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团队的合理配置+百度产品面试开放题,你会吗?

今天我们团队再次一起学习“增长黑客”,来回顾下:

一、增长团队的分工

  • 1. 无固定配置,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 2. 增长载体不同,团队配置呈现差异

团队配置

  • ·APP增长:数据人才、研发工程师,熟悉ASO(应用商店优化)成员;
  • ·WEB为:主攻SEO
  • ·微信渠道:微信策略玩法

二、数据质量VS数据维度

1. 创业公司如何从0开始做增长?

1)考虑第三方公司(户行为分析工具),简化数据分析工作量

  • 美国:Google Analytics、Mixpanel
  • 中国:GrowingIO

2)不要试图准备的特别充分才开始(避免追踪所有点)
3)任何简单的产品,三个点即可描绘用户基本路径

2、B端产品和C端产品用户增长策略有何区别?

1. B端/C端的区别

  • C端:取决于长板;整体处于平均水准之上,只要做出一个极致的亮点,就有可能带来指数级增长
  • B端:取决于短板;大客户、决策者具有一票否决权

以SaaS产品为例,使用者、受益者、决策者是三个不同的角色个体:

  • 使用者是底层员工,用户体验无需过多打磨;
  • 受益者是中层员工,向上和向下均有一定影响力,是产品的直接受益者;
  • 决策者主要是老板,负责拍板和拨预算

三、 2B市场增长理论

要么赢,要么学到东西(You win or you learn)

1)拉新手段:大体量优先、可追踪优先、可免费优先

2)用户分层管理:优先筛选出潜在客户

3)内容营销:

  • ·对用户阅读的内容进行划分,投放到合适的内容渠道
  • ·通过Google等工具,对用户进行追踪、分析用户画像

四、从零开始做增长,如何尽快找到增长点?

1. AARRR角度

  • 1)优先做留存的部分,保证打磨过后用户进来不会流失,再去做激活;
  • 2)激活部分机会众多,特别是新用户引导;
  • 3)接下来做推荐,发动最初种子用户帮忙拉新性价比最高;
  • 4)盈利模式;
  • 5)大规模拉新

2.优先级的选择

1)宏观战略(决策层)

战略的决策主要取决去决策层,即首席增长官

2)微观战术(产品层)

  • 确保找到P/MF
  • 以正合:把该做的常规策略都尝试一遍
  • 以奇胜:工程手段+数据分析+创意输出——>增量的价值洼地&存量的精细化运营策略
  • 产品形态稳定后,再找增长点

增长团队的合理配置+百度产品面试开放题,你会吗?

张同学:之前也有讨论过,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弱,想着为什么不加一个分类?这篇刚好是精选的讨论,讨论区往往也能出真理 。

问题:不看文章你觉得公众号号需要分类吗?需要简单说怎么分类,不需要的话说一下理由。

陈同学:我觉得不需要,首先从用户角度来看,一个用户关注的公众号数量我相信是很多的,对公众号进行分类一来工作量大,二来每个用户熟悉的公众号数量可能不超过两位数,分类是个太复杂的工作,增加了用户的负担;二是本身公众号作为自媒体,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很难用单个分类去进行区分.

综上,我觉得可以由微信对文章进行分类,系统减轻用户的负担,而不是给用户增加负担,另外从公众号的发展趋势来看,分类操作基本上是不太现实的了

陈畅声同学:我觉得需要,因为就我个人而言很多公众号打开率都低,主要原因如下:

  • 1.公众号有点像自助餐,刚开始看到很多号自己觉得不关注就亏了,越关注越多,后面发现自己兴趣也没那么浓,很多都不想吃了。
  • 2.推送时间和我自己时间不太对口。通常刚推的时候是阅读机会最大的时候,可我当时忙,过后就懒得看了。就像微信别人找你你看了一眼忙着没回,过后或者懒或者忘了回。
  • 3.高估了自己的学习心态。

徐永:微信公众号就相当于互联网早期的RSS 订阅,每个用户获取到的内容都是经过主动(搜索)或者被动(朋友推荐,朋友圈看到等等)获取而关注的,而无论那种获取方式都是用户经过一定操作成本而关注的。而只要关注后,公众号平台就相当于聚合源,每个公众号就相当于博客。只要博客有推送,用户就可以在平台获取聚合内容。

