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微信悄悄上线了一个新功能:
朋友圈可设置为仅一个月可见。
这个没写进版本介绍的新功能,刚推出就被议论上了热搜——
“三天太短,半年太长,一个月刚刚好。”
“其实不用设,一天我也不想看。”
书单君觉得,在越来越多人不发朋友圈或逃离朋友圈的当下,这项功能很好。因为它给了我们如何理解微信,如何打理虚拟社交的新启发。
朋友圈里的“群体性孤独”
1980年,日本传播学者中野牧提出过一个叫“容器人”的概念:
在电视等大众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人,他们的内心就像一个封闭的容器,每次社交都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没有内心世界的交流。
到了今天,这种情况只怕是更加普遍了。
前段时间,腾讯发布的2019年第1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微信月活用户已突破11亿。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另一个数据。2019年初,“微信之父”张小龙说,每天有7.5亿人使用微信朋友圈,不过,其中有超过一亿人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
这就是当代人的社交困境:朋友圈成了社交必需品,但又让人感到负担。
至于朋友圈三天可见、一个月可见、半年可见,以及屏蔽朋友圈等功能,说白了,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交心理:想保持一种冷漠而不失礼貌的热情。表面配合演出,内心毫无波澜。
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就曾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在对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进行了长达15年的系统研究后,她写出《群体性孤独》一书,挖掘了互联网时代群体孤独的根源。
她说,互联网在改变我们的思维、生活的同时,也重构了以往的人际关系结构。
在网上,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有共同兴趣的陌生人,建立线上的虚拟小圈子,还能伪装成自己想成为的任何人。
但特克尔教授认为,这种速食的虚拟关系,其实是把每个人简化成实用的客体,美好和有趣的一面被放大,而真实的缺点却被隐藏了。
在《群体性孤独》里,特克尔教授还总结了虚拟社交制造出的三大错觉:
一是觉得我们可以把精力分配到任何自己想关注的地方;
二是幻想总有人倾听我们;
三是以为我们永远不用独自一人。
因为讨厌被真实关系束缚,很多人选择在网上表达自我、分享隐私,来排解孤独,希望获得陌生人的关注和认同。
但起到的效果可能恰恰相反。比起收获的善意,陌生人直白的恶意,让我们更加难受,哪怕是在朋友圈这种准熟人社交环境里,一言不合就拉黑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上网原本是为躲避孤独,反而受到更多伤害。可见这种“我分享故我在”的做法,不仅会让虚拟社交变成“自我表演”,还会让我们以新的方式变得脆弱。
虚拟社交正在杀死深度关系
特克尔教授还认为,互联网及社交软件已经影响了深度关系的建立。
如今每个人都成了电子土著,永远在线,时刻沟通。
特别是微信的出现,让24小时在线成了常态,上班下班的界线已经模糊,半夜躺床上刷微博,都有可能收到领导的微信。
可持续密集的线上沟通,不仅占据了我们大部分注意力,还让我们越来越没耐心。
像前阵子很火的一篇推文《当代微信社交礼仪》,里面有三条准则,就很有代表性:
第一,能发文字,就不发语音;
第二,发语音或者开启语音通话前,最好询问对方是否方便;
第三,不要单独问一句“在吗”,直接说有什么事,大家都挺忙的。
发现了吗,比起文字更能传递情感的语音,我们却巴不得它消失。
特克尔教授觉得,在适应互联网快节奏中,持续大量持续的沟通,剥夺了我们原本用于复杂、独立思考的时间,也让我们对回复质量的期待大大降低。
她在书里,还提到一个例子:
一位46岁的律师特尔,经常因为回邮件而倍感压力。本来很多法律问题,就需要时间考证细节。
但特尔发现,现在人们没有耐心等待了,为了尽快听到答案,甚至愿意放弃细节,这让他很是头疼。
比起质量,人们更在乎回复的速度。所以,秒回成了微信社交的第一美德。
可微信的本质是快速沟通的工具,它无法代替独立思考,更不能建立真实复杂的深度关系。
一旦依赖线上沟通,来维护原有的关系,即便关系再深厚,也很快会被弱化成仅仅保持联系而已。
深谙这个道理的富人们,即使工作再忙,也从来不吝于抽出时间陪伴家人。
像比尔·盖茨的大女儿上幼儿园时,盖茨就每周亲自开车,送女儿上幼儿园。
尽管以他的收入,雇个司机再省事不过,但他依旧坚持接送孩子,并且每周抽出固定时间陪孩子阅读。
工作再忙,盖茨从没缺席过孩子的成长,这是因为他知道,在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亲自陪伴是无法被任何东西取代的。
不单是盖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女儿,特朗普集团副总裁伊万卡·特朗普也是如此。
她在接受采访时说:“孩子们每天七点起床,所以我五点半就起床,在他们起床之前把自己的事情都忙完,起得越早,做得就越多。”
她甚至有个日程表,清晰地划分出专门的陪娃时间,保证每个孩子都不会被忽略。
越是亲密的关系,越需要花时间精力维护。
而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体验真实复杂的关系,是完成自我人格塑造的必经阶段。
在实际交往中,真实性格里的小毛病,以及让人不悦的摩擦,其实会促使我们换位思考,并在互相理解中产生共鸣,建立起真正深厚的关系。
[ 如何学会换位思考?文末有一个测评,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思考方式与习惯。]
为什么我建议你设置朋友圈一个月可见?
