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环保压力外,Shein在跨境快时尚领域的“小单快反”能够实现超高上新且足够低价,离不开中国广州高效灵活的服装供应链,如今也面临着挑战。
深读商业(shendushye)
作者 | 艾彤
编辑 | 刘满心
2025年3月,多家媒体报道显示,跨境快时尚品牌Shein(希音)遭美国奢侈品牌Coach(蔻驰)母公司起诉,被指存在商标假冒、联邦商标侵权等问题。这是继2024年12月Shein因涉嫌侵犯澳洲时尚购物网站The Iconic商标权被诉后,又一起商标类纠纷。

让人疑惑的是,以往被起诉的上百起侵权案例中,公开报道显示大多以涉嫌抄袭热门商品为主,与这两次商标纠纷的问题并不相同。此前涉嫌侵权的对象,包括ZARA、H&M、优衣库、Levis、UGG、拉夫劳伦等全球知名服装品牌以及知名独立设计师的商品。比如在2024年初,优衣库母公司起诉Shein仿冒“饺子包”曾引发广泛质疑。

Shein作为跨境快时尚的新晋巨头,此前之所以频繁深陷单个知产诉讼纠纷,这与其低价快时尚背后所依靠“批量上新+小单快反”商业模式有密切关系。而此次涉及商标侵权,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通过“小单快反”借鉴热门单品的方式已难以支撑高速发展诉求,出现了瓶颈期。多家公开报道显示,Shein先通过AI爬虫抓取网络流行趋势元素与新品,并利用AI进行修改,实现了高频上新(单日7000件+,是快时尚ZARA、H&M的上百倍)。同时为了控制库存,其所有订单先从100件小订单线上测试,若销售反馈好,再快速批量追加订单。
但批量化“小单快反”这一模式并非完美无瑕,不仅易导致知产纠纷,还有其他负面影响。虽然单品起订量从普遍的1000件压缩到了只有100件起,规模缩小为原来的1/10,但同时因为上百倍的超高上新规模与频次,让快时尚“货不对板”的现象更加常见,加之快时尚服装原材料中大部分是从石油中提炼的聚酯纤维,彻底降解需要上百年,因此在环保方面的质疑较多。
比如近期有媒体报道,在北京朝阳大柳树市场,有不少外贸尾货的摊位,各种各样贴着牌子的衣服随意堆满柜台,春夏装标价5元2件,不仅价格惊人,大部分都是快时尚的库存尾货。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在浙江义乌服装尾货街上,一件T恤只要几块钱,一条牛仔裤只要十几块。除了线下市场外,网上在售的快时尚尾货规模也不低。小红书上就有大量清Shein尾货的,有网友评论说:莫非是美国人不要的“洋垃圾”,想回流给咱们了。但快时尚因产品属性特殊,内销仍非易事,因为无论款式审美及用料,都针对欧美市场开发的,尺码大、风格鲜明,与国内消费者需求贴合度并不高。

除了环保压力外,Shein在跨境快时尚领域的“小单快反”能够实现超高上新且足够低价,离不开中国广州高效灵活的服装供应链,如今也面临着挑战。年初这几个月内,美国对中国连续2次累计加征了20%的关税,叠加在美国“小额豁免”政策可能取消的传闻影响下,Shein的对美供应链迎来了严峻挑战。根据新华网客户端3月报道,面对美国加征关税引发的供应链阵痛,Shein(希音)正推动国内供应链商家将30%的产能转移到越南,在越南隆安省建立数百亩的仓储中心,计划以南迁来规避美国关税冲击。但越南布局并非高枕无忧,此前已有多家媒体分析表示,越南或成特朗普下一个“报复”的对象。

在越南的关税风险与一系列不菲的建厂成本之上,让供应链商家颇为担心的是,想要在越南复制广州的“小单快反”模式,存在诸多难题需要攻克。以面料供应来说,在广州的服装产业聚集地,周边全是面料供应商,服装企业应有尽有,还能小批量、多批次供应,而越南面料60%以上要从中国进口。一旦美国对越南服装进行原材料溯源,恐引发相关制裁。另外,越南工人技能及工作态度也给复制带来挑战。“小单快反”不仅要求工人技能熟练、能快速适应不同款式服装的生产,而且批量补货的时候能吃苦耐劳愿意加班。但越南工人技能不仅熟练度与生产效率低,一旦爆单,在工人普遍抗拒加班的情况下,强制加班不仅会导致越南当局处罚,也极容易引发大规模罢工。这意味着,“小单快反”模式在初期不太赚钱甚至贴钱的小单阶段效率无法复制,爆单后产能也容易跟不上难以轻松复制国内的规模化营利。
事实上,快时尚“小单快反”模式不仅落地越南面临挑战,而且被复制到其他快时尚品牌时,难度也不低。报道显示,2025年3月17日,美国快时尚鼻祖Forever21向特拉华州法院提交破产申请,这已是其六年内第二次倒下。法庭文件显示,其负债规模高达10亿至100亿美元,而资产估值仅剩1亿至5亿美元,计划关闭全美350家门店中的至少200家。这距离Shein收购了SPARC Group约1/3的股份,成为其重要股东之一,仅约1年半时间。彼时Shein试图将中国柔性供应链注入这家41岁的老牌企业,结果证明“小单快反”并未奏效。而现在Shein将供应链外迁越南,在海外复制中国服装供应链体系,难度恐怕会更高。

当然论述这么多,不是说复制到越南完全不可能。而是说Shein赖以成功的“小单快反”的扩张如今进入了快速扩张的瓶颈期,想要复制扩张,恐怕需要有耐心和时间去打磨。这也有多个财务数据可以佐证,比如《金融时报》2025年2月23日报道显示,Shein2024年全年销售额380亿美元,增长19%,增速创近年来新低;净利润下滑近40%,约10亿美元,远低预期的48亿美元。再比如在估值方面,新浪财经曾报道,Shein面临估值降至300亿美元的压力,要知道这比Shein最高估值1000亿美元大幅缩水了70%。但要说到耐心与时间,这对计划赴伦敦IPO上市的Shein来说,可能是稀缺的,毕竟其各方面的压力还在累积。据鞭牛士2025年2月17日报道,英国时装协会首席执行官施压监管部门,要求对Shein IPO计划继续审查“社会责任”。而在2025年1月,Shein还曾遭遇来自英国立法委员会的严厉质询,后还被指“藐视”立法会而遭到公开批评。

尽管目前Shein伦敦上市计划仍在推进,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前就因模糊国籍身份而备受争议,近日再陷身份漩涡。报道显示,为了推动上市,近日Shein执行董事长唐伟在接受采访时称:“在伦敦,我们希望成为一家英国公司,一家英国本土公司……我们在这里注册,在这里纳税,我们希望成为(英国)社会的一部分。”有分析表示,Shein短短几年内,身份立场在“中国供应链-新加坡总部-美国价值观-越南产能-英国本土化”五国之间频繁切换,这一现象引发外界诸多讨论与争议。究竟这对上市能有多大帮助还不好下定论,毕竟面对供应链透明度、劳工权益、知识产权保护及环保等诸多合规问题,IPO计划能否获得审批依然未知。

综上,Shein依赖的“小单快反”商业模式,发展似乎进入了瓶颈期,面临监管审查、市场竞争、供应链挑战以及身份定位模糊等多重困扰,都让伦敦上市之路前途难料。若想突破瓶颈,Shein可能不仅要在合规性上下功夫,重建消费者与监管机构的信任;也需要在推进供应链迁移过程中,有足够的耐心与时间去磨合解决“小单快反”本地化适配问题。未来,Shein能否成功突围,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model/133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