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陈锋
编辑/子夜
2月20日晚间,阿里巴巴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呈现出业绩全面复苏的信号。
当季度,阿里实现收入人民币2801.54亿元,同比增长了8%,净利润为人民币464.34亿元,同比增长了333%。
最值得注意的是,阿里聚焦“用户为先,AI驱动”的战略,展现出了全面拥抱、坚决投入的决心和战略定力。
财报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提到,未来三年,阿里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将超过过去阿里十年的总和。
这背后,从AI基础设施层,到AI对现有业务的变革,再到未来潜在的AI原生应用,阿里都在加速布局。

其中一个视角是,在AI应用布局上,阿里旗下几个关键的to B、to C业务的关键入口,也已经浮出水面。
从财报电话会上吴泳铭的发言来看,在C端,从淘宝到夸克再到通义千问,接下来都是阿里面向C端用户关键的AI应用入口。
具体到B端,钉钉在阿里“AI to B”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也在进一步强化。
不难发现,阿里的这份财报背后,AI的势能其实才刚刚释放,而几个应用王牌也在AI的推动下迸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1、“AI+云”成为新引擎
拆解阿里四季度财报,电商和云计算这两大核心业务的全面加速,是带动集团整体业绩全面回暖的核心原因。
先来看淘天集团。
2024年第四季度,淘天集团的收入同比增长了5%至1360.91亿元,经调整EBITA也重回增长,同比增长了2%至610.83亿元。
这部分收入的增长背后,AI的驱动效应在不断释放。
“全战推广”是淘天集团2024年推出的最重要的、基于AI的流量运营工具之一,它帮助商家用AI工具梳理用户需求,并基于此进行精准投流,渗透率在不断增长。
再聚焦到智能云集团,AI对业绩的驱动作用更加明显。

四季度,阿里云智能集团的收入重回13%的双位数增长,实现收入317.42亿元。其中AI相关产品的收入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了三位数增长。
阿里在财报中提到,云智能集团的收入增长,主要由公共云业务收入的双位数增长带动,其中包括AI相关产品采用量的提升。
正如吴泳铭在财报电话会上说的那样,“无论是开源的模型还是闭源的模型,最终大部分的模型都要托管在云计算网络上。我们都有非常明确的商业模式。”
在业绩全面回暖的同时,阿里的股价也涨回来了。
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美股盘前大涨,开盘后继续维持了涨势,涨幅一度超过14%;在港股,阿里巴巴港股开盘后也一度大涨超过12%。
年初至今,从苹果选择阿里巴巴成为合作商,到四季度财报中所展现出来的AI想象力,都进一步提振了市场对阿里的信心。
换句话说,市场既看到了AI对阿里现有业务的驱动效应,也看到了AI对未来业绩增长的驱动潜力。
2、钉钉是阿里AI+to B场景的唯一入口
从长远视角来看,AI给阿里带来的想象力,有四大应用会成为关键入口。
“我们看到几个方面的明显机会,首先是生活消费入口的AI技术改造,比如淘宝,其他方向还包括阿里集团内部定义的AI to C领域,主要指的是‘夸克’‘通义千问’这两个App。”吴泳铭如此说道。
吴泳铭提到,得益于AI技术在购物以及购物决策相关的消费领域应用,淘宝的用户时长以及用户的价值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AI技术可能会为淘宝带来除了购物之外的、更大的用户价值。
此外,夸克现在已经支持AI搜索,目前是中国AI搜索领域用户量最高的应用,而AI大模型的应用对用户的搜索、生产力创作、效率提高,都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而在to B场景,钉钉则是现在阿里“AI to B”的唯一关键入口。
“集团另一块非常重要的to B资产是钉钉。在我们看来,未来在企业端会有非常多用AI重塑企业内协作、协同的场景和机会。钉钉是我们最重要的、面向to B领域的AI应用。”吴泳铭如此说道。
他认为,未来企业内部系统将不再是孤立的功能模块,而是由多个AI智能体(AI Agent)相互连接、调用的动态网络,“我觉得在这里面有相当多的软件和SaaS软件,以及SaaS软件背后的PaaS各方面软件升级的机会。”
其中,钉钉作为承载7亿用户、2500万企业组织的超级入口,正在被重新定位为“自然语言交互的企业智能中枢”。
从这个角度来看,钉钉的战略价值已超越用户增长本身,转而体现在其对AI智能体生态的定义权。

财报电话会上,吴泳铭首次提及AI将为to B应用场景带来哪些变革。
第一,自然语言,正加速改变钉钉的交互体验。吴泳铭提到,未来的企业,尤其是在钉钉上面的企业,在企业协同上相当多的操作会更多地借助自然语言,比如类似钉钉这样的聊天界面去完成,背后的CM软件或者ERP软件则会更多地承担数据库的功能。
去年,钉钉上线了AI Agent 产品“ AI 助理”,可以以自然语言对话实现 Agent 工作流。比如用户通过输入”帮我把昨天的会议纪要生成任务并分配相关人”,系统即可自动调用日程管理、任务分配、文档解析等模块。
截至2024年6月,钉钉内置的“AI助理市场”,已接入超过50万个企业自建智能体,涵盖合同审核、招聘面试、数据看板等场景。
第二,钉钉上长出的AI Agent,在与钉钉深度融合后,能进一步推动企业数字化从“工具赋能”转向“智能决策”,“就像我们在企业内部开会做的决策,很多情况下其实都可以通过自然语言的方式在钉钉上处理掉。这就是典型的AI智能体与钉钉非常好的一种结合。”
第三,钉钉长期以来积累下的海量企业的私有数据、定制化流程,在与阿里云通义大模型结合后,也能进一步满足企业对私有化专属模型和AI智能体的部署需求。
最后,总结来看,在阿里加速在集团各应用中深度应用AI、用AI技术升级现有业务的背景下,作为阿里“AI to B”关键入口的钉钉,正在这场变革中爆发出更多增长潜力。
(本文头图来源于阿里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model/131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