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附近”何处有,路人遥指小红书

“附近”在消失,小红书在留。

500

文 | 佘宗明

生活是具体的丰盈。可在当下,“忽略具体生活”的症候群很流行。

常见病征是:或是“咀嚼一己小小的悲欢,并视之为大世界”,脚踏一亩三分地,两耳不闻窗外事;或是陷入跟宏大叙事和抽象叙述的共情,绣口一吐就是“诗和远方”,再吐又切到了天下大事。

社会学家项飙曾将这视作个体生活面向的两个极端——要么固步自封,做一个纯粹的原子;要么凌驾于一切之上,做宏观的评论。

在做客《十三邀》跟许知远对谈时,他提出,现代社会的一个趋势,是“附近”的消失。

许知远跟他产生了共鸣: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大部分是一种弱连接,比如消费形态形成的连接(购物群),要么就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强连接(血缘),中间的这一层也就是“附近”的联系没了。

家和远方无限膨胀,处在中间的“附近”却急剧坍缩。这景象,我们熟。

对千里之外的俄乌冲突极度关心,却不关心身边发生了些什么;对热搜上的明星八卦了如指掌,却不了解对门邻居姓甚名谁。这是不少人的真实生活状态。

在排斥或跳脱“附近”中,许多人会将自我流放到“禁闭岛”或陷入政治性Emo,“地命海心”情结总是经不起那些大国博弈、大局宏图的撩拨,对周遭事物的感知却陷入钝化。

到头来,拥抱宏大和抽象的空虚感,让他们轻易地捡起了米兰·昆德拉原本基于“躲避崇高”本意发出的感慨:无意义就是生活的本质。

这显然是种误解:生活的意义,其实就在于活在具体中,悬浮会将人抽离出生活的本真面。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生活不在别处。

 

 

01

前些年,“小确幸”一词蔚为风行。它源自村上春树在随笔集《兰格汉斯岛的午后》中的讲述:将刚买的内裤洗涤、卷摺、整齐地放在抽屉中后,村上春树内心会升腾起一种“微小而真确的幸福与满足”。

“附近”就是小确幸的批发部。现实生活中,最抚凡人心的,往往不是那些凌虚蹈空的符号,而是老人早上在家门口小超市买的那把青菜,是上班族晚上加完班后在小区楼下小面馆里吃的那碗馄饨。

夹杂其间的人际交互来往,凝结而成的就是“附近”。本质上,附近是个市井气与人情味交织的所在,是从“熟人社会”切到“陌生人社会”的过渡场,是差序格局里弥合内外断裂带的纽带。

虽然很多人习惯于将热爱生活跟奔赴诗和远方画等号,但生活的魅力经常就源自于“接地气”。

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半径,都不会超出常住地(或工作地)周围1公里,“附近”本该是人们生活的地面。

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在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用本地生活服务的近场供给一站式满足附近居民的需求,将人们“拉回”附近,就是给人们的确幸做加法。

得看到,人们需要的“附近”,不只是毗邻的最小物质满足单元,还应照应人们起于具身体验的近身感受。换句话说,人们还需要精神意义上的“附近”。

毋庸讳言,外卖、快递、网约车等行业的兴起,“凿通了社会活动与其嵌入到在场情境的特殊性之间的关节点,让被脱域了的制度极大地扩展了时-空伸延的范围(吉登斯语)”,带来了大众生活的高度便利化。

可这难消项飚所说的现代城市生活“功能性过剩、生态性不足”的困境:技术设施的完善的确为人们带来了物质需求上的即刻满足,可精神文化空间的匮乏使得年轻人“表面上在社交媒体上极为活跃,却又觉得内心孤独无援,身边缺乏强有力的支持系统。”

看到这,小红书拍了拍项飚,并用一份“马路生活节.AVI”与他的观点呼应。

500

▲马路生活节是小红书社区在线下的集中化具象化呈现。

项飚曾用“最初500米”阐述“附近”的内涵:它跟从权力或资本集聚中心出发、人处在末端的“最后500米”相对,指的是从每个个体出发的近身空间,这其中,把个体和更大世界联系在一起的第一个500米就是“附近”。

小红书就建造了两三亿人精神上的“最初500米”,用“生活感”的线上线下贯通抵御着“附近”的消失。

小红书上也许有1000万种生活,但这些生活面向有着同一种确定性:克服悬浮、回归具体,活在当下、活得确切。

 

