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纪德
编辑/子夜
蜜雪冰城距离叩开港交所的大门,只差一步之遥。
2月14日,港交所披露蜜雪冰城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联席保荐人为美银证券、高盛、瑞银集团。据路透社报道,蜜雪冰城此次IPO计划筹集约5亿美元资金,并将在3月初在港交所挂牌。
这也意味着,继奈雪的茶、茶百道和古茗之后,蜜雪冰城即将成为新茶饮“第四股”。
经历了过去数年的激烈内卷,新茶饮进入存量竞争,玩家均面临不同程度的门店扩张放缓与增长压力。谁能抢先上市,就能补充更多“弹药”,抢占市场份额,提升运营能力。
自去年底以来,新茶饮企业掀起新一轮上市潮,蜜雪冰城与古茗、沪上阿姨为冲刺上市,均以下沉市场为主,靠加盟模式实现规模扩张。
如今,蜜雪冰城即将上市,并以超4.6万家门店、583亿元年零售额、35亿元净利润的亮眼数据,试图向资本市场证明其商业模式的独特性。

图源蜜雪冰城微博
不容忽视的是,如今新茶饮在资本市场上颇受冷遇。已上市的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都遭遇了“上市首日即破发”的魔咒,此后股价表现也欠佳,资本市场似乎对新茶饮赛道已缺乏信心。
然而,蜜雪冰城的不同之处在于,作为加盟模式的代表,其核心盈利逻辑实为供应链。 其商业模式中绝大多数收入来自“向加盟商卖货”,而非传统茶饮零售,这撑起了其规模体量、盈利水平,使其拥有相比同行更为充裕的现金流。
市场关注的焦点是,在茶饮品牌普遍上市遇冷的背景下,蜜雪冰城能否凭借加盟模式和极致供应链,成为资本市场的例外?
1、加盟商越多,蜜雪冰城靠供应链赚的就越多
在茶饮行业普遍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局时,蜜雪冰城的赚钱能力一骑绝尘。
从招股书可以看到,2024年前九个月,蜜雪冰城营业收入达到187亿元,净利润高达35亿元。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奈雪的茶仍持续陷入亏损之中;茶百道在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仅为2.37亿元,尽管持续盈利,但利润相对微薄;古茗2024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为11.20亿元,与蜜雪冰城的盈利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过去数年,蜜雪冰城在主打“极致性价比”的同时,早已将持续盈利的砝码,押注于供应链生意。
2007年,蜜雪冰城开了第一家加盟店。大约五年后,蜜雪冰城就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工厂,着手布局其原材料自主加工业务。

图源蜜雪冰城微博
蜜雪冰城99%的门店为加盟店,但其盈利核心并非加盟费,而是通过向加盟商销售商品赚取稳定差价。 2024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约97%的收入,来自向加盟商销售食材、设备和包材。
在其他茶饮品牌选择采购原料时,蜜雪冰城从源头掌控了核心原料,在河南、安徽、重庆、广西、海南建立五大生产基地,提供包括糖奶茶咖果粮料等全品类一站式的饮品食材解决方案。
其向加盟商售卖的原材料中,60%以上的食材是自主生产的。也就是说,蜜雪冰城表面上是一家卖奶茶的公司,实际上是一家卖原材料和生产设备的公司。

图源蜜雪冰城微博
这种模式下,蜜雪冰城构建了远超同行的现金流优势。 2021年至2024前三季度,蜜雪冰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分别为17亿元、24亿元、38亿元和51亿元。作为对比,同期古茗的现金流分别为2.67亿、10.11亿元、15.73亿和11.2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蜜雪冰城的现金流非常健康,账上还躺着接近60亿元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但近些年,其扩张面临一定挑战,门店增长速度变缓。
2021-2023年,其门店增长速度分别约为50%、45%、30%;2024年前三季度,其全球门店总数达到4.5万家,门店增长速度则放缓至约25%。
随着规模扩张速度的减慢,蜜雪冰城不免面临一定的增长压力。其2024年的营收增速为21.2%,已经低于门店增速,这意味着由于市场饱和度、竞争等因素,新开门店对整体营收增长的推动作用逐渐减弱。
蜜雪冰城也在持续调整中,它通过涨价、开厂等方式降本增效,或将一定程度上提升利润空间,同时,它进一步下沉到乡镇,以及进军海外,探索新的蓝海。
2、密集开店背后:蜜雪冰城为何必须“涨价+开厂”?
过去数年的疯狂扩张,暴露了蜜雪冰城加盟模式脆弱的一面。
作为一家定位于平价茶饮的品牌,蜜雪冰城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线。早期,蜜雪冰城曾向加盟商承诺,1-2公里范围内不会开设另一家蜜雪冰城门店,以此保障加盟商的利益。
然而,随着新茶饮持续内卷,原本以直营为主的品牌纷纷开放加盟,蜜雪冰城也感受到了压力,并于2021年取消了区域保护制度。
此后,蜜雪冰城的新店越来越多,2020年进入万店阶段,到2024年更是超过4.6万家。

