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思维模型(Mental Model)?
你可能会在不少文章、培训课里面,看到这个名字。它们往往会用复杂的词汇和概念,通常还会扯上一些名人,把它包装得高深莫测。
但实际上,思维模型究竟是什么呢?
用大白话来说,它其实就是每个人认知世界、思考问题的基本模式和习惯。
举个例子:你一定知道「批判性思维」—— 接收信息时,不盲信,而是先停下,后退一步,去审视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尽可能甄别出它的价值。
这就是一种思考的习惯,也就是一种最简单的「思维模型」。
其实,思维模型,就是把「认知层」里面,一些普适的技巧和思维方式抽离出来,找到背后的规律和原则,打包起来,方便遇到不同的场景时调用。
这就是「模型」的含义 —— 从一系列元素里面,找出背后的共性,把它们总结、归纳起来,浓缩成一个简单的、可复用和迁移的结构。
所以,为什么思维模型能够帮你洞悉事物本质?就是因为,有效的思维模型,都是对这个世界运行规律的一些总结。它本身就蕴含着关于「本质」的信息。
它未必能帮助你解决问题,但透过思维模型,你能够更好地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也许,能够帮你打破一些,以往一直存在着的盲区和障碍。
这就是这个系列的目的 —— 我会用几篇文章,深入聊一聊「思维模型」,并分享几个简单、有效的模型,希望能给你一些多角度的启发。
但还是那句话:它们是「认知层」的高度浓缩,要迁移到「应用层」,需要自己不断地练习和联想。并不是读完这几篇文章,你就自动学会它们了。
如果你参加过训练营,不妨用训练营的知识来阅读和吸收,也许会有更多的收获。: )
[title]1. 二阶思维[/title]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在一条街道上,有一家生意非常好的猫咪餐厅。出品很赞,但是价格很高。后来,有另一家餐厅 —— 假设叫做萌犬餐厅,也想来分一杯羹。他们能做出跟猫咪餐厅相同质量的出品,但价格低了许多。
那么,会怎么样?
最容易想到的结果是:通过更低的价格,萌犬餐厅能把原本去猫咪餐厅消费的顾客吸引过来,使自己的生意蒸蒸日上。
但现实生活有这么简单吗?
例如:萌犬餐厅用低价策略,会不会导致猫咪餐厅的反击,也采取降价应对?这样一来,会不会进入价格战,双方不断降价,原本的利润空间都被挤压?
萌犬餐厅拉来一大批客人,能否消化和承载?如果客人需要排队,甚至由于客流量太多、服务跟不上,导致客人的体验非常差,会不会反而影响了口碑?
萌犬餐厅用低价策略,除了原本猫咪餐厅的顾客,还会吸引到哪些人?显然,是觉得猫咪餐厅价格太高、舍不得消费的人。那么,会不会拉低了萌犬餐厅的「档次」,让那些想请客的人心生顾虑?
诸如此类。
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时,我们总是倾向于去思考「当下的」「短期的」结果。但绝大多数时候,短期的结果未必能持久,它可能会产生各种可能性,导向各种不同的新结果。
而这些新结果,更未必都是「好」的,它们往往会带来全新的问题和额外的麻烦。
所以,什么是二阶思维?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遇事多想一步,去思考:
如果我这样做,会得到什么结果?(一阶)
如果我得到了这个结果,随着时间推移,它会产生哪些新的可能性和结果?(二阶)
当然,你还可以继续下去,思考每一种可能性往下延伸的三阶、四阶……但那些就过于复杂了,不是人脑能够计算的。
其实,大多数人日常的习惯,仅限于「一阶」,连二阶都达不到。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大脑非常排斥这种思维,因为它涉及「可能性」—— 任何涉及可能性的事物,都是不确定的、不可控的,需要大量的认知资源和计算量。
所以,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些人考虑问题总是很全面,能够未雨绸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习惯了「二阶」的思维方式,总能够快人一步,考虑到更复杂、更长远的可能性,并据此作出判断和决策。
学会二阶思维,需要拥抱「概率」。你会发现,结果往往不是确定的,它有多条可能的分支。而每一条分支,都有自己的可能性 —— 正是这一点,使无数人望而却步。
但这也正是平庸跟「聪明」的差别所在。
