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取经,一边加速,BBA们亮出了新能源“剑锋”

BBA们正在加速转型,新车够不够惊艳?

一边取经,一边加速,BBA们亮出了新能源“剑锋”

文/方亦

编辑/周雄飞

今年,是汽车行业的关键转折年。

年初的上海车展,众多海外车企组团参观中国车企产品的画面,很多人还记忆犹新,随之也被业内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了真正的“换道超车”。中国车企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启狂飙模式。

来到下半年,IAA MOBILITY 2023(以下简称“慕尼黑车展”)于近日正式开幕,以BBA为代表的欧洲车企们也开始向全球新能源市场集体“亮剑”。

一边取经,一边加速,BBA们亮出了新能源“剑锋”

图源IAA MOBILITY 2023官网

车展上,奔驰CLA概念车首发,宝马集团全球首发了BMW新世代概念车,奥迪则联合保时捷带来了共同研发的新款纯电产品——Q6 E-Tron。作为在新能源领域布局较早的传统品牌,大众汽车集团发布了ID. GTI Concept概念车。

从产品角度看,BBA们这次推出的新产品,在参考“蔚小理”等中国新能源车企的产品研发思路之外,也更注重年轻人的需求。

这场集结新车、概念车、技术、核心供应链等最核心要素的车展,毫无悬念地引起了新能源汽车圈的新一轮飓风。

BBA正在做出新的行动,一边向中国新能源车企们“取经”,另一边也在加速卷向新能源领域。

毕竟,BBA们此前在新能源领域已肉眼可见的落后。一方面,此前BBA们虽然推出了EQS、iX3和e-tron等新能源产品,但之后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表现并不乐观,甚至月度销量只是“蔚小理”们同期销量的零头。

另一方面,由于蔚来、小鹏和理想等玩家继续推出新产品,在高端汽车市场上进一步压缩了BBA们产品的份额和优势。

不甘落后于时代的BBA们,正在打响一场反攻战,这也给高度内卷的新能源汽车战场,再添了一把火。

1、慕尼黑车展,BBA们“组团”发新车

和2021年一样,今年的慕尼黑车展,注定是德国汽车巨头们的秀场,各品牌无一例外地展示了各自在电动化、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的最新成果。

正如《欧洲汽车新闻》对此的评论:“这一欧洲最重要的车展,最能让人们深入了解欧洲老牌汽车制造商们,会如何成功抑制比亚迪、特斯拉等外来竞争对手日益增长的威胁。”

为了抵御这些威胁,BBA们展示了各自在新能源领域的新进展。

慕尼黑车展前夕,宝马集团新世代概念车BMW Vision Neue Klasse实现全球首发。据其官方表示,这款概念车定位为新世代电动车型,代表着宝马的未来,预计会在2025年量产。该车型的亮点,还在于引入了第六代BMW eDrive电驱技术和全新的NCAR(New Cluster Architecture)架构。

此外,宝马集团还宣布,会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基于NCAR平台的量产车型将在匈牙利的新工厂进行量产,并在两年内推出至少6款不同的新世代车型。宝马旗下MINI品牌,也带来了全新纯电动MINI Cooper和Countryman 车型,来证明其转型新能源的决心。

一边取经,一边加速,BBA们亮出了新能源“剑锋”

宝马新世代概念车BMW Vision Neue Klasse,图源宝马中国官微

宝马和奔驰这对高端车界的“双雄”一向你追我赶,在宝马发布新车型的同时,梅赛德斯-奔驰旗下的全新新能源车型——CLA级概念车同样也首发亮相了。

新车搭载了多项梅赛德斯-奔驰最前沿的技术,基于全新的MMA平台打造,采用全新设计语言和全新MB.OS操作系统,并配备800V超充系统,WLTP工况续航里程超过750公里。据悉,新车将于2024年量产。

一边取经,一边加速,BBA们亮出了新能源“剑锋”

奔驰CLA级概念车,图源IAA MOBILITY 2023官网

同样有计划在2024-2025年上市全新新能源产品的传统车企,还有大众集团。

本次慕尼黑车展上,大众首次揭晓了旗下奥迪的 Q6 e-tron 原型车,以及全面革新的座舱和内饰设计,该车基于奥迪与保时捷联合开发的PPE平台打造,定位为纯电动中型SUV,预计量产版将在2024年发布,但上市要再等一年。

当然,大众品牌也没有缺席。旗下ID. GTI概念车实现了首次亮相的同时,也将标志性的GTI系列带入到未来电动出行世界,此外也首次全方位呈现了全新的品牌理念,量产版计划2027年上市。

一边取经,一边加速,BBA们亮出了新能源“剑锋”

