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在3月28日的发布会上,以其首款车型小米SU7震撼登场,雷军亲自揭晓了令人瞩目的价格策略。SU7分别推出了后驱长续航智驾版(21.59万元)、后驱超长智驾版(24.59万元)及四驱超长续航高配智驾版(29.99万元),并在发布会后短时间内斩获了5万台订单。
小米汽车终于来了,它带来了什么?
①
按照雷军的说法,小米SU7不仅在设计上借鉴了豪华品牌的元素,更注重凸显自身的智能化实力和生态联动特点。车辆搭载高通8295芯片,支持五屏联动与小爱同学车载系统,通过小米澎湃OS实现车手互联和车家互联等多种智能场景应用。同时,其在性能方面表现强劲,双电机版车型动力高达673马力,0-100km/h加速仅需2.78秒,且在续航和充电效率上也不逊色,特别是四驱Max版具备先进的充电技术和高压平台,快速补能表现出色。
发布会期间,雷军反复强调小米汽车在智能驾驶、续航、充电等方面的技术亮点,意在通过详尽展示与竞品的对比,改变用户对其“性价比”固有印象,塑造高端智能电动车的形象。
从小米SU7的价位、配置等方面来看,其未来竞争对手包括但不限于极氪007、小鹏P7i、蔚来ET5等新势力车型,通过精细定价策略,小米有意与这些市场主流车型贴身肉搏,尤其是与极氪007的价格竞争尤为激烈。
小米汽车本身能不能成功,现在还有太多未知数。但从中国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角度而言,多一个小米汽车,中国新能源车就在全球赛道上,又多了一个卡位的落子。
②
对于中国以及全球(未来小米汽车肯定会出海)的消费者来说,小米汽车的出现意味着更多的购车选择和更高的性价比体验。大家好奇的是,小米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自己擅长的性价比优势,打破传统汽车定价模式,将高端性能中端价位的模式,带入大众市场,使得消费者有机会享受到更多前沿科技带来的驾驶乐趣和生活便利性。
对于其他车企而言,小米的入场无疑是竞争烈度提升的信号。围绕小米汽车发布会上,李想、何小鹏、李斌的神情各异,成为社交媒体热议的话题。这也说明,小米所展现出的技术应用创新能力和成本控制优势,哪怕尚未完全成为现实,也会对同行造成不小的竞争压力。
小米汽车的加入,不仅仅是让当下的价格战更热,整个行业还不得不加快技术研发步伐,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产品力和服务品质,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种内卷现象虽然带来了压力,但同时也催生了行业的整体进步和产业升级,迫使众多车企必须在保持竞争力的同时,寻求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路径。
行业层面,小米汽车的横空出世及其背后庞大产业链的构建,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新能源汽车生态系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研发与协同创新。同时,它还可能激发更多跨界合作,带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智能硬件等相关领域的协同发展,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更加坚实且富有活力的基础架构。
伴随着越来越多类似小米这样的跨界者涌入,有助于形成一个更加多元化、智能化、生态化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而中国车企和整个行业都将在这个进程中共同成长与进化。
③
其实,小米汽车也好,比亚迪也好,蔚小理也好,在全球赛道上,中国新能源车行业目前之所以能成为唯一能与特斯拉竞争的态势,如同“群狼“对”猛虎“,恰恰是技术”原创“模式和技术应用创新模式的齐步并进。
不可否认,中国众多新型行业,都是技术应用创新模式的参与者,也从中极大获益。在这个摩尔定律主导的科技时代,技术原创固然能够为产品赋予独特的竞争优势,进而实现显著的溢价效应,然而,技术应用的巧妙整合与创新同样可以开辟新的价值高地,并引领产业迭代升级,创造出不容忽视的产品溢价。中国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直至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历程,便是这一理念的例证。
当初,中国互联网产业上的快速崛起,正是得益于对既有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应用及本土化创新。在初期阶段,尽管核心技术的研发并非完全自主,但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BAT等一众互联网企业成功实现了商业模式的本土化改造,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与服务体系。比如,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等领域,通过集成式创新与规模化应用,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也铸就了一批世界级企业的品牌价值,由此产生的产品溢价效应不可小觑。
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我国企业借力强大的市场需求与庞大的用户基数,以高效的应用场景落地能力,催生了一大批改变国人生活方式的应用产品。诸如即时通讯、短视频平台、共享经济服务等,它们在短时间内实现大规模应用,进而改写了行业格局,让原本免费或低价的服务也能衍生出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与广告收入,这种基于应用创新的溢价形式,为企业创造了丰厚的利润空间。
再看新能源汽车产业,我国虽不是相关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的原创发源地,但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双重推动下,通过积极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并结合国情进行深度应用和改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新能源汽车不仅在技术性能上逐步赶超国际一流标准,而且通过智能化、网联化的应用创新,使产品附加值得到了大幅提升,不少国产新能源车型因其独特的功能配置与智能化体验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进而实现了产品溢价。
