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菜篮子突然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随着社区商业蓝海被公认超过万亿级别,以互联网公司为主的各方玩家围绕着老百姓菜篮子和柴米油盐纷纷入场,造成了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玩法也五花八门。
有人大手笔的银子撒下去,用资本迅速占领市场规模,惯性驱动销售数字和用户流量一路飙升,却后继乏力;有人选择长线作战,用数字技术赋能打磨基本功,锻造核心竞争力。
混战中,社区商业走向十字路口,但两条路线的前景,已经渐渐明朗。
社区商业的十字路口
各路玩家对社区商业的探索,诞生了多条赛道,如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线下mini店等。归纳起来,无非是资本赋能和技术赋能两种玩法。
何谓资本赋能?疯狂烧钱跑马圈地,在前端扩张市场规模,培育消费习惯。先抢占市场,至于后端供应链等基本功?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这种玩法往往“空有招式,而无内功”,仅仅依靠惯性和规模带动效益,没有纵深挖掘盈利模式,长期来看对商业生态的破坏极为严重。不仅挤压了菜市场的小摊贩、社区的夫妻店等社区商业“原住民”的生存空间,也没能为社区商业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社区商业之所以被视为增长空间巨大的万亿级蓝海,是因为当下消费者对周边生活圈的服务提出了更多元、更快捷、更高效的要求。而原有的社区商业经营者,如小卖部、小摊贩、夫妻店等,无法独立满足这些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社区商业需要迭代升级。
这个升级过程要注意两点,一是做到彻底地升级,需要贯彻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短时间内靠价格补贴卖些便宜菜并不是升级,因为既不能支撑长期的实惠,也不能保证商业模式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何况消费者早就熟悉了这些套路;二是传统社区商业的“原住民”不该被赶走,这不仅是商业竞争,还涉及到民生责任。
换句话说,社区商业的核心要看能否构建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生态。
对于进入赛道的科技互联网企业而言,首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不该是传统社区商业的“竞争者”,而是“参与者”。你是来加入这个家,不是来拆散这个家的。
这就是“技术赋能”的出发点,不是花大价钱疯狂开店或是打造App玩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而是作为赋能者深入产业链上下游,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对传统社区商业进行改造和跨界融合,打造社区商业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实现人货场三位一体的精准匹配。
阿里淘菜菜提出的“从平台侧向供给侧延伸”模式,就是这个思路。在前端立足百万夫妻小店,与消费者建立广泛链接,提供多元化商品与服务;后端直连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工厂,提升产品性价比和流转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菜农、工厂、小店、消费者都被纳入商业生态体系,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阿里的解决方案:全面升级、多方共赢
“多方共赢”的终极目标,需要与之相契合的社区商业升级迭代路径来实现。
具体来看,互联网对社区商业的数字技术赋能,应当实现供应链上游农业和工厂的升级、供应链下游夫妻小店的升级、消费者获得产品与服务的升级,最终每个参与者都会成为“赢家”。
以阿里巴巴旗下社区电商平台淘菜菜为例,往上游追溯,目前淘菜菜已经直连了近万个农产品基地,并和下游的产地仓、销地仓、小店等打通,能够做到从田头到餐桌的直采直销。
对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产品更新鲜、价格更实惠;而对上游菜农来说,最大的升级是改变了从前的“靠天吃饭”,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确定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曾对媒体表示,中国的农产品现状是吃掉1/3、扔掉1/3、烂掉1/3。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供需不匹配,以及流通效率低,农民无法把控产品能否卖掉、能卖掉多少、能卖给谁,这是造成农产品损耗的重要因素,流通环节损失率高达20%-30%。
淘菜菜的解决方案是,一方面聚合确定性的订单,在上游确定性采购,通过确定性的流通链路,在确定性的时间内交付给用户,就可以保证全流程的供需匹配,并提升流通效率;另一方面,基于阿里数字农业的基础,建立研发中心、数字农业基地等,探索科技兴农,帮助农民增收。
据了解,淘菜菜半年来已销售了5亿斤农产品。产品通过物流到达终端小店,流入社区商业的“毛细血管”。
淘菜菜系统下的小店,此前大部分都经过阿里零售通的改造,淘菜菜的二次升级在之前的基础上,嫁接了盒马、数字农业、大润发、1688、淘特等新的供货体系,形成“云菜场”,让小店实现“一店多能”。还纳入了收发快递、外卖配送等多元化服务,同时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赋能,店主之前的很多工作被分解、替代、优化,提升了店长的工作效率与门店的业务深度。
数据显示,近半年接入淘菜菜的夫妻小店,综合收入提升了30%。淘菜菜还计划帮一批小店升级为品牌店,9月14日,首家“淘菜菜小店”已在长沙市望龙小区正式开业。这家小店不仅是果蔬百货店,也是自提点、直播间、充值站、公益角,成了社区居民的“万能补给站”。
这些小店星罗棋布地深入到社区内部,形成了“一刻钟便民惠民智慧社区生活圈”。消费者大部分的日常所需,都可以在15分钟内在这里解决,并可以保证价格实惠、产品优质、服务多样。
据抽样调查显示,一个普通家庭的月买菜花销在1200-1500元之间,而淘菜菜用户仅需700元左右。此外,由于供应链广度和深度的优势,淘菜菜打通了盒马、大润发、零售通的源头直采供应链、1688及淘特的合作工厂、阿里数字农业基地等五大货源,数字农业的水果、盒马的海鲜、大润发的百货……几乎涵盖了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并从城市到乡村全覆盖,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下沉市场与一二线城市的消费品质差距。
消费者对社区商业的更高要求,由此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对阿里而言,在社区商业领域的探索,也有助于其打破流量探索的瓶颈,在下沉市场和农村拓展新用户,并提升老用户的活跃度。
归根结底,社区商业是一个“从民众中来,注定要回到民众中去”的业态,衡量社区商业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是有否让百姓获益。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百姓”包括消费者,也包括菜农、夫妻小店等。
一言以蔽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就是人心。“得道”的商业模式,是淘菜菜在这个激烈赛道中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社区商业的终极答案。往小了说,是美好社区生活的主力建设者;往大了说,也是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model/47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