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元宇宙(Metaverse)已经成为当下最热的词汇。
今年以来,互联网巨头腾讯、字节跳动纷纷在元宇宙相关领域投资加码,搭建自己的元宇宙网络;游戏大厂米哈游、莉莉丝发力元宇宙游戏赛道,打造虚拟游戏世界;全球知名社交媒体公司脸书(Facebook)更是直接宣布改名Meta,以示押注元宇宙的决心。
这个源自于1992年科幻小说《雪崩》里的概念,今年一跃成为各大资本市场的宠儿。无论是靠着说元宇宙故事登上纽交所的罗布乐思(Roblox),还是A股市场飘红的各大元宇宙概念股,都在表明,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载体的元宇宙,目前已被期盼成为突破现在互联网产业瓶颈的新路径。
不过,从科幻走向现实,首先面临的是重重技术挑战。元宇宙最终是昙花一现的泡沫,还是成为下个时代的风口,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推动元宇宙的实现?
新基建人才大有可为
1992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在小说《雪崩》里描绘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接入这个世界,每个人拥有自己的数字分身。人们能随时进出这个虚拟空间,并在其中与他人即时互动、与虚拟世界互动。
科幻电影《头号玩家》则将小说中的虚拟世界更直观地展现出来。戴上VR头盔,人们进入到名为“绿洲”的虚拟世界,这里不仅看到现实世界同样存在的数字内容、数字产品,还可以触觉感知到虚拟世界,具有非常真实的体验感。
事实上,当前业内尚未对元宇宙形成统一的权威定义。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向界面职场介绍,元宇宙的最终愿景还处于摸索阶段。
“理想的元宇宙可以虚实交融,非常方便地把我们真实的世界镜像到虚拟世界里面,也可以把虚拟世界里面产生的收益反哺回到现实世界,并且具备一个很好的经济系统和开放的内容系统。”
想要实现这样的愿景,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郭斌认为,当前发展火热的5G通信人才、云计算人才、区块链人才等新基建人才在元宇宙时期仍会大量需要。他接受界面职场采访表示,“其实为什么大家把元宇宙又提出来,主要是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这样一些技术的基础。”
根据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2020-2021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5G是元宇宙的通信基础,云计算是元宇宙的算力基础,两者可支撑大规模用户同时在线,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帧率,满足用户的沉浸式体验;区块链是元宇宙的认证机制,使得元宇宙中的价值归属、流通、变现和虚拟身份的认证成为可能。
但是,我国新基建核心技术长期面临人才缺口的问题。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新基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缺口在2020年底达417万人。
报告指出,通信研发工程师、通信技术工程师、无线/射频通信工程师等是5G产业的核心岗位,在招聘需求上位列前茅。其中,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的人才最为稀缺,具有技术研发和商用解决方案复合背景的人才尤为抢手。
云计算人才方面,一线城市需求最为明显。数据显示,北京云计算人才缺口将近12万人,其次为上海、深圳和广州,分别突破9万人、7万人和6万人。预计在未来五年,我国云计算产业将面临150万人的人才需求。
在细分岗位的月均薪酬分布中,10000元以上成为基本标配。云计算人才月均薪酬在10000元以上的占比高达93%,30000元以上占比34%,反映出市场对于云计算技术人才的刚需。
另外,在与新基建相关的各大行业中,区块链人才的需求增幅最高,薪资水平也高于其他行业。据国际权威咨询机构Gartner预测,中国区块链人才缺口将达75万以上。在北京市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发布的新职业薪酬排行榜中,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排名最高,年薪中位值达到487106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等16个新职业,这些新职业或多或少都与新基建产业有关,表明国家对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更加重视。
“世界上没有一种技术叫元宇宙技术,元宇宙主要是整合现有的多种技术的一个发展和升级来实现,所以我们只需要加强原来的我们的技术的人才的培养就没有问题。”沈阳强调,“当然把这些技术组合起来,特别是在某一个点上达到极致的话,还需要很好的产品经理从人们的实际的需求出发,来研发合适的元宇宙产品。”
VR/AR人才需迎头赶上