「可能性」永远不是敌人,不要排斥它,相反,它是我们的朋友。习惯去思考各种可能性,可以帮助锻炼你全面思考问题、提前做好规划的能力。
你会更清晰地看到:我该做些什么,如何做,才能更好地达成我的目标,起到最好的效果。
这也是不断拓展思维宽度,提高脑容量的练习方式。
[title]2. 整体思维[/title]
如果你读过我关于学习的文章,一定会知道:我非常推崇「整体思维」的思考方式,它是我在学习方法论上面的基本原则。
那么,什么是整体思维呢?它基于两条假设:
- 1)一切事物在底层上都是互相联系的;
- 2)整体能提供比个体本身更多的信息。
第一条很好理解,第二条是什么意思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要买一件沙发,除了考虑它的材质、舒适度、耐用性、价格之外,还要考虑什么?它跟家里的风格是否搭配,对吧。
如果你整个房子是现代简约风格,却放了一个实木红木沙发,那显然非常奇怪。
这就是「整体性」。沙发这个个体,放进整体的语境中,就被赋予了新的信息。
再举一个例子。稍微了解过艺术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文艺复兴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维纳斯」绘画,尤其是以提香和乔尔乔内为代表的威尼斯画派。为什么那么多画家喜欢画维纳斯呢?是因为他们崇拜女神吗?
如果你站在现代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会百思不得其解。但原因其实很简单:当时的贵族喜欢收藏裸女的画像,但是又多少有伤风化,于是怎么办呢?就委托画家找模特,画,画完了,安上维纳斯的名头,安心地藏在家里。
再比如,都喜欢画人体,为什么威尼斯画派受到的评价,就比洛可可的画家(比如弗朗索瓦·布歇)正面呢?是因为前者的技法比后者好吗?
当然也不是。原因还是要从艺术史里面去找:威尼斯画派崛起时,是文艺复兴,人从宗教的桎梏中释放出来,这时的人体画叫做「崇尚自由」;而洛可可所处的时代,是路易十五、十六时期,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尾声,以及法国大革命的前兆。所以这时的人体画,就叫做「奢靡纵欲」,是要被打破的旧势力。
简而言之:我们永远不能孤立地去考虑问题和事物,而应该不断地追问自己:
- 它的背景和场景是什么?
- 它为什么会出现?
- 它的出现带来了什么、导致了什么
也就是把我们研究的对象本身,通过深入挖掘底层,不断地建立联系,来将它跟我们已知的系统、体系,联系起来,从整体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前面讲的例子,是艺术史范畴,很好理解。但有些时候,单单局限在一个领域里面还不够,你可能还要学会跨领域,把不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和消化它们。
举个例子:做设计,如何能做出好作品?除了要懂设计,你可能还要懂心理、品牌、市场营销,甚至包括一定的沟通技巧,这样才能向客户交付满意的结果。
做产品,除了要懂产品本身,还要懂交互、审美、心理、行业和公司战略,包括项目管理能力,才能高效地完成任务。
这已经不仅仅是「学习」了,而是整个生活、工作和职业生涯。
就像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的:无论你做何种工作,未来的趋势,一定是更加往「整体性」靠拢。从分工、细化的时代,走向多面、立体的时代。
你必须把自己的工作跟团队、项目、业务连接起来,从整体的维度去思考和看待,重新审视过往的经验,重新优化、组合,发现新的创新点。
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title]3. 系统思维[/title]
系统思维,其实在 如何思考一个陌生的领域?一文中,已经初步涉及到了。
那么,什么是系统?
其实也很简单,系统就是「元素」和「结构」的组合。把一定的元素,通过不同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使它们具备整体性,这就构成了一个「系统」。
系统思维,最关键的一点,也是一条假设:系统就是一个「转换」(transformation)的过程。
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系统的存在,一定是因为它达成了一种「转换」:能将某些不够好的、无序的状态,转变成更优的、有序的状态。
举个例子:为什么会有「公司」的存在?为什么我们要受雇于人,而不是自己为自己工作?
