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办公室突然传出了一些奇怪的对话,类似:
我在给你丢 ? 啊哈哈哈哈
给我丢个鸡腿试试看
哇!收到了好多爱心
还公然在上班时间放起了《卡路里》、《Are You OK》等魔性的音乐。
待我去一探究竟后发现,原来他们是在玩一个叫做 Spot 的社交软件。据了解,这款 App 目前很火,在最近 32 天中,有 31 天社交排行超过微信,19 天登顶社交榜。

但即使它这么受欢迎,我围观后还是觉得很无聊,甚至纳闷为什么会有人玩这个。
结果下载试玩了一下之后,发现这个 App 真的很有魔性!甚至有点停不下来!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聊聊为什么 Spot 明明是一款社交 App,却能够让用户沉迷其中。
Spot 如何利用“游戏化”让用户沉迷?
与其说 Spot 是一款社交 App,我觉得倒不如说它是一款社交游戏 App。在 Spot 中,游戏的痕迹无处不在。而正是这些“社交游戏”,让我刚下载这个 App 的时候,就迷上了它。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玩游戏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如果你想在游戏中获取新皮肤或新地图,往往需要完成一系列的任务。而 Spot,也设置了一个这样的任务体系。
1)设计任务体系
在《游戏化思维》一书中,有一个经典理论叫“ PBL 理论”。PBL 指的是大多数游戏化系统中都包括的三大要素:点数(Point)、徽章(Badges)和排行榜(Leaderboards)。
在这其中,点数是用来激励玩家完成某些任务而存在的,通过完成任务,玩家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而徽章是点数的集合,用于表明玩家在游戏化进程中的级别。
主打地图社交的 Spot ,自然少不了很多好看的地图界面。不过,用户必须通过“邀请好友”来解锁地图。在“解锁地图”的任务中,“邀请好友”就是用户的任务,而“地图”就是用户的徽章。

除此之外,Spot 还有一个“解锁道具”的任务体系。每当用户完成一个任务,就可以解锁一个“轰炸好友”的道具。这些道具,也可以看做用户的点数或徽章。

这些道具都是简单的 emoji,可以帮助用户简单粗暴地表达自己的心情。比如跟男朋友约好看电影但是他迟到了,用户就可以给他发射一个 ?。
而且,对于新用户来说,这些道具具备一定的新奇感。起码我在刚刚下载这个 App 的时候就非常好奇,除了我现在的初始道具外,还有哪些道具可以玩。(比如说有没有之类的道具,我好趁机暗示一下贤哥)
一个产品的任务体系,往往要结合它的运营指标来设计。Spot 的任务体系中,除了“加好友”的拉新任务外,大多数都是需要跟好友互动的任务。从运营的角度来看,这是为了提升用户的活跃度。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用户每天都能打开 App,提升活跃和留存,Spot 在任务体系的玩法中也花了一个小心思。每个用户一天只能完成 3 个任务,想要获取新的“炮弹道具”,只能等第二天再来打开 App 领取任务。这可是游戏类产品的惯用手段。

2)让社交互动变成游戏
在微信中,大家可能会有这样一些好友,前一秒兴高采烈加了微信,下一秒加了微信就不知道说啥了,只能变成点赞之交。当我们在一个新的社交 App 中加了好友后,这个问题会更为突出。
对于熟人来说,本来就已经有一个通讯工具了,特地在一个新的 App 中进行通讯,难免有些刻意和不自然。对于陌生人来说,我想大多数人应该跟我一样,加了好友后的第一想法就是:聊点啥呢?
因此,对于一款社交 App 来说,帮助用户破冰,从而开启聊天或者说达成一段社交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而 Spot 在社交破冰方面,也是把“游戏化”发挥得淋漓尽致,毕竟那天套路编辑部下了 Spot 之后,光是在那发音乐和表情包就聊了半个小时(最后还是贤哥喊停的)……
① 音乐表情包
在 Spot 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功能——“音乐表情包”。当用户添加新好友后,系统会自动发送音乐给双方,制造出“好友给我发音乐了”的假象,同时也会提醒双方用音乐回应对方。

而且,这个“音乐表情包”非常魔性,里面的音乐都是剪辑过的,剪辑出来的音乐基本不超过 5 秒,只截取了“在吗”、“不在”、“哈哈哈哈哈”这样的聊天用语。打个比方,如果你想要问候你的朋友,就可以给他发一首雷军的《Are you ok》。