那么有没有必要进行分类呢?人的专注度是有限的,感兴趣的聚合源也就是有限的,所以每天订阅更新的聚合源也就是有限的,且阅读精力也就是有限的。所以是没有必要对你感兴趣的聚合源进行分类。如果你真的感觉要分类了,那就代表已经信息冗余了,这已经违背了微信公众号的初衷(优秀的RSS ,高效阅读)。

Jim:

1、我觉得对大部人而言,公众号不需要分类。想看就看,不想看就晾着,分类的意义何在?但对特定的人比如我,希望分类。运营的一类,科技媒体生态圈一类,影评一类等等。但多元化的信息内容难以有划分标准,那可不可以让用户自己拥有划分分类的权力呢。

2、我比较认同“没错是我”的观点。优胜劣汰,这个自然规则可以把差的公众号淘汰掉。如果分类后,用户在微信里搜索关键词,会不会这个定好标签的类别公众号就全冒出来了,是不是提的关键词次数多就排名第一?以后公号会不会都去做关键词做规则优化,像百度搜索一样,而弱化了内容建设?

陈同学:今天想做一个开放性的分享,分享的问题是百度17年的产品面试题。

总监面环节的问题:节假日迪士尼、欢乐谷等大型游乐园人满为患,在各个项目无法避免排队现象发生的前提下,如何提升排队的用户体验?

阿娇:

  • 1.可以给与用户路线指引,根据游戏的速度,良好的分配人流。
  • 2.高峰低峰时间的错峰的方式。
  • 3.在等待期间的游戏化也是非常不错的,降低等待的过程。
  • 4.还有就是重度游戏的旁边有一些引流的方式,例如大乐队什么的,让用户逆向方式开始游玩。人少还快速。

其实游乐园在设施和入口上的设计有他们思路的。解决方案应该更加具体可实施。我个人理解上:方案越具体就对场景的思考深度越细,同理心越强。

corey: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针对排队用户进行划分:

  • 1.就是想玩这个,一直排队不走
  • 2.都已经排了一半了,再等等吧
  • 3.先排着吧,休息会
  • 4.直接放弃.

我认为,主要的设计应该针对3/4层的用户,看看针对他们做个调研,看看他们有什么吐槽或者其他想法。

了解想法后,可以尝试:比如在入场时候,可以加价发一个智能游玩器. 类似进故宫的时候讲解器. 这个东西会告诉你 距离最近的不用等待的项目是啥. 同时 游乐园中还可以时不时放出一些突然的冷饮优惠结合冷门项目. 比如:逛一圈xx馆,可以1元购冰淇淋. 或者馆内有彩蛋宝藏.

另外针对3/4层用户,可以在冷门和热门项目之间添加一些漂亮的风景,供他们拍照,或者在街头有表演,这都有可能让他们放弃排队,从而达到热门项目舒缓的问题。

吴同学:

首先想到的是在大门口有一个大的显示屏,显示目前每个项目有多少人在排队,游客心里也有个底。然后用户绑定小程序,可以随时查看进度。其他的就像文中说的往冷门项目引流吧,其他的感觉都不好操作。玩每个项目都设置一个取票口,取完票就进入排队区,然后凭票去玩。

大家都在排队了,应该不会介意取票的时间吧?因为每个项目一次能承载的人数是固定的,那就按照一群人一个号,比如一次大摆锤可以坐30人,那就每30人取个号,排队的人分成几组就行了。开始玩的时候告诉管理员自己这组的组号,管理员把这个号从系统里更改状态,大家就能知道有多少组在排队,多少组已经玩了之类的。

文:高三零班(gaosanlingban)

首席增长官CGO荐读:

更多精彩,关注:增长黑客(GrowthHK.cn)

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术和数据来达成各种营销目标的新型团队角色。从单线思维者时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产品发展的因素,实现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带来的有效增长…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128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18-07-24 11:45
下一篇 2018-07-24 23:16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特别提示:登陆使用搜索/分类/最新内容推送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