原因很简单。如果没有公司,每个人掌握的技能都是细分的,要谋生,你就必须怎么做呢?找到能够跟你互补的人,一起合作生产出产品,再找到有需求的客户,卖给他们,得到的利益再作分配。
这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在这个过程里,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有极大一部分是被浪费掉的 —— 他们将无法专注在自己的技能和生产上面。
这时,他们所有能力产生的总和,可能是 10+10+10 = 20。有 10 的部分被浪费掉了。
但有了公司,这整个流程,就可以由公司来完成。
同样是这些「元素」,由一个杂乱的结构,变成有序的结构,就诞生了一个系统「公司」。这个系统的作用,就是将一个无序、低效的状态(每个人都需要找伙伴、合作、找客户),转变成一个有序、高效的状态(公司提供岗位,每个人各司其职) —— 这就是一个「转换」。
这样,总的产出就一定会比之前高,可以达到28、30。
当然,随着信息不对称的打破,触及成本的大大降低,这个系统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相反,维持它存在的代价(也就是公司的股东权益)居高不下。
那么,公司将逐步转向小型化、晶体化,每个人将更多的为自己工作,就是一个可预见的未来。
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系统思维」。
在这个例子中,初期无序、低效的状态,就是「输入」(Input),而最终结果,高效、有序的状态,就是「输出」(Output)。
系统的意义,就是通过一个「转换」,将元素彼此间的结构打破、重组,以达成从 Input 向 Output 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所节省出来,或者说所创造出来的价值,有一部分就会成为系统的「燃料」。
只要这个差额存在,燃料存在,系统就会一直运转下去。
系统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几乎遍地都是。公司可以看作系统,城市可以看做系统,一个餐饮店,一个班级,一个公众号,都可以看做一个完备的、小小的系统。
它的本质,就是帮助你,从更高的维度,用整体的视角,摒弃掉纷纭复杂的干扰,去专注于它的「输入」和「输出」 —— 这就是系统的本质,也是世界上许许多多事物所存在、持续发展的本质。
从系统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你会发现,很多原本模糊、不明白的障碍,都将迎刃而解。
大多数问题,当我们思考和讨论的时候,许多人常犯的错误,其实是没找准「本质」。
这会导致什么后果呢?你可能钻研了半天,花费了大量力气,到头来,却发现所纠结的东西,都是边边角角,对结果和整个系统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这种情况,通常就是没找准本质,而把精力放在了周边。
那么,究竟什么是本质?
答案也非常简单:本质,就是一个事物在变化的过程中,或者穷尽各种可能性的前提下,所维持不变的那一部分。也就是它「之所以」是它的原因。
如果用系统思维来解释,本质,就是系统所要「转换」的那个东西,也是系统所能够存在的理由。
举个例子:公司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整合资源。无论什么行业、什么领域,只要资源存在错配和空缺,公司就得以存在;而一旦资源能高效运作、对接起来,公司就没必要存在。
同样,汽车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出行。在这个过程中,保证便捷、安全、高效,才是汽车最核心的存在理由。其他一切,都只是建筑在这个本质上面的浅层需求罢了。
抓住本质,是讨论问题的基础,也是我们真正得以理解一个问题、一个事物的前提。
那么,有哪些简单的思维模型,可以帮我们理清事物的本质呢?
[title]1. 输入 – 输出模型(IO模型)[/title]
这个模型其实在系统思维时已经点过,今天会更深入来讲解。
这是「找本质」非常好用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去思考:一个行为、过程和系统,它的初始形态是什么?它的最终形态又是什么?
结合这两点,我们就能够得出一个「转换」的过程 —— 而这往往就是问题的本质。
《创新者的窘境》作者克里斯坦森提到过一个案例:
一家餐厅想提高奶昔的销量,于是,他们聘请了营销顾问来帮忙。顾问们做了焦点小组和访谈,认为奶昔的高热量可能会造成影响,于是据此改进了产品,推出了多种健康套餐。但是,销量仍旧不见起色。
他们决定换种方式。顾问们统计了奶昔的销售,惊讶地发现,超过40%的奶昔是在早晨卖出的。这些顾客没有买任何别的东西,只买了一杯奶昔。而这跟他们的分析背道而驰。
于是,他们采访了那些早晨来购买奶昔的顾客,并问他们:你们购买奶昔是为了什么?如果这里刚好没有奶昔了,为了达成同样的结果,你可能回去买些什么?