更强大的是,你还可以直接打字搜索音乐表情包。如果你想约喜欢的女孩子出来喝杯东西,就可以给她发一句“快点快点跟我出来喝酒”。当然,她也可能会用音乐回你一句“我睡了,请不要吵醒我”。

在体验 Spot 这个 App 的时候,我觉得这个“音乐表情包”功能真的太好玩了,它让聊天不只是聊天,而更像是一种游戏。不过我当时的想法是:天哪,微信能不能也加一个“音乐表情包”功能啊!
除此之外,Spot 还贴心地帮用户准备好了大量的魔性表情包。要知道,表情包可是缓解“没话说”尴尬的神器啊!甚至,用户可以在聊天界面直接打字搜索表情。

② 与好友“合影”
说到互动游戏,不得不提的就是 Spot 的“合影”功能。这个功能把人们的社交行为搬到线上,有点类似于在游戏里结婚、拜师,是一种虚拟的仪式感。
就算不论这个功能背后的意义,它其实也是一个新鲜、好玩的东西。当用户和好友开始“合影”后,页面就会出现一堆头像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摇动。
要知道,Spot 就是靠着用户的“合影”视频,在抖音、微博出圈的。抖音上的 # Spot # 话题有十万曝光,而用户发布的视频大多数都是“合影蹦迪”的视频。

③ 猜 TA 在干嘛
Spot 有一个类似于临时讨论组的功能——匿名聊天板,聊天只保存 24 小时。在匿名聊天板里,除了发起匿名聊天的用户(房主)之外,其他用户都不知道在留言板中聊天的有谁。除非有某个用户截屏了聊天内容,那就会暴露自己的身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方式降低了聊天的阻碍,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真的很适合聊八卦)。
这个功能最有趣的是,有一个“猜 TA 在干嘛”的玩法,大家可以猜猜群主在干嘛。这个玩法让简单的问候变成一种有趣的互动,完全可以成为一个(“调戏”群主的)群聊小游戏!

④ 连续聊天
“连续聊天”功能,代表的是用户跟好友的亲密度。“火焰”后面显示的是用户跟好友连续聊天的天数,如果用户连续 24 小时没有跟好友聊天,“火焰”就会“熄灭”。用 Spot 的规则来说,这是在提醒用户,你该关心一下好友了。
在不少游戏中,也有这样的好友互动体系。跟好友连续互动达到一定的天数,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成就,例如“解锁地图”。
而在 Spot 中,点击“连续聊天”的图标,可以生成“连续聊天”的海报分享到其他社交平台,有点像“战绩分享”。显然,这个功能的奖励还是有些鸡肋了。

在使用 Spot 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聊天好像不需要靠文字语言了,它可以是一句歌词、一个表情包、一个“表情炮弹”等等。聊天不仅是干巴巴的通讯,也可以很好玩很有趣。
Spot 的团队在接受 36 氪采访时提到,Spot 的产品理念就是让用户轻松地完成互动。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 Spot 成功了。
一切失败的产品都是没有满足好用户的需求。新的产品出现并受到用户的喜爱,不是旧的产品有很大的问题,而是新的产品能让用户之间的沟通更轻松了。
只要我们能一直坚持做“轻松连接好友”这件事,就不担心用户迁移的问题。Spot 冲到榜首,我们其实也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推广,在这版产品上我们做了不少减法,都是希望用户可以更轻松地完成互动。
Spot 是如何做拉新的?
作为一款没有被微信封禁的社交软件,不得不说,Spot 在拉新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轻易利用社交裂变实现拉新。
Spot 的做法是鼓励用户建立社交关系(邀请好友)来实现拉新的目标,它似乎深谙「魔法数字」的重要性,知道对于社交产品来说,一定要让用户快速建立足够多的社交关系链,才更有可能留下来。
对此,Spot 下了很多功夫,主要是以下几点。
1)点击邀请链接一键加好友
比如贤哥,就在下载 App 试玩后的第一时间在微信群里发了几条让大家摸不着头脑的链接,类似这样的:
帮我解锁“空气”地图,Spot – 在地图上 Party
帮我解锁“草莓”地图,Spot – 在地图上 Party
你是 小贤 在天涯海角的朋友,所以想加你 Spot
你是 小贤 牵肠挂肚的人,所以想加你 Spot
加入“运营研究社”的圈子地图!就差你了,赶紧
……
当我们点开贤哥分享的链接,比如「天涯海角的朋友」、「牵肠挂肚的人」时,下载完 App,登陆后,列表里就会直接出现好友:小贤。
相比那些被微信封禁的 App,每次加好友还要问对方的 ID,复制粘贴搜索才能加好友,Spot 这样极短的操作路径显然友好多了。
2)邀请好友「强提醒」
Spot 还会在各个醒目的模块提醒加好友。
我们常见的 App底部菜单都会有「个人主页」,类似支付宝、微信都是如此。而 Spot 「个人主页」的位置被「加好友」取代了。