02

说起小红书,很多人对它的认知切口至今仍停留在“滤镜”“种草”“秀晒炫”上。

“偏女性化”的刻板印象,限制了他们对这处强沉浸感“理想社区”丰富性的理解和认知。

带着成见去定义某样事物的B面,也是禁锢自身思维。

在今天,十年修成的小红书,在重新定义“附近”的同时也重新定义了自己——它已经成了将“生活美学”注入生活经验分享的线上生活场域,成了富精神化、小世界化、去中心化的延伸性城市空间。

在小红书上,你能看到95后男生、广州美院毕业生罗盛天记录下的用毛毡做成鲜花修补城市破损街角的画面,看到00后女孩宁诗涵记录的用AI技术给成都老龄化社区老人制作专属FM收音调频的经历,看到三个社畜组成的乐队@北京路演计划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如街头/公园/天台/露营/河边)自在唱歌的视频……

这些场景,展示着“走到附近”的美好的N种打开方式:它可以是“街角修复师”用毛毡补丁表达对城市的关怀,可以是热心大学生用现代技术实现对老人孤老生活的陪伴,还可以是“野生”乐队用自在开唱去拂去都市行人的倦意。

500

▲95后男生罗盛天用毛毡补丁表达着对城市的关怀。

如果你觉得这些有些“刻奇”,那也可以看看小红书里那些不那么“艺术”的生活态度写实——

有的女孩不确定自己“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穿搭是不是好看,就跑来询问小红薯们的看法;

有的新手爸妈不太懂给1岁幼儿吃哪些辅食对他的健康成长更好,就收藏了一堆宝宝辅食攻略;

有的上班族讲述自己被甲方来回折腾的经历,然后得到了一群人的安慰……

小红书上不是没有“诗和远方”,而是将其跟触手可及的生活融合在了一块。

在小红书10周年活动、小红书社区在线下的集中化具象化呈现形式“马路生活节”上,我看到了罗盛天、宁诗涵们的“街头艺术”,也看到了一堆小红书诗歌博主们在上海黄浦区淡水路街头的“诗歌刷街”景象。

在一家咖啡店前的牌子上,博主@小韬CHENTY 写了一首《咖啡味的风》:风/偷喝了咖啡/想逃跑/却被我的鼻子抓住了。

在一户居民的空调外机下,则挂着博主@废话王阿姨写的一首《树的影子》:太阳是个纹身师/墙上、路上、屋檐上/都是它的作品。

将从生活中而来的诗“还”给大街小巷,铺成一路诗意的风景,看得我不由得感慨:小红书“小红书”起来,是真的很小红书。

 

03

有人分享穿搭技巧,有人分享营养知识,有人分享诗歌……小红书上,有很多个“人以群分”的小圈子。

它们栖居在美妆护肤、 时尚穿搭、营养健康、数码家电、家居生活、母婴亲子、诗歌文学等门类的各个垂直细分领域之下。

透过这些小世界,你能看到滕尼斯所说的“共同体”的活力,也能看到涂尔干所说的“有机团结”的温度。

在扁平的社区里,用户们共守相同爱好、共享生活方式、共通社交联系。

但它托起的“共同体”不是靠血缘地缘,而是靠趣缘;实现的“有机团结”不是靠分工细化,而是同好。

有记者曾在采访中这样问过霍金:人世间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霍金认真思考了一阵后回答:“遥远的相似性”。

小红书用户们就是被“遥远的相似性”串在了一起,小红书建构起的也是“遥远的附近”——不少用户也许在天南海北,却会因兴趣而聚合、因同好而交流。

500

▲两位沪上阿姨在淡水路街头的咖啡馆前闲聊,她们身后的玻璃上印着一首诗。

我身边的多个朋友就在用了小红书后,拉以往对小红书不无偏见的我“下水”:小红书跟你以前用过的那些平台社区,真的不太一样。

我问,不一样在哪?