结果他们发现,这些顾客购买奶昔根本不是为了充饥,而是出于这么一个场景:他们开车上班,需要度过一段乏味的时光,能打发一点空闲、又能避免在10-11点时饿肚子最好。
于是,奶昔成为了最佳的选择:只用一只手,不会影响开车;用吸管吸,需要20-30分钟;又能适当提供饱腹感,避免饥饿。
至于奶昔是否健康、高热量,口味如何,并不在顾客考虑的范围内。
所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把吸管做得更细,在奶昔里加入一点果干,会是更有效的做法。
所以,克里斯坦森说:不要去关注产品,而是要去关注:消费者想通过这个产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们有没有什么方法帮助他们达到这个状态?这就是创新的要义。
这其实就是一个应用IO模型的案例 —— 购买奶昔是一个「输入」,打发时光、顺便填饱肚子,是一个「输出」。把目光聚焦在这个输出,我们就可以知道:真正能对这个系统造成影响的做法是什么,而不是盲目尝试。
这就是事物的「本质」。
再举一个例子:书店。
你会去书店买书吗?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我们早已习惯了从京东、亚马逊买书,方便又便宜。那么,去书店的意义是什么呢?如果你开了一家书店,要如何存活下来?
很简单可以想到:消费者选择去书店,要么是想看看有什么感兴趣的书,要么是想拥有一个休息、放松、安静的空间 —— 他一定是想带着闲适、愉悦的心情离开的。
所以,你可以做的是:在店里设立阅读区,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茶饮,让读者能舒服地、免费地看书。
乍一看,这会大大减少营收 —— 都能免费读书了,谁还买?但实际上,这既然满足读者「了解一本书」的需求,又能提高读者对这家店的粘性和喜爱。而一旦喜爱了,他喝点东西、吃点下午茶,或是拉朋友过来小聚、叙话 —— 这些才是收入的来源。
这就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书店是一种文化和休憩空间,而不是卖书的渠道。
星巴克其实也是同样的思路:大街上有那么多的咖啡馆,咖啡做得好的比比皆是,为什么我要进星巴克?因为我知道:无论哪家星巴克,它的环境、空间都是统一的,很舒适。我可以在里面坐一坐,上上网,办点公事,顺带喝点咖啡,哪怕并不好喝。
它卖的是场所,是整体的体验感,而非饮品。
在生活中,也不妨做做这样的练习:忽略那些纷纭复杂的过程,去关注:一样事物,它变化之前是什么,变化之后又是什么?
这样,可以让自己更清晰地,看到它真正的意义、目的和价值。
[title]2. 供给 – 需求模型(SD模型)[/title]
供给(Supply)和需求(Demand),可以说是商业社会运行的基础,也是一切商业链条能够承接起来的核心。
时时刻刻练习用SD模型的视角去看待事物,可以大大提高你的商业嗅觉和思维。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朋友问我:我也想做自由职业,可以做点什么呢?如何才能靠自由职业活下来呢?
我的回答通常都是,想清楚这三个问题:
- 1)我有什么?
- 2)谁需要这些东西?
- 3)我如何能把已有的东西,转变为别人需要的东西?
想明白了,基本上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哪怕解决不了,你也有了思考的方向。
像我一开始做公众号,在摸索方向的时候,就找到一个点:我懂职场,懂思维,也懂心理学,为什么不做一个用科学的方式来解读思维、学习、职场成长的产品呢?
大家肯定是需要思维提升和职场成长的,但现有的号,要么从个人经验出发,要么过于假大空,大家其实是需要这么一些「靠谱」的内容的。
这就是一个切入点。
再比如:做训练营,其实是一个非常吃力且辛苦的事情,很多人都劝我直接卖课就好,但我一直没这样做,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卖课,满足的只是知识的需求。但做训练营、做社群,至少可以满足三种需求:
- 1)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有一个锻炼的机会;
- 2)用高强度的训练,培养起自己学习、思考的习惯;
- 3)找到一个有相同爱好和志趣的圈子。
我觉得,这几点,比起单纯灌输知识,重要得多。
像结营之后,有不少同学都会告诉我:
- 「结营后没有听课和作业了,感觉很不习惯」
- 「这是我所有群里面最高知的群」
- 「听完课,做完作业,再对比精选,才发现自己的理解很肤浅」
……
这样立体的需求满足下来,整体的效果,会比单独讲授课程好上10倍。这才是真正全方位的提升。
同样,在生活中,有许多场景,都可以问自己:它们为什么可以连接起来?彼此的供给和需求是什么?