在这个页面,Spot 给了多个加好友的方式:
第一,分享「加好友链接」至微信聊天、短信、QQ、朋友圈,这种方式不是很显眼,邀请文案则强调了「真朋友」。

第二,「邀请自己人来玩」、「面对面加好友」和「创建小圈子」。点击「邀请自己人来玩」后,系统会弹出邀请“天涯海角”、“牵肠挂肚”和“一起出去玩”的好友,依旧是通过微信聊天、短信、QQ、朋友圈邀请,链接样式就是上文提到的贤哥分享的样式。
「面对面加好友」相当于「摇一摇」,打开 Spot 一起摇手机就能直接加好友(借鉴了微信)。比较套路的是,官方客服给我发了一条小贴士,说两个人打开 Spot,碰一下手机就能加到好友了。我还以为是什么高端的黑科技,结果其实就是摇一摇 。

「创建小圈子」就是建立群聊,除了先取群名再拉好友,并没有其他特别的操作。
第三,把添加好友的搜索框放在了页面中间,再次降低添加好友的门槛。
第四,在搜索框的下方,App 再次出现了「邀请天涯海角、牵肠挂肚和一起出去玩的好友」的按钮。
除了「加好友」页面,Spot 在「聊天」页面也在提醒用户加好友,在「聊天」页面最下方第三次出现了「邀请天涯海角、牵肠挂肚和一起出去玩的好友」的按钮。
可以说每时每刻,用户都在被提醒着邀请好友。

3)「约一约」,发朋友圈
Spot 有个功能是约朋友吃东西、喝一杯或者发呆,「约」的方式是把邀请海报分享的朋友圈(也可以分享到微信聊天,但默认是朋友圈),无形中又帮 Spot 推广了一波。

总的来说,以上这些方式都是借助微信、QQ等大体量社交平台,让用户在加好友的同时帮 App 实现拉新,做法不算特别新颖。
结语
Spot 目前的运营策略可以分为两部分:一利用游戏化思维让社交互动变得更好玩;二是是通过微信的社交关系链获取用户。
经过一番体验,我觉得在社交互动上 Spot 目前已经做得挺不错的了。建议想要尝试游戏化运营的小伙伴,可以下载这个 App 研究一下。
当然,如果只是好玩的话还远远不够。在拉新和留存上,Spot 还是任重而道远。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几乎所有的社交关系都在微信上。离开旧的社交环境进入一个新的社交 App,成本太高了,且没太大的必要性。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我发送好友邀请给我的闺蜜,但是没有一个人接受邀请跟我一起玩。
就我个人而言,虽然下载了 App 之后,觉得 Spot 确实还蛮好玩的,但是如果不是为了体验和研究,我大概也不会下载它。
另一方面,这款 App 的受众面可能比较窄,被编辑部成功邀请体验的朋友,好几个都表示这个 App 太花哨,太复杂。对于年轻人来说,尚且是如此,更别说是我们的爸妈了。

而大家眼中 Spot 的目标用户 00 后,经过采访,我发现他们仍旧是把微信和 QQ 作为主要的社交工具,并不完全会因为好玩而下载这样一个 App。毕竟,他们的大部分同学、爸爸妈妈、老师和班级群都在这里。因此可以看出,Spot 的受众面比较窄,属于一个适合小圈子玩的产品。
这样看来,我们可以大胆猜测,或许微信没有封禁 Spot 是因为……根本没有把它放在眼里。
从 18 年开始,各种类型的社交 App 层出不穷,都试图从微信这里分一杯羹。马化腾曾经说过:打败微信的肯定不会是微信,肯定是另外更好玩的。 Spot 会成为下一个日抛 App,还是会成为马化腾的“更好玩”的呢?目前看来,或许还是前者。
文:套路编辑部@运营研究社(U_quan)
首席增长官CGO荐读小红书推广:
更多精彩,关注:增长黑客(GrowthHK.cn)
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术和数据来达成各种营销目标的新型团队角色。从单线思维者时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产品发展的因素,实现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带来的有效增长…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model/19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