他们中的有些人会总结出个“一二三四五”来,其中好几人都提到:自己还是零粉丝的时候发了张穿搭图片,结果也有人跑来询问衣服品牌型号和沟通穿衣技巧。

这让我不免想起了那句话:世界是个大收音机,总有人跟你在同个波段。

用了小红书后我发现,当下确实很难再找到第二家平台或社区能像小红书这样,将趣缘共同体有机聚到一块。

在那种兴趣相投、高频共鸣带来的“天涯若比邻”感受中,你会跟“附近”产生深层次连接。

正因如此,经历了“质疑小红书用户-理解小红书用户-成为小红书用户”转捩的我,最终也没逃脱“真香定律”。

 

04

同频共振的节奏,凝固成了我们的“附近”。

借问“附近”何处有,路人遥指小红书。

“附近”不拒绝摩擦,但“附近”的美好之处,往往就在于邻里打照面时的一句问候,在于旁人擦肩时的一记微笑。

可很多人都知道,在当今的网络上,戾气浓度很高。

在时下,几乎没什么话题是不能被那些“键盘罩我去战斗”者拿来借题发挥的,如果有……那“如果”就是不成立的。

部分网民将汉语文化最博大精深的那一面,都用在了杠、怼、撕、喷上。

但在小红书,那和谐的社区氛围,会暖到让你以为是来到了那个满屏1024却不便具名的地界。

然而,这就是小红书的真实生态。

这里的“阴阳怪气指数”接近为0,你众里寻“喷”千百度,却会发现来到的是“赛博夸夸群”。

同是发自拍照,你发在某些平台上,可能会被人莫名其妙就扣上一堆帽子。你胖,那些人会说“丑不是你的错,出来吓人就是你的错了”;你瘦,那些人会说“又在这贩卖身材焦虑?”

360°,他们总能找到几个陡峭的角度去找茬。以至于如今很多网民发帖,都得附上“防杠声明”:我说“北京今天天气真好”,不是说“上海广州深圳天气不好”,也不是说“北京其他日子天气不好”……

但发在小红书上,得到的通常只有鼓励:自信的男/女生最美了。

500

▲小红书用户,主打一个「和谐」。

三表老师就用窃格瓦拉描绘的美好世界——“那里的人各个都有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的”,形容小红书的社区氛围。

将小红书跟那些“充满互联网PM2.5的社区”区分开来的,就在于它来得很“真”,将人跟人之间的鸿沟夷平后将他们拉到了“附近”。

事实上,很多网暴者是在网上被“混沌抽象的是非”激发出了陌生人对陌生人的恶意。

真要回到现实中,面对隔壁邻居、身旁路人,他们也会显露出和善的那面——因为他们接触到的是具体的人,而非被“恶人”标签框定的抽象标靶。

更何况,小红书积极向上的社区调性,又会带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积极能量传递效果。

这不是灌鸡汤编织的那种正能量,而是来自“附近”的善意集结。它是真实的。

 

05

在这样的真实中,很多人会在孤独时得到同温层的慰藉,在失落时得到暖心事的治愈,在被抽象的悲伤掏空自身时感受到真实生活的“电流”,在被焦虑裹挟着走时被“生活不在别处”拉回地面。

昆德拉说:生活的终极目标就是生命本身,每日每时都有自己的目的,而不是另一天或另一种经历的手段。

我们完全可以从“附近”中汲取过好每一天每一刻的能量,而不是沦为抽象意绪的人质。

还是那句话:生活是具体的丰盈。

对琐碎化生活里那些美好的呈现,没必要被“岁月静好婊”式的单向化舆论审判话语给击退。分享好物的愉快,也不必被“兜售消费主义”的帽子压坏。

活得具体中,就够了。

这些并不影响我们其他生活面向的呈现。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的一位被小红书改变生活的杭州朋友的故事:

她前两年在杭州某童书公司工作,疫情期间,公司没扛过去,倒闭后连工资都发不出,遑论裁员补偿,只留下一堆没卖出去的童书。

她将数百本童书拿回了家,起初在某电商平台上开了个网店卖书,但没卖出几本,后来经人“点拨”,在小红书上做起了童书绘本博主。

没做多久,她就聚拢了一批以家长为主的自来水粉丝,他们会经常在她讲绘本的内容下面留言:好喜欢这套书,在哪能买?

这些互动,很快将她从被裁员后的失落和迷茫“拯救”了出来。

于是她把绘本讲解当做了新主业,粉丝积累到500多时,她就三天两天收到出版社赠书;粉丝过千后,她更是接到了不少母婴产品类商单。

500

▲朋友的小红书主页截图。

精神上的满足,物质上的回报,就是“附近”带给她的正向价值。

这或许也表明了一点:无数个“生活不在别处”跟“生活不在别处”的碰撞交汇,会让人们感受到更多的爱与善,继而形成相互支持的社会系统。

这无形中也注解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句话——“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1032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0 10:59
下一篇 2023-08-10 14:43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