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番茄(搬砖版)
最近小米被扣押48亿元的这个事情大伙都知道了吧,有消息称,印度执法部门声称小米子公司违反了《外汇管理法》,非法向境外机构汇款,扣押了属于小米技术印度私人有限公司约48亿人民币的资产。
更离谱的是,不仅被扣押资产,同时还被印度法院判罚不允许上诉。
伯虎财经依稀记得,2014年小米在印度成立首个分公司,印度给出了小米无法拒绝的条件,大片的土地和低息贷款,再加上印度人力资源较为廉价,为小米节省了不少成本。
2017年,雷军更是表示印度市场已经成为比中国本土市场优先级更高的发展重心。时任小米总裁的林斌也一致认为,“印度是我们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希望尽快将小米制造的所有核心产品带到印度”。
几年光景,小米与印度的关系愈发紧张。自中印爆发边境冲突以来,印度开始对当地的中资企业实施更严厉的监管,以安全威胁为由,先后禁止了中国的 100 多个 APP 应用程序。
也让人不禁发问,所有出海印度的中国企业:你们,还好吗?
01 小米VS 外企,印度市场如同“走钢丝”
6月9日,印度执法局发布文件称,小米印度子公司涉嫌违反该国《外汇管理法》,“向外国实体非法转移资金”,已经向其发出正式通知。
印度给出的理由是小米集团以假冒成支付版权费的方式,非法汇款给外国实体,有洗钱嫌疑,所以就把这笔钱冻结了。
在澄清解释里小米则表示,这是小米印度公司应该支付出去的给高通等公司的专利、授权等费用,不存在洗钱一说,并提出了上诉。
小米认为这是合法的商业行为,虽然澄清比较充分,而且高通也证实了该说法,但问题在于,印度显然并不想跟小米“澄清误会”。
而这已经不是小米第一次被罚,去年1月5日,印度财政部就发表声明称小米有逃税行为,并向该公司追缴65.3亿卢比的税款,约合5.6亿人民币。
一句话,印度面前“人人平等”,什么中企美企,统统都要雁过拔毛。
印度的高额税收可以说是逼退巨头的“最后一根稻草”。自2018年底开始,印度就大规模提高关税,从平均13%提高到了20%。就连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都曾说过,印度可能是世界上关税最高的国家。
(图源:网络)
回顾小米过去一年财报,2022年全年小米集团实现总收入达2800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后净利润为85亿元人民币,这就相当于小米在印度被没收了整年净利润的一半,可以说是彻底的伤筋动骨。
作为较早布局印度市场的中国企业,小米2014年入场,2016年在印度迎来了快速增长,进入印度不到第三年,其印度收入就超过10亿美元(838亿卢比)——创下印度最快达到该业绩纪录的公司。
这一年,小米印度实现了亏损到盈利的转变。经过多年布局,小米手机大约75%的零部件由印度本地制造,电视机则100%能在印度本土制造。雷军曾表示,小米有信心3-5年内成为印度第一手机品牌。
2017年,小米表示在未来五年向印度100家初创公司投资10亿美元,希望围绕小米品牌创建一个App生态系统。即在印度重新孵化一个“小米”出来。
照理说,这拿了一个高开高走的“剧本”,小米在印度应该是“大杀四方”。但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2022年开始小米、OPPO、vivo、荣耀、华为、中兴等中资企业就遭遇多次打压。
接二连三的罚款,导致小米在印度市场也变得举步维艰。今年第一季度,小米从2022年第一季度占比23%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位置下滑至16%,位居第三的位置。其销量更是跌至印度第四,较高峰时跌了一半多,而现在前三名是三星、OPPO、vivo这三大厂商。
可以说,小米在印度面临着较大的挑战。3月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就回应表示,“小米希望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解决在印度遇到的难题。”
被印度这么“区别对待”的,远不止小米。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外企如何评价印度。
“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当你想赚印度的钱,印度却盯上了你的家产”
“养一只羊,等养大了、养肥了,才好宰杀”
欧美甚至还专门对印度这种情况造了一个专有名词——Tax terrorism(税收恐怖主义)。
有多恐怖?
