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期出行高峰的到来,全国民宿产业再度迎来了亮眼时刻。从内蒙地区来看,作为暑期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当地的民宿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变化。
日前,由国内首个民宿集群黄河宿集原班人马所打造的草原宿集在内蒙古兴安盟悄然开业。该宿集由兴安盟文旅集团投资,华正文旅以及南岸、大乐之野等国内知名品牌联合运营。在宿集这一业态经历了四年发展之后,草原宿集从形式及内容层面大大改观,较比此前的黄河宿集更加丰富有趣,文化感也更加强烈,有望成为新的爆款目的地。
事实上,近几年来的宿集正处于风头正盛阶段。有业内人士称,宿集的产生实质上是民宿产业多元化发展下的产物,也是更新迭代的结果。作为一个融合了民宿和现代娱乐设施,同时结合了在地文化所打造的旅游目的地,宿集的产生将此前的单一竞争模式转变为了集群竞争模式,相对更有竞争力,同时也更加符合目前逐渐个性化、多元化的市场需求。长远来看,宿集的发展并不会取代单体民宿的存在,作为其中的一种业态,将与现有民宿在不同的圈层领域中形成互补,助力民宿产业实现更多元化的发展。
草原宿集亮相,下一个“爆款”目的地正式启动
每到暑期,天高云淡、气温凉爽的内蒙古大草原,都是亲子家庭的避暑首选,而开阔空旷、沿途美景不断的优势,又让内蒙成为自驾游和露营爱好者的天堂。受此带动下,这个暑期,当地的民宿产业也进入了一年中最火爆的时间。
在此背景下,由兴安盟文旅集团投资,华正文旅以及南岸、大乐之野等国内知名品牌联合运营的草原乌托邦——草原宿集在内蒙古乌兰毛都正式开业。
据了解,该宿集由国内首个民宿集群黄河宿集的原班人马打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占地260亩,自带2000亩草原。
从地理位置来看,草原宿集位于乌兰毛都草原,是全国唯一一个“杭盖草原”。所谓“杭盖草原”,指的是同时拥有着蓝天、白云、草原、河流、山和树林六种地形景观的草原。在草原宿集,游客可以欣赏到望不到尽头的绿色、粉色的夕阳、俊美的山川以及浩瀚的星河。有达人在现场体验后表示,八月的晴空万里中,骏马低头觅草,花海绵延百里,对草原的所有向往都能在这里一一实现。
从宿集的内部构造来看,除绝美的自然风景外,还聚合了大乐之野、南岸、迹外、飞蔦集、西坡、河谷、火山等民宿、营地头部品牌,每家约有15~30间客房。目前除西坡和火山酒店外,其余品牌自6月中旬已先后开业。据了解,自开业至8月中旬左右,上述几家品牌的入住及预订情况一直保持着“一房难求”的状态。
与此同时,为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草原宿集还邀请了小猪民宿对宿集内的活动进行了策划和打造。从现有业态来看,草原宿集在创立之初,依托当地文化优势打造了集民宿、营地、餐饮、美术馆、书店、马场、酒吧等丰富的业态,让游客一边享受美景,一边品味现代化的风味;而在开业之后,小猪民宿根据当地文化策划了牧民家访、全羊宴、篝火晚会、学习蒙古族文字、体验蒙古族刺绣、制作马鬃绳等当地人文特色环节,将草原“酷玩”模式再度升级。
对比黄河宿集来看,草原宿集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除景色的差别以及硬件设施的进步,更多的是文化上的出彩。据华正文旅创始人、南岸品牌创始人陈祖品表示,相比于黄河宿集的IP来看,草原宿集IP的文化不同,范围更广,目标更大,所能承载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不同于黄河宿集的农耕文化,内蒙地区的游牧文化给人的感觉也更为强烈。
河谷酒店&火山温泉酒店市场营销部总监王庆华则表示,一方面,草原宿集深度的结合了在地游牧文化,打造有蒙古餐饮以及相关的活动项目,对在地文化起到了一种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草原宿集的打造引入了国内知名的民宿品牌,对于当地酒店民宿业以及旅游业都是一种带动,对于兴安盟打造新的支柱产业也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民宿产业问题仍存,宿集助力民宿产业更加多元化
事实上,不仅对当地酒店民宿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有所促进,从整个民宿产业来看,宿集的形成发展都更像是一种新的里程和更新迭代。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民宿产业开始发迹,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稳定的业态并进入了高速扩张的状态。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民宿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235.3亿元,同比增长20.7%;受此带动,2019年,一大批民宿涌现,既有连锁品牌,也有各地单体业者,甚至一些短租公寓等也进入市场,同时在当时也引发各类资本涌入民宿产业。哪怕在住宿业受影响严重的2022年,新增注册的民宿相关企业也达到了3.4万余家,远超疫情三年间注销的民宿企业数。
随着越来越多从业者的进入,民宿产业相关问题也就愈加被放大,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 一是目前民宿点多面广,数量庞大,单个民宿投资回报周期长,尤其是对于个体民宿主,在面对系统性风险时往往缺乏抵抗力;
- 二是部分区域民宿产品趋于同质化,陷入低价竞争,业态单一,缺乏区域品牌力和竞争力;
- 三是下沉市场民宿整体线上化水平较低,在线上运营营销推广能力上仍存在差距;
