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三级跳”:见证跨越7年的科技飞跃

一场行业峰会的价值,是展示科技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三级跳”:见证跨越7年的科技飞跃

文/王慧莹

编辑/子夜

2024年盛夏的黄浦江畔,室外38度,但没阻挡住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热度。

烈日下的人头攒动,让今年的WAIC也比往年更卷:500余家企业,参展企业数、亮点展品数、首发新品数均达历史最高。

持续两年在榜的大会关键词,今年仍是最大的风口,伴随生成式AI加速进化和成熟,大模型及相关落地应用场景百花齐放。

与一年前的WAIC相比,今年的“百模大战”比拼的是大模型落地能力。不仅有阿里、百度、腾讯、科大讯飞等老面孔,还有快手、B站、智谱AI、百川智能、阶跃星辰等新面孔。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三级跳”:见证跨越7年的科技飞跃

图源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微信公众号

除了大模型之外,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也延续了去年大会的热度。当然,比起大模型拼落地,这些细分赛道大部分还停留在拼“有无”的阶段,距离商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当创始人为自家技术站台,当各大展台的AI产品百花齐放时,七年前的WAIC还是另一番模样。

当2018年WAIC在上海徐汇区启幕时,AI如同今天的大模型一样,还是个新鲜词,互联网初代创始人还在就“AI是什么”各抒己见;2019年的WAIC上,马云和马斯克妙趣横生的对谈令行业记忆犹新……

如今,马云已不再出现,马斯克也缺席了今年的大会WAIC,一批新的AI创业者走上了舞台。

站在七年的时间节点上,WAIC是全球科技飞跃式发展的见证者。伴随着行业的发展,WAIC也紧跟趋势,成为人工智能、元宇宙、大模型三波浪潮中的风向标,同时也借此完成了自身影响力的“三级跳”,成为备受行业重视的峰会。

如今,我们已然站在新时代技术变革的门槛之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贴近历史转折的拐点。

1、从IT到大模型、从概念到落地,WAIC见证全球科技飞跃之路

时间回到五年前。

第二届WAIC上,谈及AI是什么,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因AI的中文谐音将其幽默地解读为“爱”;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则戏称其为“阿里巴巴智能”。

大佬亲自下场风趣对谈在那个时候并不稀奇。

在2018年,首部国家级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出台,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战略。当年的首届WAIC上,“BAT”创始人李彦宏、马云和马化腾同台亮相,堪称国内互联网大会嘉宾阵容的顶配。

只是,当时谈论的主题是AI,一个对于大众而言不那么熟悉的词汇。或许是这样,第二届WAIC现场观众数量创造了一个高峰。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三级跳”:见证跨越7年的科技飞跃

也是这一年,深圳IT领袖峰会以“IT新未来:5G与人工智能”为主题,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就《5G与AI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发声,预言了产业互联网的三大趋势。

AI再次以关键词出现。

在2016掀起的AI浪潮中,AI发展的速度不算快。彼时,AlphaGo击败韩国顶尖棋手李世石,激起了市场对AI的热情。此后的几年时间里,涌现出商汤、云从、旷视、依图,他们凭借计算机视觉能力被誉为“AI四小龙”,并成为资本的香饽饽。

只是,无论从商业模式还是AI技术,当时的AI都算不上那么智能,技术路线上也和今天大模型时代下的AI不尽相同。

潮水的方向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2019年后,初代互联网大佬相继退居二线,公开露面的机会少之又少,IT领袖峰会难以复制当年的辉煌,一度延期。市场也将关注点更加聚焦到AI身上。

尤其是伴随2022年元宇宙爆火,引领行业趋势的WAIC将大会主题定位“智联世界,元生无界”,AI味浓厚的WAIC又回来了。

2023年ChatGPT的出现开启新技术变革,并向世界展示大模型浪潮下的AI速度:ChatGPT从0到1亿用户仅用了两个月时间;Perplexity每个月有接近1000万月活。

这一年,“智联世界,生成未来”是WAIC的主题,大会展馆面积5万平方米,比上年的1.5万平方米翻了3倍多,参展企业400家,比上年翻了一倍。

映射到中国科技企业身上,一场大模型军备竞赛随之展开。

不仅有传统认知中百度、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还有智谱 AI、百川智能、月之暗面、零一万物和Minimax组成的“大模型五小虎”,此外王慧文、王小川等众多互联网时代的公司高管辞职创业,成为大模型时代的创业者……

大浪淘沙一年后,WAIC将大会主题为“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强化对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及国际合作的关注。大会连续两年以大模型为关键词,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大模型落地应用速度的比拼代替了大模型参数大小的比拼。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三级跳”:见证跨越7年的科技飞跃