举个例子,4万美元以下的汽车进口税率为60%,4万美元以上的汽车进口税率就高达100%。
要知道,印度对消费者所收的机动车辆税率亦高达28%,而印度人平均年收入才2000美元,消费水平相当低下,再加上如此高的税收,普通老百姓怎么可能会考虑买好点的车,所以汽车制造商在印度经营很难不赔钱。
2021年,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就撑不住了,近十年其在印度市场累积就亏损了20亿美元,最后福特决定结束26年的合作关系停止印度汽车制造业务。
“重要产业链(比如手机)上的中小中国工厂,80%都倒掉了。”
大公司尚且如此,小公司就更是禁不住印度来回的审查。据虎嗅报道,这些公司因扛不住巨额罚金,很多都惨淡收场。有家企业在印多年,公司营业额8个亿,帐上现金只有1个亿,但因“查税事件”账户被冻结,罚款6个亿,只能以倒闭告终。
大家到网上稍微搜一下,就能发现一堆案例,比如之前印度坑了上海电气,后来又坑了小米,2020年之后,一口气封禁了微博、TikTok在内的60多款中国APP。这不禁让人怀疑印度是不是在针对我们?
其实不是,印度对于外国公司向来比较狠,前后坑过无数跨国公司,亚马逊、沃达丰、韩国浦项制铁等。
据印度工商部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21年,共有2783家跨国公司关闭了在印度的企业和业务,只剩下5068家注册的跨国公司,每年在印度注册的跨国公司数量从2014年的每年216家已经下降到了2021年的每年63家。
去年7月22日,荣耀团队也宣布撤出印度,未来会采取更稳妥方式开发印度市场。
荣耀CEO无奈表示:(撤离印度市场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一句“众所周知”,值得玩味。
眼下,小米也面临同样的抉择。尽管小米在印度有7座工厂,为印度贡献了2万多就业岗位,却依旧难逃一劫。
(图源:网络)
早前,有媒体报道小米要将印度市场业务转移到巴基斯坦,不过小米发声明进行了辟谣。它在声明中说道:“小米于2014年进入印度,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就踏上了印度制造之旅。我们99%的智能手机和100%的电视都是在印度制造的,我们将采取一切措施保护我们的声誉免受虚假信息的损害。”
面对巨额罚款,市场地位受到威胁,小米还会如此坚定吗?别忘了当年的电信公司沃达丰,被印度要求缴纳20亿美元的股权转让所得税。双方经过多轮交涉,沃达丰胜诉。但最后却被印度反咬一口,要求电信公司的收入要有一定比例和印度共享,这也导致沃达丰出现巨额亏损,最后以股权来取代这笔费用,印度政府也直接成为沃达丰印度公司第一大股东。
这也意味着,沃达丰在印度市场辛辛苦苦干了十几年,好不容易做到了市场第二的位置,最终“劳动果实”直接被印度政府整个拿走。
虽然印度一直打着“印度制造崛起”的口号,但其中低端制造产业并未成熟,b比如在半导体、光伏、电子设备、制药、医疗器械、汽车等关键行业,印度制造仍普遍停留在低端制造水平上,价值更高、利润空间更大的环节还是为海外巨头或品牌把控。
羽翼尚未丰满,印度就过河拆桥,未免过于心急。
在印度这股撤退大潮里,还有果链们。
由于印度人力成本较低,全世界各地的招商引资,给出大量的政策和贷款优惠吸引企业建厂投资。2016年访问印度之时,库克就表达了对印度市场的青睐以及长期布局的战略决心,“我们在这里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我们不会在这里呆一个季度,或者两个季度,或者下一个季度,或者明年,我们会在这里呆一千年。”
苹果布局印度背后,体现出的是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的吸引力。
但今年,台湾苹果产业链大厂纬创就选择离开这个“伤心地”,计划把其印度工厂卖给塔塔电子。据彭博社披露,苹果有计划分散部分供应链至印度以减少对中国大陆的依赖,不过现实很“骨感”,印度的供应链水平令一些前来合作的台企心有余悸。
比如,印度电子产业今年并不景气。2022年印度高调喊出同中国产业链竞争的口号,吸引半导体、手机、消费电子等产业链在印投资设厂。但一年之后,携人口红利的印度却并未展现出预想中的优势。
据台湾《电子时报》报道,印度的智能手机销量持续大幅下降,2023年1月至4月,印度手机制造商的产量同比降幅高达20%,品牌库存水平已达10周。台企还感到,同印度方面开展高科技合作面临诸多挑战。印度虽然有大量“码农”,但缺乏高科技发展的高端人才,难以胜任高技术高素质要求的制造业岗位。