至于人工智能领域,美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创先河,中国“百模大战“则要依托海量数据资源、巨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开放的创新环境,推动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无论是工业制造中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还是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应用场景,以及无人驾驶、大模型技术应用的深化,都在不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相关产品带来了实质性的价值飞跃,形成独有的溢价优势。
④
其实,小米汽车以及中国新能源车产业,也是在验证“中国式创新“在更多领域的落地,还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效。
这些年来,围绕技术原创与技术应用创新孰高孰低的争论,一直在持续,“中国式创新“更多属于后者。其实,技术原创与技术应用创新,都在不断推动着产业迭代与产品溢价的进程。两者犹如创新双轮,共同驱动着全球经济发展的马车。
还是回到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史,在特斯拉崭露头角之前,新能源汽车并非一片荒芜之地,实际上,不少先行者曾尝试在这一领域播种希望的种子。
追溯至上世纪末,世界上最早的商业化电动汽车身影可以找到在通用汽车旗下的EV1,这款诞生于1996年的电动汽车预示了零排放出行的可能性。随后,日本的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车在20世纪初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证明了节能和电气化技术在市场上的可行性和潜力。然而,这些早期的新能源车型并未如特斯拉般彻底改写汽车产业的游戏规则,它们或因技术成熟度不高,或因市场接受度有限,未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电动汽车普及的浪潮。
特斯拉之所以能够在诸多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中脱颖而出并取得空前成功,其背后的逻辑涉及多个维度的融合与匹配。一方面,特斯拉不仅在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电池管理、充电技术、电动驱动系统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提升,而且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进行了颠覆性创新。特斯拉对电池技术研发的执着和对续航里程的追求,打破了人们对电动汽车续航短、充电慢的传统认知。
此外,特斯拉开创了一种垂直整合的商业模式,从电池生产到整车制造再到销售网络和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此外,特斯拉选择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直销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增强了品牌影响力和客户体验。
而在市场战略与定位上,特斯拉巧妙地将自己打造为高科技、高性能的汽车品牌,以高价豪车切入市场,树立了品牌形象,随后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逐渐推出更多平价车型,从而拓宽市场覆盖范围。
可见,特斯拉的成功,同样也不乏技术应用创新的大量成果,实现在已有技术基础上的深度挖掘与拓展运用,它虽不直接创造新的技术,但却能通过技术的融合、优化以及场景化应用,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实现产品功能的丰富和完善,同样可以带来显著的产业迭代与产品溢价。
而中国一众造车新势力,也沿用这一模式,侧重于技术的实际落地和商业化推广,其产业迭代与产品溢价,更多体现在对既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升上。
技术原创如同破晓的第一缕阳光,照亮未知领域,开辟全新赛道;而技术应用则是深耕细作,让已有的技术种子在各个产业土壤中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两者的结合,共同绘制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创新画卷,驱动着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
这其实也是小米汽车以及中国新能源车产业所指向的意义,中国新能源车能走出一条依靠技术应用驱动的产业迭代与产品溢价之路,关键在于对技术的敏锐捕捉、灵活运用与持续创新。通过把握市场需求导向,发挥规模化应用的优势,不断挖掘和提升技术的商业价值。
当小米这样不乏资金、市场和品牌的新选手入场,也将推动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在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政策导向、商业模式创新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下,拓展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并持续交市场去验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model/115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