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VP简介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小可行性产品),是我们的经验认知产物。
换个角度理解MVP,即使用最少的成本跟相对短的时间来验证产品的有效性。这里的有效性可用Product Market Fit(P/MF)来衡量,也就是说你的解决方案是不是有人愿意买单。如果是,则证实了MVP解决了用户与商业的契合,团队可以开始在此基础上建造成熟的产品。但首先你的产品是合理的MVP么?
举个反例, 如果我想解决交通问题。该如何设计一款MVP?(思考ing…)
MVP并不意味着先设计车轮,而是利用最少的资源来设计(比走路快的)出行工具!
经以上种种,我想MVP不一定需要是一个成品,或者你经验认知的Ending产物,MVP是一种假设,是一种经由自我经验加以想象后,可以去拿来验证的假设。
2. “三节课”App的MVP设计
三节课简介
三节课,一所培养互联网核心人才的在线大学,不仅提供知识,更关注和强调从“知识获得”到“能力提升”的转化过程。拥有业内独创体系化课程 + 高强度实战练习 + 专家助教1对1点评 + 班主任深度服务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用户实现职场持续性的能力提升,为梦想赋能。
三节课目前的课程主要有产品、运营、新媒体三大类,之前有营销类的课程,目前官网上已经没有相关介绍了。此外还设置了限时免费公开课、3.3计划和企业内训方面的内容。核心课程还是集中在产品和运营两大块。
三节课关键词搜索虽有波动,但整体趋势持续上升。在这样的一个现状下,我们应该如何设计三节课的MVP?
2.1 目标用户
2.1.1 基本信息统计如下(百度指数):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城市分布。互联网行业从业者高度集中在一线大城市。北上广深杭承包了全互联网 3/4 的从业者,2016年巅峰时期的一组数据显示北京一座城市当时就容纳了全网 36.7% ,上海10.6%的从业者。虽然随后几年互联网的风口转向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但总体数据有增无减。
2.1.2 心理性格:分析三节课用户的心里性格,其实可以观测主要年龄分布的群体且与时代发展背景匹配,从而得知用户群体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心理上积极向上(引导积极向上的动作行为)等色彩。
2.1.3 工作背景: 分析三节课用户的工作背景,以找工作和从事工作的角度来看,找工作难易程度(基础背景+行业专业技能)?工作是否稳定(个人能力是否可以达到不可或缺的水平)?薪资如何(能力技能是否加持)?工作发展如何(对趋势的了解和技能的学习)?等等,具体可以细阅读以下两篇数据来源参考。
中国互联网从业者生存现状报告 1.0–三节课; 移动互联网推广从业者生存现状调研报告–七麦数据
公司内部无人引导容易导致跳槽 ,没有好的成长体系和合适的技能升级练习。
薪资也是互联网人工作选择的一大加持筹码
缺乏学习和引导正在成为互联网人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我个人从银饭碗行业转行到动荡的互联网行业,深有感触互联网之所以吸引人,除去薪资等等因素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在于,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充满学习和成长的世界。但有这样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我们正在为没有专业技能(大学没有相应的课程,凤毛麟角的学校有,但是从成熟度&与工作内容的匹配度上也不是首选,学习方式也是一种障碍)而抓耳挠腮。
2.1.4 互联网使用习惯:根据三节课的主要用户年龄分布数据推测我们的主要用户中,大部分对互联网的使用已经像吃饭,走路,骑自行车一样熟练。对于付费购买课程也会跟淘宝购买衣服类似,属于更愿意在网络上进行“价值”购买的主要用户。
2.1.5 使用场景:移动端使用用户(想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体系化学习的用户)在午休、路途中、睡前等时间段进行使用;PC端用户会在大多会坐着的时候进行课程学习。
基于以上用户画像分析可知我们的用户亟需“武林秘籍”,不论是对于想入行互联网的用户还是入行想提升的用户,又或者是遇到瓶颈想寻求转变的用户来说,好的课程就像武林中人的武功秘籍一样稀缺。
2.2 用户细分
目标不同,细分的方法也会有极大的差异性,通过用户细分,我们能够知道产品使用者的状态,从而获知使用者的需求,满足需求留存用户,提升转化。
2.3 价值主张
什么是价值主张:你承诺交付给用户的一个价值,对用户来说是有意义的。这也是你的用户或者潜在用户为什么要选择你的原因。定义自己的价值主张的时候,可以从几个方面思考:其一:解决了用户的什么问题?或者提升了什么效率?其二:提供什么(可量化的)好处?其三:为什么非你(核心价值)不可?
依据这些理论指导我们可以定义“三节课”App的价值主张:我们的产品是专注于提供互联网产品运营相关的精品课程集散中心,专门为那些想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体系化学习而获得/提升专业技能的群体而研发, 不同于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起点学院等,能够专注为互联网人的能力提升提供与市场高度契合的课程体系。
2.3 【5步走】的MVP设计
我们只解决用户的一个问题:为互联网人的能力提升提供与市场高度契合的课程体系!
2.3.1 首要目标定义
首要目标:让用户通过三节课的课程获得相对领域中的专业水准技能。
2.3.2 用户行为流定义
2.3.3 产品功能罗列
根据用户需要完成课程所需要的基本操作,分别列出部分用户行为流节点的相关功能:
思考:MVP可以直接在课程咨询入口提交(&吐槽)作业…
2.3.4 优先级排序
2.3.5 构建最终功能集合
这里的课程清单中,我们可以聚焦自己自身的优势资源制作课程,比如产品的课程,运营的课程。其次我们也可以考虑市场上现在亟需添补的技能为课程设计的需求点来进行权衡,少而精的推层出新。也以此去验证我们的课程是否可以符合市场需求(互联网人对技能的需求)。
3. 总结
最小化可行产品提供的不仅仅是假设或者某需求缺口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它能让你在最小的投入下暴露出问题,进行及时调整!我可以设计什么是最小的,但是用户才能决定什么是可行的!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product/75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