一方面制造业落后于人,一方面印度还豪取强夺,这样的营商环境无疑是“杀鸡取卵”,成为外企们都惧怕的“坟场”。
02 小米、OV角逐印度
继荣耀宣布推出印度市场后,目前入驻印度市场的中国手机厂商主要有小米、OPPO、vivo。然而,三方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
比如印度就对外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果你在印度运营,印度公司的高管必须全部是印度人,并要求中国手机制造商在其印度业务中引入印资股权合作伙伴,印资持股51%。
这还不止,还要求中国手机品牌将相关制造工作委托给印度公司,以提升本地制造能力,并通过当地经销商出口。
这是抢了钱又抢公司,要一窝端了。
根据Counterpoint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vivo、小米、OPPO和realme位列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第二到四名,市场份额占比达54%。印度本土品牌Lava是2023年第一季度增长第三快的品牌,年同比增长29%,但聚焦的是低端手机市场。
“在新的条件下,借助中国手机厂商的助力,势必会推动印度本土制造商的发展,也是推动‘印度制造’的重要举措”,一名长期关注印度、东南亚手机市场的分析师表示。
印度想成为“世界工厂”,在全球抢夺手机上下游产业链的野心,昭然可见。
严苛的政策环境、高额的税款无疑让中国手机厂商觉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甚至前两天还传出消息,小米打算在印度继续扩展生产tws无线耳机。
为什么部分中国手机品牌及手机产业链公司都选择放弃了印度市场,小米、vivo、OPPO这三家公司还在坚持?
从三家公司印度手机出货量与全球手机出货量占比看,眼下都很难承受失去印度市场带来的损失。
(制图源自深网)
据IDC数据显示,2022年,小米、OPPO、vivo全球手机出货量分别为1.531亿台、1.033亿台、0.99亿台,而印度手机市场的贡献率分别为20%、17%、23%。
直接退出印度手机市场不仅意味着要损失20%的市场份额,更关键的是,无论是小米还是OV都无法在短期内再找到新市场来填补退出印度市场带来的空缺。
当下最好的选择是,加速开拓新的海外市场。比如OPPO,目前东南亚市占率高居第一,2020年,OPPO又选择进军拉丁美洲市场,仅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墨西哥市场份额占比就达到了12%,实属不易。
再来说说小米,2018年雷军就表示小米的全球化分为几个阶段:“最先拿印度试点,接着是东南亚,再到俄罗斯和独联体,现在是欧洲。”
在小米的营收构成中,海外市场一直占据着半壁江山。2022年,小米的境外市场收入为1378亿元,占总收入的49.2%。以欧洲市场为例,小米现在排名第三,市占率约为21%,与印度处于同等重要位置。甚至卢伟冰表示,会加大在欧洲高端市场的投入。
(图源:网络)
但从全球手机销量来看,小米在海外的销量占比就高达72.6%,海外市场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对vivo来说,其海外销量占比近一半。而印度市场被视为其海外第一大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俄罗斯虽然作为其布局的重要新兴市场,但体量较小,市场份额只有百分之几。
于这些中国手机厂商而言,舍弃印度市场当下都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尤其对vivo而言。面对当下的“杀猪盘”,它们也只能见招拆招了。
参考来源:
1.智谷趋势:超500家中资企业被捶,印度就是跨国公司的坟场
2.知乎:星话大白的回答
3.深网腾讯新闻:印度明抢中国手机供应链:小米50亿天价罚款、OV交出公司控制权
4.钛媒体APP:蓝海变火海,小米在印度被没收了整年净利润的一半
*文章封面首图及配图,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版权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本平台将立即更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10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