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后的知识管理体系,是对读者最好的记忆增长

最近整理了一下我的书柜,发现藏了那么多本书,有的看完了,有的没有。翻开手机上的阅读app,排行榜上不少书都看过,而我在看完之后竟只能大致得讲出书中的某个观点。

突然间有点茫然了,花费时间在看书上,合上书,就只能零星得记得几个观点,那么花在看书上的时间有被有效利用吗?或者说如何才能将看过的这些书利用起来?

有人会说你们这些看书多的,看得再多不也和我们这些不读书的人没什么两样吗?或许会有人反驳了:我看过的书都变成了我思想的一部分。

我不支持读书无用论,也反对读书的鸡汤,在我看来,你花在读书上的时间,要对你产生价值,如果只是记得观点的话,还不如听书,毕竟还不用费脑子。

要将看过的书利用起来,这又涉及到如何做知识管理,尝试过做思维导图,做读书摘录,保存在印象笔记里。

这好像又陷入了一个误区,好像书读完,把书的整体框架梳理出来,句子摘录一下,就读完了一本书,读完只是在笔记app里面又存了一段信息,而没有成为知识。

而现在信息时代,想要获取信息简直太容易了,想要某本书的思维导图或者笔记,上网都能搜索到,那不得不说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就浪费了,你读一本书和别人读一本书,最大的区别应该是,针对作者提出的观点,不同人读完的思考,这才是最宝贵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确保自己需要的知识能够被快速找到?怎样把学到的内容转化为知识?如何保管这些知识,把它构建成体系?怎样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1.做读书笔记

首先你得做笔记,如何让做出的笔记是知识,而非信息呢?看过罗辑思维前策划人李源老师的方法,感觉可以参考一下。

一份读书笔记应该包括作者的核心论点、作者的分论点、以及读完后的想法和感受。这里的论点,不能是拿来主义,直接摘抄下书中的一句话就算完事了,要进行提炼转述,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将这一论点应用在社交场合。

看过很多人的文章都会提到某书中某人提出了怎样的观点,而自己写作却不能这样写出来,一方面是积累太少,另一方面,是没有刻意去练习提炼总结书中观点。在提炼论点的时候,可以按章节来进行,看一下这章说了什么?引用了什么例证?观点概念和逻辑是不是合理?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除了记录论点外,还应该记录的是这本书,给你带来怎样的启发和感悟,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读完的思考是不同的,这也是区分你和其他人读这本书的不同点。

为什么不同呢?因为每个人大脑存储的知识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经历和思考,都会形成不同的思想,而书里的内容会和我们大脑里已有知识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认知。

好的启发和感悟,是尽可能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具象化成一种规律或概念。就像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在《原则》这本书中,将自己的投资和工作经历总结为一句句简短的原则,能被人记住并对自己有指导作用的,都是一些规律。

2.如何管理书籍

又学到一个新方法,就是用知识树进行管理,知识树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树状结构,在各个分支下面,列出这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提供的论点和观点,节点是人,而不是知识。

这就有点违背我们的常识了,一般的知识管理不是说按类别划分,按书名划分吗?为什么要按人名来分呢?根据28定律,其实只有20%头部的人有价值,看书应该在精而不是多,看的书多了,就会看到,有些作者在书中旁征博引别人的观点,而求知是要溯源的,寻找知识的源头。

对于藏书很多的人,如何管理书也是一个难题,毕竟看完了总觉得会再用到,搬家了又带不走,最好的办法就是拍下来,变成笔记进行存档。书的收纳也是一个问题,我之前是按照类目来排列的,虽然不是说不妥,但现在有了更好的方法。

将曾经读过最重要的书,按心目中的次序重新排列,哪本书给你的启发最大,就放在前面。选出最近要读的最重要的书,每个类别选3个人的书,注意是3个人,而不是3本书。很长时间都不会需要的书,卖掉或送人,相信我,现在不需要,之后也不会需要的,闲置的书就是买书的时候脑子里进的水。

除了书之外,我还有音频视频节目、专栏、文章,这些想管理起来也是一个大工程啊,其实也可以采用同一套方法,注意核心在于作者,在于人,而不在于书。

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新建一个文件夹,或者在笔记软件里面新建,以作者为单位,建立二级文件夹,如果是书,就下载封面放在文件夹里,如果是音频和视频,就把链接地址放在上面。如果作者是当代的人,个人网站、微博、博客、在行、专栏链接、微信号这些都可以放进去,作者的照片作为封面。