图源蜜雪冰城微博
随着门店分布越来越密集,加盟商的盈利压力逐渐显现。2024年前9个月,蜜雪冰城的平均单店零售额从2023年的144万降至108万元,单店回本周期并没有那么乐观。
加盟商的持续承压,最终可能反噬整体的供应链收入。蜜雪冰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努力调和规模扩张与加盟生态之间的利益矛盾。
为了帮助加盟商“减负”,蜜雪冰城从供应链着手降低成本。
原材料成本,是加盟商日常经营的主要支出之一。蜜雪冰城基于4.6万家门店的规模优势,与供应商集中谈判,以较低的价格采购原材料和设备,再转售给加盟商。据悉,2023年,同类型、同品质的柠檬,蜜雪冰城的采购成本较同行业平均低约20%以上。
此外,蜜雪冰城还通过建厂并自主生产,减少中间采购环节的成本和层层加价。招股书显示,自产糖蜜和果蜜的包装瓶后,成本较外部采购下降近50%。

图源蜜雪冰城微博
与此同时,加盟商的盈利压力也倒逼蜜雪冰城进行价格调整。
2024年底,蜜雪冰城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的部分门店,将冰鲜柠檬水等饮品价格上调1元的消息,登上了热搜。
蜜雪冰城回应称,此举主要是基于门店的经营压力,尤其是在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租金等多重压力的背景下,做出的价格调整。
尽管蜜雪冰城57.2%的门店仍聚焦三线及以下城市,维持6元均价以巩固基本盘,但也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价格分层”策略,推出一批8-10元的新品。
整体而言,蜜雪冰城正在通过一线城市试点涨价以缓解加盟商压力,同时保持快速扩张以摊薄供应链成本。
然而,如何在规模扩张与加盟商生态之间找到平衡点,仍是蜜雪冰城面临的核心挑战。
3、供应链出海,蜜雪冰城能否讲好新故事?
近年来,蜜雪冰城通过大力投入建厂和加速海外扩张,试图向资本市场讲述一个全新的供应链故事。
在国内市场,蜜雪冰城正面临下沉市场内卷加剧的考验。 其既要巩固基本盘,又要突破增长天花板。尽管其最新拓店政策将2025年的重点放在挖掘空白下沉市场,试图通过深入未充分开发的区域寻找新增长点,但这一目标的实现难度正与日俱增。
随着沪上阿姨过半门店扎根下沉市场,茶百道在四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占比不断提升,这一焦点战场的竞争愈加白热化。蜜雪冰城想要继续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实现预期增长,难度正与日俱增。
转向海外,成为蜜雪冰城打破困局的关键筹码。自2018年进入越南河内以来,蜜雪冰城已在海外11个国家开设了4800家门店,占其全球门店总数比超过10%,远超过同期出海的喜茶、奈雪。

图源小红书@蜜雪冰城泰国
与其他玩家不同,蜜雪冰城将国内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复制到海外市场,试图通过“产地直采+自建物流”模式实现全球化布局。
招股书显示,蜜雪冰城计划在2025年完成海南生产基地的二期扩建,并规划在东南亚建立多功能供应链中心,以更好地支持海外业务。
海外扩张为蜜雪冰城创造了更多原材料销售机会。 2023年,海外市场(中国内地以外)为蜜雪冰城贡献了14.87亿元的营收,尽管2024年前三季度海外收入同比下降至9.5亿元,但其全球化战略仍在稳步推进。
然而,蜜雪冰城的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国内,原材料运输能在24小时内送达门店,而在海外市场,运输时效拉长、空运及冷链成本高昂等问题,成为显著挑战。
此外,本土化合规问题,如清真认证、食品标准差异等,也对其供应链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形成更高效、更稳定的供应链体系,蜜雪冰城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此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建产能和搭建国际供应链平台,为其海外扩张补充“弹药”。
蜜雪冰城以海外市场的快速扩张,勾勒出一幅充满想象力的商业蓝图,同时通过平衡加盟商生态与供应链生意,应对成本与增长的双重压力。
面对自身及新茶饮行业的普遍困境,蜜雪冰城给出了独特的解决方案。然而,资本市场是否会为其故事买单,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不过,答案很快也将揭晓了。
(本文头图来源于蜜雪冰城官方微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model/13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