虚拟社交不利于建立真实的深度关系,那我们的出路何在呢?
这问题放在几年前,最正确的答案无疑是“放下手机,多陪陪家人”,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就是一句做不到的废话,但还是纷纷转发。
那时候,社交网络方兴未艾,人又偏偏喜欢怀旧,嘴硬还可以理解。但现在,没有社交网络的生活,你还能想象吗?
书单君认为,相比几年前微信、米聊、Line、陌陌等社交APP群雄争霸的“前社交时代”,我们如今已经进入了“后社交时代”:微信一家独大,成了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方式,微信以外的社交APP只能在小众细分领域分一杯羹。
在前社交时代,我们像是刚吃到糖的孩子,对各种新奇的线上社交玩法感到新鲜,微信好友不够,就加陌生人聊,生活里的各种小事,恨不能都发在朋友圈。
可在后社交时代,我们显然已经腻了,恨不能把微信卸载,朋友圈屏蔽了养生党,屏蔽了刷屏党,屏蔽了微商,自己则躲在“三天可见”的墙后。
但我觉得,在微信朋友圈里当一个隐形孤独人口,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我们无法改变微信,也无法改变别人,那就只能改变对待微信和别人的态度。
比如,书单君建议,你可以试着把朋友圈作为你个人公关形象的展示页面。
我们已经习惯了名牌企业开微博和公众号,为什么不借鉴这种做法,有意识地在朋友圈有意识地建设自己的个人品牌,展示你的良好形象呢?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势必会太美化自己了吧。肯定的,但那又怎样?
正如一家企业只会主动展示它的优秀一面,但我们并不会觉得它在撒谎。在后社交时代,如果你还把一个人的朋友圈与他全部的真实生活划等号,那你显然还没能成熟地看待你所接触到的信息。
微信上线朋友圈一个月可见功能,我觉得恰恰是对用户的一个良性引导:展示你的个人品牌,不必担心隐私被窥探。而且,建立起你的个人品牌也只需要一个月。
女孩子出门前会用心化妆,这是对生活的尊重。我们有意建设朋友圈形象,是对自己的尊重。
明确朋友圈的功能,能方便我们分配好社交能量,也利于把时间和精力留给更重要的现实关系,以及更重要的,留给自己。
对于我们这些被虚拟社交关系消耗了大量时间精力的人,特克尔教授在《群体性孤独》中有一个建议:寻找属于自己的瓦尔登湖2.0。
在19世纪上半叶,尽管当时还没有朋友圈,可美国作家梭罗和我们有一样的烦恼: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崛起,让社会攀比成性,大家的生活似乎只剩下家庭、工作和物质,活得越来越不自由。
为了寻求内心的平静,梭罗跑到郊区瓦尔登湖边,亲手搭建了一间小木屋隐居,过起了自耕自食的生活。
独居两年后,梭罗意识到,原来很多所谓的便利都是陷阱,生活只有在简化后,才会显现真正的需求,内心才会回归纯粹。
之所以要学会独处,并不仅仅因为我们生来孤独。
而是因为独处就像一把精准的剃刀,能够剔除所有社会附加的“你应该”,时刻警醒自己,做真实的自我。
在后社交网络时代,我们在享受互联网社交带来的好处时,更要时刻保持警惕,守护真实社交和内在自我。
生活的真相,或许就像丰子恺所说的:
“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PS:本公司承接MCN相关业务,如:代写代发,达人种草,红人探店等;同时经营小红书笔记排名,下拉词推荐,金冠薯,数据优化等业务;
欢迎微信沟通:13910532512 (同电话)
首席增长官CGO荐读小红书推广:
更多精彩,关注:增长黑客(GrowthHK.cn)
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术和数据来达成各种营销目标的新型团队角色。从单线思维者时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产品发展的因素,实现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带来的有效增长…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21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