这可以不断提高你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title]3. 动力 – 阻力模型(PO模型)[/title]
我在许多文章里都讲过:很多问题的本质,其实都是动力和阻力的博弈。
动力超过阻力,改变就会发生,行为就会成立,反之,就会停滞 —— 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像我强调过很多次的:我们都在说「自律」「意志力」「自控力」,但实际上,它们真的有用吗?意义不大。
为什么很多人「坚持」某个习惯,总是难以坚持下去,或者不知不觉就放下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习惯只是来自于外部,而不是发自内心地想去做,从而缺乏最根本的「动力」。
所以,我的主张非常简单:不要去强迫自己坚持某个习惯,而是要去发现:
- 我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危害?
- 我这样做了会有什么好处?
- 我可以采取什么简单的步骤,一步步逼近目标?
让自己的大脑接受这个理由,慢慢的,一步步的,向设定的目标靠拢。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克服「晚睡」。如果你每天都睡不够,又没办法早睡,老是不想上床,不妨可以这样思考:
- 能不能给自己一个充分的理由结束这一天?让自己可以安心休息。
- 能不能给明天安排一点小惊喜、小挑战?让自己有兴趣迎接新的一天。
前者,比如写日志,记录待办事项,清空大脑,采取一些仪式性的行为;后者,比如给自己设置一些小任务,一些新奇的尝试,一些能调动兴趣的行为,比如「明天起床之后,我要……」
很简单的方法,但往往能奏效。
读书也一样。要想坚持读书,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是输出。
只有从输出中感觉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它们才会反过来成为你去坚持读书的动力。而不是靠「读书有用」「读书是好的」这些别人所灌输的理念,去强迫自己每天读1小时、2小时。
不仅仅是个人习惯,很多更宏观的问题,其实本质上都是动力-阻力的博弈。
比如,为什么很多好的政策,总是很难得到实施?原因很简单。好的政策往往意味着改变,而改变会影响到现有的既得利益者,但未来的受益者又尚未得益,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前者的阻力往往比后者的动力更高。这就导致了政策施行困难。
为什么很多施政者,上台后都会向「中间」靠拢?也很简单。施政者想获得连任,对基本盘来说「不犯错」就好,而需要竭力争取的是摇摆不定的那部分人,这才是他的动力。因此,他往往会表现得更温和、更包容些。
这当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但再复杂的现实,无非就是多添加了几个变量,本质都是一样的。
推动一件事情的动力是什么?如果它发生了,阻力又是什么?
不妨试着用PO模型,试着思考一下各种行为、政策和规范。你会更容易发现其中的症结和根源。
[title]4. 改变 – 不变模型(CS模型)[/title]
最后,简单聊聊「改变 – 不变」模型。
这个模型也很简单。对于生活中的现象和事实,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经历了这些复杂的过程,它改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这些不变的东西,很可能就是它所赖以持存、构成其本质的部分。
这其实也是学习一个新事物很好的方法。
举个例子:当你接触到一个陌生领域时,如何快速了解它呢?
你不妨多搜集一些相关的材料,然后,去观察:在这些材料里面,有没有哪几个关键词、哪几个概念,是一直都存在,没有改变过的?
如果有,它们往往就是这个领域的关键节点。试着去把它们「连接」起来。
这种思维比起前三种,会更基础一些 —— 前三种模型其实也可以看作CS的变种,它们的本质,都是从纷纭复杂的现象里面,找到稳定的、不变的结果,需求和动力。
希望这些思维模型,能够帮助你,更加抽丝剥茧地,看到事物背后的本质。
文:Lachel/L先生说(lxianshengmiao)
首席增长官CGO荐读:
更多精彩,关注:增长黑客(GrowthHK.cn)
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术和数据来达成各种营销目标的新型团队角色。从单线思维者时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产品发展的因素,实现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带来的有效增长…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14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