种深度的认知,我们才能真正的操作好一个品牌,才可能在我们手中诞生经典品牌。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该如何系统的提升这几大方面的认知呢?其实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之前的几年里,每年都会输出一个比较系统的品牌课程,主要内容基本上指向“系统梳理”“思维提升”“框架打法”。今年,我想在这个基础上,迭代升级一下!
这件事我思考了很久,也和团队商量了很久,关于形式、关于内容逻辑,最后我们希望用更长的时间全程陪伴,以“见识”和“选择”的内容为主,以完成“品牌突围”和“个体突围”为目标,建立一个共同学习和成长的“品牌城邦”。
同时能与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人深度连接,熟悉和了解他们的背景、诉求、困惑,以及认知特长、知识结构,能促进这个小城邦的邻居们轮流分享行业和认知见识,给其他人做决策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斯人若彩虹,遇见方知有”。有些人,有些见识,你得遇见,才会真真正正的认知到。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market/65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