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韩国电视剧《鱿鱼游戏》火了。
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其实鱿鱼游戏是韩国80年代流行的一种儿童游戏,特点是简单且极具对抗性。
在这部剧中,同样有一系列极为简单的游戏,玩家则是456位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底层人士。每当有一位玩家被淘汰,奖池就会增加1亿韩元,最后胜出的那个人就能赢得456亿韩元巨款,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
和印象中的儿童游戏不同,游戏中被淘汰的玩家不只是简单出局,而是直接死亡。
简单而残忍的设定,使得每场游戏都扣人心弦,不断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
而抛开视觉冲击,许多人的观影感受,落在这部剧背后关于人性的考量上。
豆瓣上有这么一则高赞评论: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不过就是容错率高一些的鱿鱼游戏。”
仔细想想,的确如此。剧中游戏虽然是虚构的,但为了胜出所需要的4种能力,却在现实中不断体现其价值。
诚然人生没有那么多“一局定终生”,但对这4种能力的习惯性漠视,会将我们一点点推向淘汰的边缘。
1
懂得按规矩办事,
你就能超过一半的人
剧中第一项游戏是“123,木头人”:
当裁判喊“1、2、3”的时候,玩家可以往前跑,而当裁判喊完“木头人”后,玩家就必须像木头人一样停住。
规则听起来很简单,可就是这第一项游戏,只有不到一半的玩家进入下一关。
原因是大部分人发现淘汰就会死亡时,当即不顾规则,纷纷四下逃窜,结果无一幸免。
剧情毕竟剧情,我们很难要求一个正常的人,在生死面前保持绝对镇定。
但现实中却有很多“冷静”地无视规则的人,哪怕规则再简单,再明白不过。
《穷查理词典》中有一段情节。
霍金斯是查理的投资公司新招的员工,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本科时就有丰富的实习经验,上班头一天就斗志满满,想要做出一番成绩。
可在实习期的前一个月,查理只给他分配了整理财报数据的工作,并对他说:“你的工作很简单,把每家公司的营收数据一条一条输入,最后把整理好的报表打印出来,交给你的直属经理。”
没过两天,霍金斯觉得这种重复性工作是在浪费自己的才能,再也没有耐心一条一条地去输数据,而是上网找现成的报表,草草交差了事,余下的时间去找那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在一次层级很高的会议上,一位高管发现报表的数据有误,而这严重延误了会议进程。
当时霍金斯正向经理提交自己主动编写的行业分析,本以为能得到表扬。可经理在接到上层的电话后,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转手将霍金斯的行业报告丢入垃圾桶,并对他说:“年轻人,不是所有能让你出风头的事,才是你该做的事。”
《哈佛商业评论》曾在2013年对12000名专业人员进行了调查,其中有87%的人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
但事实上,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的人,往往不是那些找到有意义的工作的人,而是把别人眼中没有意义的工作做好的那13%.
领导眼中员工的价值,首先是完成分内之事的价值。
当你还没有在一份工作上得到100%的信任,就不要整天想着如何打破常规。
请记住,在这个谁都想出头的世界,懂得按规矩办事,你就已经超过了一半的人。
2
比努力更重要的,
是破自己的壁
剧中有一段设计非常精妙的游戏情节。
在第二场“抠糖”游戏中,玩家拿到一根细针,还有一块糖片,他们的任务就是将糖片中的图形完整抠出来。
男主角不幸抽中了最难抠的雨伞型图案。眼看游戏时间快到了,他才抠出不到一半的图案,危急中他索性丢掉了细针,转而用舌头去舔糖片。
因为图案和周围只粘连着薄薄的一线糖,接触到唾液后会很快融化。于是,男主角不费吹灰之力就从糖片中取出了雨伞。
刘润曾说:“平庸的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而最高级的人改变思维。”
人生许多困境,往往并非事有多难,而是固守眼前那一条路。
所谓穷则变,变则通,让思维转个弯,一筹莫展的问题兴许便迎刃而解。
明初首富沈万三,在还没有发财之前,曾跟随商队去收购茶叶。
当时他家底很薄,竞争不过城里来的大商行,于是他灵机一动,把附近的竹筐全部买下。
茶商们返程时发现缺少足够的载具,最后只能以高出平时五倍的价格,去沈万三那里买竹筐。
就这样,沈万三哪怕一片茶叶也没卖,依旧赚得盆满钵满。
《认知突围》中有一个“破壁理论”:当你想让墙上的影子消失,一个办法是费九牛二虎之力把墙壁打破。
而更轻松的方法,是跳出墙壁的二维圈层,在更高维度的世界中,移动投射影子的物体。
想要办成一件事,有各种不同的方法。
但实际情况却是,一种方法在成为共识后,大部分人都相互挤着去做,其结果就是平均收益的不断稀释。
遇事懂得转变思路,破了自己的壁,才有另一番天地。
3
成年人的胜利,
不以打败对手为准
《鱿鱼游戏》中“弹弹珠”这一关开始前,每个玩家被要求选择一位拍档。
大家以为是合作闯关的游戏,想当然地选最熟悉的人作为拍档。
可当所有人选好拍档后,裁判却告知:“与你的拍档进行弹弹珠游戏,赢者晋级,输者淘汰。”
相信许多朋友看到这一幕时会头皮发麻。瞠目之余,我们不由会问自己,现实中我们是否也会面对同样的抉择。
知乎上就曾有一个讨论热度很高的问题:“如果某天要与你最亲近的朋友竞争一个岗位,你会怎么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任由人性往不择手段的方向发展吗?