大众ID. GTI Concept概念车,图源大众汽车官微

除了ID. GTI概念车、ID.4、ID.5等电动车型外,大众集团也没有完全放弃燃油车,在车展上也带来了第九代帕萨特、全新一代途观等高能效的燃油车型。不过,随着大众集团电动化转型推进,这可能是最后一代燃油版的帕萨特和途观了。

单从产品本身来看,BBA们无论是外观设计上,还是具体智能化功能上,都更加贴合年轻人的喜好。

比如在新车造型上,奔驰CLA级概念车、大众的ID. GTI的前脸都采用了贯穿式灯带,让整体外观会更加有记忆感;宝马的BMW Vision Neue Klasse甚至让造型具备更多的科幻元素,并且也使用了无门把手车门设计等等。

这些设计元素,单看比较有新意,但如果与中国新能源车企的产品对比,都能发现这些元素基本上都能在主流的在售车型上找到。这就意味着,BBA们打造新能源产品时,正在向“蔚小理”们学习和借鉴。

这样的现象同样发生在在三电层面。比如奔驰,宝马和大众,在宣传自家新产品时,不仅都会重点介绍续航能力,同时也会强调是基于全新的平台架构打造和支持800V超充。

会有这样的产品介绍,或许也是看到“蔚小理”们,目前正在平台架构和补能网络上开卷,BBA们也不想落后,自然会选择跟进。

事实上,此次慕尼黑车展,只是BBA们向中国新能源车企“取经”的一个缩影。

2、BBA们“取经”,加速转型

BBA们在新能源领域的探索,其实并不晚。

早在2007年,宝马就发布了一个名叫“Project i”的计划,并称这一计划主要聚焦于新能源汽车业务,就此宝马也成了当时为数不多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的燃油车企业。

两年后,奔驰用5000万美元购买了特斯拉约9%的股票,双方达成合作;奥迪也在2009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推出了旗下首款纯电动轿跑e-tron。

一边取经,一边加速,BBA们亮出了新能源“剑锋”

奔驰EQE SUV,图源奔驰官微

率先起步的宝马,在2013年上市了首款纯电动产品i3,随后奔驰和奥迪也推出了各自的首款纯电产品EQC和E-tron。2020年之后,宝马上市了i3和iX3、奔驰也推出了更多的EQ系列,奥迪也基于e-tron,推出了Q4、Q5和GT系列车型。

但结果证明,BBA的这些布局,并没有很好地赢得消费者青睐。

据公开数据显示,宝马旗下的iX3今年上半年的累计销量为21137辆,i3则为21077辆。相比之下,“蔚小理”今年上半年的销量分别为5.46万辆、4.15万辆和13.91万辆,差距明显。

这样的差距,同样体现在奔驰和奥迪身上。

奔驰旗下EQ系列中销量最高的EQE轿车,今年年上半年的累计销量为3355辆,EQC甚至仅为256辆。由于该系列销量的持续低迷,此前曾有消息称奔驰或将于2024年彻底放弃EQ平台。

奥迪作为BBA阵营中电动化转型最早的品牌,旗下Q4 e-torn车型在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也只有8982辆。

这也使得曾经在燃油车市场领跑几十年的BBA,面临一场新的考验。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自己的技术优势、品牌沉淀、豪华定位,几乎归零,不再能够打动消费者买单。 

这样的消费者认知,其实和此前BBA的做法有关,不管是宝马i3还是奔驰e-tron,几乎都是油改电车型,中国消费者极少数会放弃便宜且性能更好的比亚迪、蔚来、小鹏,转而去买价格高的油改电车型。

面对这样的现状,BBA们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事实上,最近几年来,他们均无一例外地走上了向中国新能源车企“取经”的道路。

早在2020年,宝马就与国网电动汽车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的战略合作包括充电技术研究与创新、充电服务产品合作与推广、推动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力三大方面。

而后,宝马还先后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及远景动力开启了合作项目,其目标很明确,要从新能源汽车的动能出发,占据技术高地,从而对其电动汽车战略形成有力支撑。

与宝马的扎根基础设施不同,大众向中国车企“学习”的做法更直接一些。

今年7月底,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官网发布公告称,大众汽车集团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以每ADS(美国存托股份)15美元的价格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合作初期,基于大众的MEB(模块化电气化工具)平台,双方计划面向中国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品牌电动车型,计划2026年上市。

隔天,小鹏汽车官方网站也官宣了这一合作消息,并进一步透露:小鹏汽车和大众汽车集团将基于各自核心竞争力和小鹏汽车的G9车型平台、智能座舱以及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共同开发两款B级电动汽车车型,以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销售。

一边取经,一边加速,BBA们亮出了新能源“剑锋”