图源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微信公众号

从WAIC 的八大“镇馆之宝”的评选便能窥见一二:人形机器人先锋阵列、商汤科技首个面向C端用户的可控人物视频生成大模型Vimi、阿里云AI编程助手通义灵码、支付宝智能助理、智谱AI基座大模型、特斯拉赛博越野旅行车、联想YOGA Book 9i 笔记本,以及智能飞行器展示区。

如果说当年的IT领袖峰会见证了互联网企业们的沉浮,那2018-2024共七届的WAIC则见证了中国AI产业从概念到应用落地,再到商业化探索的三级跳。

正如计算机科学先驱约翰•冯•诺伊曼曾预言,“技术的不断加速进步,将会引发人类历史上某个关键的奇点。”当下,人工智能的奇点正离我们越来越近。

2、从珍稀物种到“论斤卖”,具身智能也大练兵了

每年WAIC都是AI行业的风向标,透过参会企业的动态我们能更清楚地了解到AI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观察当下最火的AI细分赛道。

今年WAIC上,除了大模型应用场景展示外,具身智能概念下的人形机器人也是个重头戏。

世博园展览馆入口,18台采用不同技术架构的人形机器人在依次排开,他们被称作“十八金刚”,也是本届WAIC的镇馆之宝之一。这18台人形机器人背后是中电科、复旦大学、达闼、傅利叶、钛虎、星动纪元、卓益得、开普勒、宇树等企业。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三级跳”:见证跨越7年的科技飞跃

图源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微信公众号

进入会场,能随处走动、跑跳、上下楼梯的人形机器人随处可见。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等概念也成为与会者口中的热门概念。

特斯拉二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亮相、宇树科技展示了国内首款实现奔跑功能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H1,傅利叶、达闼、云深处科技等企业也将带来超20款智能机器人。

此外,在WAIC的Future Tech 100未来之星孵化专区,机器人是本次“2024 Future Tech 100 未来之星创新项目路演”的重头戏,像有鹿机器人、伟长机器人、宇宙畅游机器人等创业项目都参与了进来。

每年该路演是每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都会设置的固定环节,旨在为初创项目提供一个路演平台,同时给投资机构一站式寻找投资标的的窗口。

去年开始,得益于AI大模型的爆发,给具身智能概念添了一把火。

传统机器人在执行指令时,必须要由人类工程师分解成一连串的简短程式化程序,针对一个特定的场景,将一个完整任务进行一步步拆解。

搭载大模型后,具身智能机器人就像有了“大脑”,一如大模型的互动理解能力,人形机器人也在人机交互能力、理解力、连续决策力都有突破性地进展,让机器人更像“人”。

据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2023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为18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138亿美元。

尽管具身智能尽管完美匹配智能本体的世界模型还未出现,但具身智能近两年的发展已经远超从业者预期。不仅是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资本也投出了橄榄枝。

今年,具身智能领域有两笔规模较大的早轮融资——宇树科技今年2月份完成了B2轮近10亿元人民币融资;今年6月,银河通用机器人完成7亿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共有22家,成为今年以来最大的天使轮融资。

更早之前,通用足式机器人公司逐际动力也宣布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AI柔性打磨机器人公司斯帝尔宣布获得近亿元A轮融资,帕西尼感知科技、星动纪元、达闼机器人、傅利叶智能、乐森机器人等,纷纷宣布了融资进展。

不仅如此,这个赛道还跑出了IPO。2023年12月,优必选正式登陆港股,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值得一提的是,在WAIC的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发展论坛上,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次发布开源通用人形机器人公版机“青龙”,身高185cm,体重80kg,拥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和拟人化的运动控制,支持多模态机动、多模态感知、多模态交互和多模态操控。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三级跳”:见证跨越7年的科技飞跃

人形机器人公版机“青龙”,图源WAIC微信公众号

在现场演示中,“你好,请把面包和水果分开摆放。”听到指令,“青龙”双臂轻展,用五根钢铁手指,将一块柔软的面包轻轻捏起,放在了一旁,面包上甚至没有留下一点抓痕。

回望去年WAIC,只有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坐上了镇馆之宝的位置,关于具身智能的展台也远没有这么多;如今现场令人眼花缭乱的机器人都可以“论斤卖”了,有关具身智能的概念也成为顶流。

的确,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人形机器人告别了稀有物质时期,但距离产业成熟,以及商业化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的距离。当前,人形机器人整体性能的发展、与大模型合作的具体操作能力,以及具体场景下的应用是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毕竟大模型是在PC和手机端运行,如果载入到人形机器人本体,涉及的技术难度和成本投入更高。