答案是未必。
剧中弹弹珠的游戏,是一种零和博弈。也就是在生存资源极度有限的环境中,任何一方的胜出,都会导致另一方的出局。
现实则充满更多可能性,即使面对竞争,也往往不会是非此即彼的局面。
正如稻盛和夫曾说:“成年人的竞争,不是以打败对方为准,而是以成就自己为准。”
如果认为彼此只能留下一个,往往不是世界太残酷,而是眼界太狭隘。
前段时间热播的职场剧《我在他乡挺好的》中,有一段剧情给我印象很深。
公司大范围裁员之际,资深员工乔夕晨好心收留没有个人项目的同事,把自己的资源分享给她。
可这个同事不仅没有感恩在心,反而觉得职位有限,把乔夕晨这样的优秀员工淘汰出局,自己留下来的机会就会更大。
她偷偷将乔夕晨的报价单丢到公共洗手间,故意让竞争公司的员工发现。如此一来,项目在乔夕晨手上蒙受巨大损失,领导对她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
当这一手段被项目总监发现,她还理直气壮:“总归有人要走,不是我就是她,我为自己考虑有错吗?”
总监告诉她:
“你以为你把别人陷害出去了,凭自己的能力就能留下来吗?相反,如果你有能力,我们公司难道会只有这一个岗位吗?
你只看到淘汰机制下机会有限,却没看到有能力的人机会无限!”
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只看到眼前那一亩三分地,却不考虑能力提升与圈层突破。这样的竞争,只会沦为同一群体间的内耗,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讲,就是内卷。
惟有跳出零和博弈的思维困局,不再把竞争的意义框定在争夺有限的机会上,才能创造更多属于自己的机会。
4
人生没有最优解,
永远只有满意解
如果说前面几个游戏是针对特定能力的考验,那么“双子玻璃桥”的设定则带有许多运气的成分。
通往彼岸的玻璃桥共分16层,每层有左右两块玻璃,其中一块是钢化玻璃,另一块是普通玻璃。
玩家每前进一步,都要决定是往左还是往右,如果选中钢化玻璃那边就能稳稳站住,但同时就有一半的几率踩到普通玻璃,随即出局。
剧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主角在挑选号码的时候,发现只剩下1号与16号。
中间的号码总是最先被选择,人一遇到危险,就会想着躲到群体中。
他内心陷入反复纠结:
“如果是玩游戏的顺序,前面的号码比较有利,因此先开始比较好。”
“等等,又不晓得要玩什么游戏,先玩很危险。”
这种两难局面,直观反映了现实中的“决策困境”:无论你怎么选,都达不到最优的结果。
一件事情,首先去做的人必然承受最大的探索成本,越晚去做的人虽然前期投入越小,可也要面对最终收益为零的风险。
因此在两个极端之间,有一个收益最大化的拐点。
《波斯公主选驸马》中有一个决策情景。
公主要从100位候选人中选出最英俊的那个做驸马,规则就是要从第一个人开始往后依次筛选,如果某个人被她拒绝,她就不能再返回去选择这个人,而一旦她选中了自认为最英俊的男人后,评选立刻结束。
有数学家基于正态分布的规律,提出了一个“37%法则”的决策思路。
公主先从前37位候选人中找出最英俊的那个,但并不选择这个人,如果在后63位候选人中发现比这个人英俊的,则选择后一位。
这能确保公主选中最英俊的那个人吗?不能,毕竟这个人仍有一定几率落在前37个人当中。但这个方案却在可执行层面上,尽可能提高了成功率。
瑞-达里欧曾说:“最聪明的人是能够明白,现实中没有最优解,只有满意解。”
实际情况瞬息万变,如果非要等到万事俱备,那么机会早已从手边流走。
最好的做法就是,在能预推出一个满意解的时候便着手去做,然后在做的时候逐渐修正既定方案。
相比于《鱿鱼游戏》,现实最大的优势就是有着更高的容错率。
所以面对人生中的双子玻璃桥,最大的风险不是踩到了普通玻璃,是害怕踩到普通玻璃而一直留在原地。
△
写在最后
前面很多地方提到“容错率”这个词。
《鱿鱼游戏》和现实生活最大的差别就是,失误即出局,容不得半点差错。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人生的几个关键点上,容许出错的机会并没有那么多。
剧中有句台词令人印象深刻:“比起鱿鱼游戏,现实才是真正的地狱呀。”
在男主角发出这样的感慨之前,他沉迷赌博,无所事事。最后妻子带着女儿与他离婚,母亲亟需做手术却付不起医药费,只好偷偷从医院溜出来。
生活在一步步走错后支离破碎,其实早已失去翻盘的机会,只能用铤而走险的方式加以挽回。
所以对每个人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如何在“鱿鱼游戏”中取胜,而是如何在平时保持基本的判断能力,不至于步步走错,最终沦于必须玩一场“鱿鱼游戏”以自我拯救的局面。
学会走一步看一步,时刻保持人生的高容错率,或许才是这部人性巨制背后,最值得我们去领会的。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48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