- 四是乡村民宿高素质复合型从业人才短缺问题一直存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留不住年轻人。
在此背景下,宿集这一新的业态应运而生,2019年4月,国内首个宿集——黄河宿集在宁夏中卫开业。所谓的宿集,指的是由多家民宿品牌共同打造的民宿集群,通过资源整合、文化重塑等方式,结合在地文化和人文景观所形成的集群效应,事实上,宿集的产生可以认定是我国民宿产业多元化发展之下的产物。从宿集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以及特性来看,目前也恰好适应了民宿产业的现状以及市场需求的产生。
从民宿痛点来看,小猪民宿公共事务负责人黄伟分析称,将民宿聚集起来,高效融合优质资源,不仅可以增强风险抵抗力及竞争力,这种集群效应也有利于丰富旅游新业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振兴。在今年,小猪民宿与飞猪旅行将共同在全国重点区域扶持3-5个乡村民宿集群示范项目,以乡村民宿为杠杆打造乡村度假目的地,助力目的地农文旅融合、促进共同富裕。同时,还将扶持优质精品民宿开展全域营销,帮助商家建立自己的品牌,持续吸引游客。
以上述提到的黄河宿集为例,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疫情三年间,凭借着品牌聚合的效应,黄河宿集仍保持着均价1800~3000元左右,平均入住率70%以上的成绩。
再来看人才效应方面,据飞蔦集市场负责人天成介绍,随着越来越多游客的到来,草原宿集将有效带动周边经济以及旅游业务,让当地更多的年轻人愿意留下来,从而起到助力乡村振兴的效果,也是对民宿产业人才缺乏的带动。
除此之外,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旅游行业出现强劲复苏,需求的变化也随之而来。今年以来,在游客出行意愿持续升高的同时,游客对于目的地玩法的需求愈加复杂。同时,出行距离受限所带来的红利效应也已经过去,今年的民宿需要更多和长线目的地酒店进行竞争,尤其是对于近郊民宿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也对民宿从业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其转变思路,从内容层面进行更丰富的完善,以吸引游客的到来。“较比此前来看,目前草原宿集所在的乌兰毛都草原的游客从全国各省而来,更注重小众、有特色、个性化的目的地。”王庆华表示。
对此,天成介绍称,目前草原宿集结合在地元素推出特色体验的基础上,未来还将发掘更多民俗文化推出符合游客个性化、多元化的深度体验。
可以说,宿集的产生和发展正在一定程度上让民宿产业提前预判了市场环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的痛点问题。
圈层互补,未来民宿将呈现集群化、产业化发展
那么,未来的民宿产业和宿集将如何发展,单体的民宿又会不会被越来越多的宿集所取代?
对此,草原南岸民宿筹开负责人张岩表示,宿集虽形式上较为丰富,但归根结底为民宿的一种形态。从民宿产业的未来发展来看,可能会出现去公司化、去集团化,但终归还是需要个性化、多元化的东西。若所在地文化及活动足够丰富,则不一定需要宿集的形式来展现,因此会呈现宿集和单体民宿共进发展的多元化市场,两者则各有各的优势。
黄伟表示,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新消费群体拥有个性化、多元化的休闲度假需求,这也是近年来国潮风格民宿、电竞民宿、营地帐篷、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主题民宿兴起的原因。面对Z世代等在民宿住宿市场中不同细分的客群,小而美的单体民宿也会有自己的圈层和市场用户。
因此,从未来民宿产业的发展来看,民宿产业可能会朝着规模化、集群化、产业化发展,但单体民宿也不会消亡。而宿集的产生也使得民宿由“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向规模化、集群化、特色化发展。它与在地文化的结合,实现沉浸式旅行体验;和当地农副产品的结合与互补,帮助农民实现农产品的效益最大化。同时,它还能够帮助农民就业,为农民创收。
此外,在地文化是宿集与宿集之间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条件。例如,游客想体验草原风情,可以选择草原宿集;想体验客家围屋,可以去龙南宿集;想体验千年村落文化,可以选择星宿高田……从民宿产业以及宿集未来的发展来看,与在地文化的融合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从现有的黄河宿集、岭南宿集等多个宿集来看,与在地文化的融合均是其打造的理念之一。
天成表示,目前草原宿集项目还在持续优化中,不仅有整合在地资源优化产品,还要结合在地自然环境及民俗文化,丰富以目的地为导向的全程深度旅行体验。
宿集中的各家民宿从建筑风格、人文形态、民俗民风上会带有在地文化的烙印,也会保持各自的调性。未来,民宿+在地文化、民宿+在地产业等多元的方式会越来越常见。以龙南宿集为例,通过“乡宿+玫瑰花产业”模式,打造集休闲观光、亲子研学、户外活动策划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陈祖品则表示,目前的宿集作为一种业态还有着较大的成长空间,还有待向着更深层次挖掘。不论是宿集还是未来的民宿产业,都需要去挖掘更多能直抵情感,触动人精神层面的东西,但前提是以尊重在地文化为主。
配图源于受访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103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