这个体系里面看过的书和视频才放进去,做完笔记,书就可以处理掉了。

3.多种管理法并行

很认可王阳明心学里提出的“知行合一”,很多时候,我们知道却做不到,比起知识面的广博,我更认可将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

现在这个时代,知识或者说信息的获取从未这么容易,学的很多,但却像“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学了那么多是为了加以运用。

1)二进制管理法

前面说了用知识树进行管理,这样,我们的知识存量就相当庞大了,而知识管理的目标是不能遗漏和可以随时取用。而且要管理好存量,激发增量,光是靠知识树也是不够的。

这里介绍一种二进制的方法,二进制很多人都听过,怎么将其运用在知识管理上呢?以我自己举例吧,我是一个理科生,然而却十分喜欢文学,现在做的新媒体相关的工作,会用到一些理性思考的逻辑,也会进行文案的写作。那我的二进制的两个基石就是“文”、“理”,然后再以二进制进行细分。

以怎样的逻辑进行编排,要按照之前做的以作者为中心的文件夹。

2)六进制管理法

如果按照二进制的方法不断细分,这样,分出来的知识框架是十分庞大的,就比如我,是个兴趣爱好很广泛的人,关注的方向从国家大事到阳春白雪。

这时就要采用六进制的方法来节省时间与精力,之前看到马伯庸先生子啊微博里面晒,自己的手机软件按照六部的方法进行整理,哪六部呢?就是中国古代的隶户礼兵刑工,六部制度从隋朝一直沿用到了慈禧太后的时候,现在也可以沿用到个人的知识管理上。

具体怎么做呢?先把当下要处理的事情归为六类,围绕分类,选择知识ID放进去,随时变化,做到事情不重不漏,读过的书随时用在实际工作中。

3)对称管理法

在做时间管理的时候,有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事优先”,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的情况就是,突然被某件事情打断就去做那件事了,回过头再去工作的时候,就难以进入工作状态。

工作上要讲究专注,在做知识管理的时候,也要讲究专注。这个对称管理法可以帮助我们做决策,训练专注能力。

具体的方法是,六类三个为一组,每组选出最重要的一个,两个中排出次序优先级,选择出来的知识ID,形成下阶段做事情的目标,下阶段把完成那个目标作为时间点最主要的任务。

比如,我最近的工作可能会做定位和用户增长,这两方面,这方面的牛人写的书,一本是《定位》,一本是《增长黑客》,还有一些相关新媒体课程里面讲定位和增长的。那么这些就是我最近要看的,以及运用到工作中的知识。

4)地图关联管理法

我们所熟知的高手,无一不是跨界领域的高手,他们擅长将不同的领域结合起来,比如查理·芒格的多学科理论,将投资与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结合起来。还有刘慈欣的《三体》将文学与天文学、物理学结合起来。

除了这些大师们,日常生活中,善于将多个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运用的人,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比如之前去混沌大学的年终大课,邀请的嘉宾有猎豹的CEO傅盛、搜狗CEO王小川,讲得都是将生物学思维与商业相结合,李善友那次讲的是人脑科学。无一例外,他们都是善用多学科思维的高手。

地图关联管理法的目的就是,完成知识之间的跨界整合。

具体的方法:

  • 1.找一张感兴趣的地图,我找了张欧洲的地图
  • 2.地图中央,放二进制方法里提取出的最核心的两个区域
  • 3.按照拓扑延伸逻辑,向区块进行延伸,进行逻辑上的填充
  • 4.两个领域的交界地带,尝试有没有跨界的可能
  • 5.地图上两个完全不相邻的点,尝试连接起来有没有组合的可能

4.总结

以往的知识管理,都是教我们怎么给笔记进行分类,而没有一个具体的运用方法。

而这个笔记的体系是以学为用,当然不可能从一开始就做得很完善,不要一开始就制定宏大的的计划,可以自己发明比较好的笔记管理方法,不断进行填充。

文:少羡@少羡(shaoxianless)

增长黑客CGO相关荐读:

肖恩·埃利斯:“伪增长黑客们”在中国企业很抢手
如果严肃对待原创文章这件事,我们可能都侵权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学者苏杰的选书,读书,用书

更多精彩,关注:增长黑客(GrowthHK.cn)

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术和数据来达成各种营销目标的新型团队角色。从单线思维者时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产品发展的因素,实现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带来的有效增长…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111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18-06-07 00:10
下一篇 2018-06-07 10:2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