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万万的思维笔记

老板要的,是一套可行增长的方案。

心里想的是A,但因为没有系统思考,提出的要求是B,这是很多客户的表达。

这时候,需要你通过反编译的能力,提炼甚至引导出客户的真实需求。

世界看深一层,就是这么个意思。

这篇会比较硬核,喜欢读故事的可能会有点难受。

以下是正文。

1樊登读书会

项目组对同类的增长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个裂变式增长的品牌:樊登读书会。

三年之内,以樊登一己之力,通过裂变模式,实现了指数级的增长。

樊登读书会这个品牌,我曾经研究过。

樊登是国内,最早开始拆书的一批人。他甚至有一项能力,比如在高铁上读完一本书,画个思维导图,就能对着镜头把书讲出来,而且讲得还特别精彩。

但是我参加樊登读书会,是因为我一个朋友的推荐。

本来对这些东西不感冒,因为我自己读书也又快又多,我觉得这是一种还常见的技能,没什么特别的力量。

但是我朋友告诉我,老万,樊登老师这周来广州做分享,跟我去听一次。

我听完,感觉确实很牛逼,当场拍板,花费365元巨资,加入樊登读书会会员。

朋友对我说,我没忽悠你吧,樊老师很厉害的。

而且,樊登老师有个愿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100万人的读书俱乐部。

听到这个,我当场就提出了质疑:一场分享会300人,哪怕全部入会,一年顶天做10万人的会员。

做成100万人需要10年时间,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有其它势力参与搅局,不可能是线性的。

格局很大,但这种增长太低了。

但事实上,到2019年,樊登读书会在全球建立了900多家分会,300家书店,超过7000个书友驿站,会员超过500万,年收入4个亿。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出乎意料的是,樊登决定建立线下读书会。

2线下读书会

要知道,2016年那个线上兴起、流量为王的年代,做线下,是一件很重又不讨好的事。

选址、运营、人员、资金流、信息……

这跟樊登读书这个爆炸式增长的好IP,产生了冲突。

做线上的人,产品的边际成本几乎为0,比如俺这个公众号,一百个人来看,和一万个人看,对我而言工作量其实是差不多的。

但如果做咨询的交付,做1个项目,和做3个项目,基本时间投入就是刚性的三倍。

这也是咨询行业为什么难有巨头的原因。

话说回来,如果建立自己的读书会,我们按一个店最低3个人,覆盖全国大部分城市,也需要建立一支1000+人的队伍。

这对组织能力的要求,基本上是一个大学老师无法负担的。

他却用了一套办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3裂变式增长

和老板面临的情况一样,樊登决定,和“地头蛇”合作。

在内部的头脑风暴会上,我提出,如果面对名气增长远远超过组织能力增长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我说,如果是我,可能就“有多大能力干多大事”,让组织能力慢慢发展,做到多大就算多大了。

但是有格局的人,会充分利用资源杠杆,突破能力的局限。

我在和客户沟通的时候说,我们从结果反推,他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他建立了一套合作体系,招募合作伙伴帮他开读书会。

第二,他建立了一套分钱机制,让参与的合作伙伴都能有动力,赚到钱。

樊登本地运营的工作,都交给了合作伙伴。而樊登自己,则全心全意去打磨自己的听书产品。

把链接的饼做得足够大,把交付的精度做到足够深。

把一个拆书分享的核心产品,做成了一家成规模的T型企业。

这其中,背后的咨询公司功不可没。我不失时机地加了这么一句~

4格局

线性增长的问题在于,组织规模会不断扩大。

而组织规模的扩大会增加管理成本,当组织达到一个瓶颈的时候,增长就停滞了。

所以互联网时代会有裂变式增长,这种增长有几个特征。

第一是有一个可裂变的核心产品。

比如樊登的听书,比如我这个公众号,比如特许经营权。

第二是有撬动产品的杠杆和资源。

比如人力和资本,通过外部合作的形式,加杠杆。

事实上,很多企业,一边说着要指数增长,一边要自己培养人才、用盈利滚雪球式发展。结果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时期,被竞争对手抢走增量市场。

还有很多企业,想用这种裂变式的增长,但是自己的产品、技术、能力不过硬,没有核心护城河,昔日的队友摇身一变成为竞争对手,行业的格局变得四分五裂。

从这个角度来说,老板的格局决定了企业的天花板,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脚底板。

我问老板,目前而言,您是想先做大,还是想先赚钱?

5互利共赢

老板说,我还是想做大的。

我说,很简单,您现在拥有一个不可复制的点,这是裂变的基础。

所以要做的是,找到有资源的地头蛇,和他们合作。

这样,您复制不了地头蛇的资源,他们复制不了你的核心能力,双方的最佳策略就是合作。

老板说,您这个方法思路很对。但是,万老师,您可不可以告诉我,具体怎么做?

我说,很简单。找到当地的资源方,你想开店没有能力经验?没关系,我有,我们可以提供交付的人才、装修、品牌。

你的店,独立经营,我投七成,你投三成,而且,在实现盈利之前,你拿大头,我拿小头。

但是,有个条件,你得有业绩要求。

等一切上路,开始赚钱以后,我们按股份分成。如果你不甘心只占30%,那么,你再把股份买回去。

这样,公司可以越做越轻,专注于打磨好的产品与交付。

而合作的资源,作为“杠杆”,不断赚取利润。他们赚得越多,公司也赚得越多。

这是多好的共赢。

—— 如果觉得文章还OK,请转发给需要的朋友 ——

特别提示:关注本专栏,别错过行业干货!

PS:本司承接 小红书 / 淘宝逛逛 / 抖音 / 百度系 / 知乎 / 微博/大众点评 等 全网各平台推广;

咨询微信:139 1053 2512 (同电话)

首席增长官CGO荐读:

更多精彩,关注:增长黑客(GrowthHK.cn)

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术和数据来达成各种营销目标的新型团队角色。从单线思维者时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产品发展的因素,实现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带来的有效增长…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428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1-07-09 11:55
下一篇 2021-07-09 12:09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