不过,具身智能的发展趋势已然势不可挡。6月2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发表演讲提到,”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AI的下一波浪潮将是物理AI,机器人将日益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一切都将机器人化“。

3、熟面孔还在,新面孔更多,大佬们都极具野心

这两年,如果你在WAIC展馆看到一个人满为患的展台,那一定是一家AI大模型公司。

去年,大模型正值爆发期,手握主动权的以百度、腾讯、阿里、华为、科大讯飞等大型科技公司为代表,频繁出现在会议论坛交流的,也是这些熟悉的面孔。

今年上半年开始,有关AI应用层即将爆发的行业观点迭出。创办零一万物的李开复直言,2024年是AI应用爆发元年。

WAIC的常客百度CEO李彦宏也是推动大模型应用落地的支持者。去年,李彦宏就表示大模型卷参数不如卷应用,今年李彦宏对大模型应用发表了进一步的见解。

在李彦宏看来,AI时代,“超级能干”的应用比只看DAU的“超级应用”恐怕要更重要。“我们要避免掉入超级应用陷阱,觉得一定要出现一个DAU 10亿的APP才叫成功,这是移动时代的思维逻辑。”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三级跳”:见证跨越7年的科技飞跃

图源百度微信公众号

此外,李彦宏还表示没有应用,光有基础模型,不管是开源还是闭源都一文不值。

在AI应用的发展方向上,李彦宏最看好智能体。他表示,随着基础模型的日益强大,开发应用也越来越简单,其中,最简单的就是智能体,只要用“人话”把工作流说清楚,再配以专有知识库,即可做出一个很有价值的智能体,“比互联网时代制作一个网页还简单”。

另一边,像科大讯飞在WAIC则展示了讯飞星火V4.0、讯飞晓医、星火企业智能等产品。在现场,可以看到讯飞星火V4.0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多场景下的最新应用成果,同时科大讯飞还面向行业场景与企业客户提供了丰富的解决方案。

尤其是在科大讯飞注重的教育领域,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以大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教育变革的浪潮。“人工智能必将因解决人类刚需而载入史册,教育需要培养站在人工智能肩膀上的新人类。”

今年的特殊性在于,除了百模大战第一批熟悉的面孔,一些崭露头角的创业公司的存在感更强,新布局大模型应用的玩家也参与进来。

智谱AI、月之暗面、百川智能、零一万物、Minimax,以及阶跃星辰等大模型公司受到了同等规模甚至更高的关注。

这背后,是这些新面孔正紧跟行业潮流,落地各类大模型应用。

智谱AI CodeGeeX技术负责人郑勤锴发布了第4代CodeGeeX代码大模型CodeGeeX4-ALL-9B;

百川智能携Baichuan系列通用大模型、AI助手百小应、内测版医疗应用AI健康顾问以及百川智能To B解决方案亮相;

MiniMax的策略也是重点展示其面向企业客户的开放平台,以及面向C端用户的AI专业助手“海螺AI”和AI智能体创作平台“星野”;

阶跃星辰在发布Step-2万亿参数语言大模型正式版、Step-1.5V多模态大模型、Step-1X图像生成大模型三款通用大模型之外,又展示了应用产品智能助手“跃问”和AI开放世界平台“冒泡鸭”。

此外,因大模型应用可灵走红的快手也是今年 WAIC 上的新面孔。目前,快手大模型家族包括 1750 亿参数规模的通用大语言模型“快意”、文生图大模型产品“可图”和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其中,可灵推出了更加清晰的高画质版,以及首尾帧控制、镜头控制等新功能,同时,创作者单次生成的文生视频时长增加至10秒。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三级跳”:见证跨越7年的科技飞跃

图源可灵AI微信公众号

去年云栖大会上,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戴琼海曾表示,“大家一提互联网就是阿里腾讯百度,以后不是这样的模式了,跟不上的就倒下,大模型时代到来了。”

如今,WAIC印证了这句话。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会上也提到,只要是个新的技术,一定会有新的大公司出现。如果一个新的技术出来,没有新的大公司出现,那它是不是颠覆性的技术是要打个问号的。

AI时代到来,所有人都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想要拥有一张船票。

时间拨至1956年的夏天,在美国汉诺斯小镇的达特茅斯学院,约翰·麦卡锡、马文·明斯基、克劳德·香农等几位年轻学者聚在一起,讨论当时计算机尚未解决,甚至尚未开展研究的问题,其中就包括人工智能;也正是在这场会议上,“人工智能”一词首次被提出,并逐渐成为一门学科。

而如今,七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见证了人工智能行业的快速发展。每一年,都有新技术和新面孔,会展上的气氛热闹而生机勃勃,令人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又多了一份期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model/1207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7-09 20:49
下一篇 2024-07-10 09:28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