图源小鹏汽车官网

与此同时,大众中国还宣布,奥迪与上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深化现有合作。而作为规划的第一步,奥迪将推出全新的电动车型,进入此前在中国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

可以看到,大众与小鹏、奥迪与上汽的这两项合作,共同之处是聚焦于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而在这些领域,大众此前的动作已经很频繁。

比如2021年入股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并成为第一大股东;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公司与地平线成立合资企业,开发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2023年,CARIAD又与中科创达在中国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同样专注于智能互联等领域。

在大众汽车集团看来,与小鹏汽车的合作“集整车和零部件研发于一体”“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时间可缩短约30%”,并称,这对于大众集团在华发展未来意义深远。

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车企已经成为昔日霸主德系车企们的“导师”。无论从今年上海车展上的组团逛展,到与中国车企学习合作,皆是如此。

而BBA们的目的也很明确,通过这些行动,以期提升自身的产品力的同时,还能增加在中国市场以及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话语权。

3、BBA们,能打赢反攻战吗?

几年前,因为环保和汽车产业变革等问题,拥有70年历史的法兰克福国际车展宣告终结。在当时看来,这不仅是一个车展的终结,更是燃油车与纯电车终将陆续“交接”的信号。

在燃油车时代,德系车一直是中国车企学习的榜样,当年中国的车企也曾采取了向德系、美系、日韩系车学习的方式。但如今,风水轮流转,到了新能源车唱主角的时代,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实现“换道超车”后,也迎来了BBA们的“反攻”。

正如上文所述,今年的慕尼黑车展,就是最好的例子。可以看到包括BBA在内的德系汽车品牌开始出手,多款概念车的首发亮相展示了他们在电动化领域的“剑锋”。

电动车大势已至,关键看BBA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抓住趋势,以便延续过去在燃油车时代的荣光。这样的期待必然要求这些传统车企,绝不能再重走过去不温不火的老路,后续推出的车型必须要是“王炸”产品。

一边取经,一边加速,BBA们亮出了新能源“剑锋”

但目前来看, BBA们的新品或概念车还不够令人惊喜。

如上文所述,奔驰、奥迪和宝马在本次慕尼黑车展上推出的新产品,很多元素已经在国产新能源汽车上已经能看到。如灯带等外观设计、快充以及智能驾驶层面。从当前来看,BBA的产品并没有带来突破性的创新,在同质化内卷的战场上,没有突出的优势。

此次车展上,外界对BBA们在新能源汽车层面的大动作颇为关注。但客观来讲,BBA三大品牌的电动化之路实际上更像是“航母掉头”,难度不小。即使各家都公布了量产时间,但也可以看到,这些新车型更像是试探性产品。

加之这些车型离真正的量产还有至少1-2年时间,在这个“空窗期”内,来自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威胁同样存在:BBA一面需要加紧研发以追赶,还要在中国新能源车企遥遥领先的背景下防止本就格外惨淡的销量不再被挤压。其难度可想而知。

并且,中国新能源车企在世界的影响力还在持续扩大。比如,在本届慕尼黑车展上,众多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甚至超过了具有主场优势的BBA。公开资料显示,本届慕尼黑车展,中国汽车参展企业达50家,是上一届(2021年)的两倍。

一边取经,一边加速,BBA们亮出了新能源“剑锋”

图源IAA MOBILITY 2023官网

参展车企中,既有如比亚迪、赛力斯、小鹏汽车和零跑汽车等中国整车企业,也有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地平线在内的中国上下游供应商。据连线出行了解,从这次整个观展热度来看,比亚迪、小鹏等中国车企的热度并不输于BBA。

这样的现象还发生在欧洲的消费市场中。

据汽车咨询公司Inovev的数据显示,2023年在欧洲销售的新电动汽车中,有8%由中国品牌制造,比去年增长了2个百分点。安联保险的研究表明,到2025年,至少有11款全新的中国电动车将在欧洲推出。

更惊人的数据还在持续爆出,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53.4万辆,同比增长达1.6倍。此外,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如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出口均保持快速增长。

很明显,随着技术与产品的持续变革与创新,已经布局十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引领着整个行业步入下半场。未来的市场竞争绝非单纯拼品牌或是技术,而是包括品牌、技术、供应链、基础设施等综合实力的大比拼时代。

从这个角度看,BBA需要补的课,还有很多。因为消费者在等待的依然是“动真格”的硬核车型。这也意味着,BBA们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小,速度和创新依然是它们接下来要关注的重点。

(本文头图素材分别来源于IAA MOBILITY 2023官网、宝马官网、奥迪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1051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8
下一篇 2023-09-08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特别提示:登陆使用搜索/分类/最新内容推送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