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长达78集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终于迎来了大结局,这部剧从2018年陪大家走到2019年,还挺让人不舍的。
现在回过头来细细品味《知否》,有很多为人处事的金句。
从孔嬷嬷告诫盛家子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兄弟姐妹间的相处之道,到盛老太太教育明兰“女子要独立、自强”,再到顾廷烨高谈“人生在世做错了事就得认、就得改、就得补”……真是句句箴言,让人受益匪浅。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明兰驳斥“女子读书无用论”的话:
读书无用论这话,就是骗人的。如果读书无用,为什么天下男子,都要去科考,难道是闲得慌?
不愿女子读书,那是短见,不过是那些男人们,希望女子一辈子浑噩愚昧,乖巧听话好摆布而已。
这两句话一度成为微博热搜。在当时等级森严、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明兰能对读书有如此通透的认识,可见她确实不同于寻常女子。
从古至今,读书都是自我提升最有效的途径。那些说读书无用的人都不安好心,他们要么是害怕你超过他,要么就是希望你和他们一样庸碌无为。
今天,带大家认识一位中国传媒大学的文学硕士,读书破万卷的她,因为擅长解读名著,也是最火爆的说书人。
相信你看完她的故事,一定会惊呼:女人要好命,真得多读书啊。
02
疯狂读1000本名著:
45岁前的女人,一定得逼自己一把
我在东北小城长大,父亲是正直的军官,读过很多书,也翻译过不少军事著作。在我眼里,他像看破世事的高人,生活非常简朴,精神极度丰富。
父亲给我起了一个很文气的名字,上官文露。我读书的习惯,也是跟着他养成的。
说起我的读书经历,你可能会吓一跳。我曾经疯狂读过1000本名著,写下300万字的笔记(相当于3本《红楼梦》)。
在婚姻破裂、走投无路时,是张爱玲的《金锁记》将我拔出泥潭。
在《金锁记》里,我看到曹七巧因婚姻不幸,变得刻薄、计较,将所有人都推出了她的世界。没有一个人愿意同情、亲近她,最终她从一个无辜的弱者,变成了迫害人。
我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从曹七巧身上看到了自己:
对丈夫的怨恨,让我对整个世界都丧失了信任,不知不觉间也变得言语刻毒、出口伤人。
我害怕像曹七巧一样活在怨恨之中,永远在和别人斗争、与自己较劲,一辈子孤孤单单。
《金锁记》为我敲响警钟,让我彻底放下以往的戾气,从失败的婚姻中走了出来,学会善待自己和身边的人,生活逐渐恢复平静,也更容易发现身边的小确幸。
而说起我事业上最大的帮手,就不得不提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了。
年少时,我向往主持人的光鲜亮丽,一心想成为下一个“董卿”、“敬一丹”。所以费尽周折,挤进电视台,可惜8年都在原地踏步。8年啊,女人一生中能有几个8年?
《月亮与六便士》里主人公人生选择的转变,让我惊觉自己之前的追求都是错的。人不成长,是因为戴了个假梦想。
其实我喜欢的并不是主持人这项工作,只是被它的光环所吸引。再好的路况播报员,也成不了敬一丹。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将事业推翻重来,敢吗?
当然敢。书中40岁的主人公,给了我莫大的勇气。他老当益壮,为了追求画家的梦,反而迸发出巨大的热情,将生命燃烧成一张张震撼人心的画。
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底气。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终于发觉自己内心真正爱的其实是文学。
于是大哭一场,揪着头发,把自己从泥潭里拔出来,30岁重回学校,从零开始。
读书,真的可以为人生“渡劫”。
这很奇妙,两本重量仅有几百克的书,却让我有了举重若轻的力量。
我变得更加敏锐、自信,也更加通透、坦然。我看到了新的风景。
03
被誉为“最懂女人心”
我解读的名著爆红网络,引起轰动
因为擅长解读名著,我成为最火爆的说书人,超过7亿人次收听,在微信读书排名第一。
我创办的读书会,被评为2016年度最佳,我也被各大平台冠以“年度最佳讲书人”、“年度最佳主播”等称号。
连演员王刚、小提琴家吕思清、影帝任达华都在听我解读的名著,还有“好事”者称我是“名著解读行家”。
离过婚,经历过迷茫和奋斗,现在的我,迫不及待想把采到的“宝藏”分享出去。但对书友的影响是我没有想象到的。
她们说,我的解读直达女人心底,忍不住惊叹“你真的懂我”;
有位90后姑娘玲玲,甚至给我寄来了十几本手抄的听书笔记,还在信中写下了自己的改变:
上段恋情付出太多,分手后我有了“受害者”情结:我想不明白,为什么我那么爱他,他还是辜负了我。
我经常会自怜自伤,直到听了您讲解的《伤心咖啡馆之歌》。都说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可女主对那个丑陋男人的爱让我发现:原来被爱的人,也会那么痛苦。
我想起过往的某些细节,我总是一味付出,却忽略了人永远是相互的。没有人,愿意在亲密关系中,当欠债的那一方。
想明白这点后,我就释然了。我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去爱别人。
很多人通过我讲解的名著,从一开始的灰头土脸、萎靡不振,到现在的自信乐观、通透豁达,我想这是读书送给一个人最大的馈赠了吧。
如果说钱是底气,美是底线,读书才是底蕴。
而我下定决心:读书和分享这件事,要做一辈子。
04
我讲的名著
到底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在我看来,市面上对名著的解读多数都存在问题:
有的太学术,阅读难度比名著本身还高;
有的太肤浅,纯粹的快餐式解读;
有的太老套,让人提不起兴趣;
……
导致很多人对名著望而生畏。
其实大可不必。名著并不高冷,而是每个人都能学得会、用得上的精神宝库。
所以我不想只讲故事,而是深入挖掘每个故事背后的“心法”:
读完《红玫瑰与白玫瑰》,大家都觉得性感能成就一个女人,我却觉得,性感同样摧毁女人,使她们忘记使用自己的头脑;
大家都看见《傲慢与偏见》里的女主和男主在谈恋爱,可我看到的是,他们都是带着自己的亲戚朋友一起谈恋爱……每个人都背负着原生家庭留下的烙印;
杨绛钱钟书之所以能成为模范夫妻,不是因为他们才子佳人天生一对,而是因为他们拥有悲观的智慧,早就做好了接受对方缺陷的准备,反而能收获惊喜。
长久的夫妻,要懂得“尽早撕破脸皮”。
文:衷曲无闻 / 衷曲无闻
首席增长官CGO荐读:
更多精彩,关注:增长黑客(GrowthHK.cn)
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术和数据来达成各种营销目标的新型团队角色。从单线思维者时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产品发展的因素,实现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带来的有效增长…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17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