和互联网相比,元宇宙重要的革新之一是人能够以“数字化身”的形式进入到虚拟世界,并尽可能获得“100%”真实体感。目前,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是实现这种沉浸感的关键手段——AR是将数字信息叠加到物理环境,VR则是完全创造出一个生动的虚拟世界。
马克·扎克伯格选择在VR赛道发力。2014年,脸书以20亿美元价格收购虚拟现实公司Oculus,后改名为“虚拟现实研究实验室”(Facebook Reality Labs,以下简称“FRL”)。据悉,脸书目前将近五分之一的员工为该部门工作,并且今年7月新成立了一支专门的元宇宙产品团队隶属于FRL。
近些年来,FRL陆续推出了多款VR头戴设备,去年最新发布的Oculus Quest2搭载高通骁龙XR2处理器,在进行多任务处理的同时,能够支持更多感知算法,为终端用户带来更具沉浸感的体验。相关平台统计,去年第四季度Oculus Quest2的销量超过100万套。
在今年的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脸书表示,从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脸书计划将FRL在财报中单独披露。脸书称,其正为增强和虚拟现实产品和服务投入大量资源,预计对FRL的投资将使2021年的整体运营利润减少约100亿美元。
相比之下,国内的虚拟现实产业起步较晚,VR设计人才、研发人才、产业化人才等方面缺乏严重。尽管2016年被称为虚拟现实产业元年,但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对虚拟现实产业的投资脚步逐渐放缓,2017年超过半数线下VR体验店关门或倒闭。直到今年元宇宙概念火热起来,虚拟现实产业再度迎来春天。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指出,在硬件方面,高精度传感器和虚拟现实专用芯片依赖进口,眩晕、交互等关键核心技术还没有突破。
“在硬件制造上中低端肯定是中国是比较强的,高端涉及到材料,涉及到算法,涉及到算力,涉及到一些 ICT(信息和通信)产业的核心技术,那么这些东西都是急不得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在模仿中进行超越。”沈阳表示,在高端硬件设计研发人才方面仍需要国家政策扶持。
在人机交互方面,白皮书显示,人与虚拟对象之间的力/触觉逼真感知的方式、机制及其设备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触觉、温湿感、嗅/味觉等仍处于研究初级阶段或尚未涉及。
据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的《人工智能之人机交互报告》,美国在人机交互领域的人才数量遥遥领先,英国次之,而中国学者数量排名第五。
从分布情况来看,京津地区在本领域的人才数量最多,随后是台湾、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同时,与日韩、东南亚等亚洲国家相比,中国在人机交互领域学者数量方面优势不大。
郭斌认为,当前我国紧缺软硬件协同人才。“虽然我们懂算法,但我们不懂硬件,懂硬件的,可能对算法又了解的不够,所以真正落地的时候会面临很多的问题。”
目前,“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已经纳入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名单之中。2021年8月,《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标准》通过评审,对提高虚拟现实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规范化培养和社会化评价提供有力的支撑,也将对虚拟现实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评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还有这些人才正被需要
在业内人士看来,元宇宙将是互联网的终极表达方式。但受制于技术发展,在短期内这一概念还不会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腾讯研究院撰文指出:“目前元宇宙的最佳体验场仍在于游戏,从这个准备度最高的C端场景开始,元宇宙或将逐渐走向无垠。”
2月28日,腾讯游戏程序员@毛星云在知乎发帖,为腾讯天美工作室的3A主机游戏大作招募人才。据了解,这款代号为“绿洲”的游戏,对标电影《头号玩家》中的绿洲(Oasis)式的虚拟社区。目前由天美工作室负责人姚晓光亲自操刀,使用虚幻5引擎开发,并横跨主机、PC、移动端和下一代终端平台。
后起之秀米哈游和莉莉丝也在积极布局元宇宙游戏。其中,米哈游的愿景是在2030年打造出全球十亿人愿意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世界;莉莉丝则内部正在开发对标罗布乐思的UGC创作平台,团队规模预计在100~200人左右,名为“达芬奇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耐克也开始为布局元宇宙招募人才。根据近日提交给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的记录,耐克已经提交了相关申请,要求在其娱乐服务、零售店,以及“在线和网络虚拟世界中使用”的虚拟商品中使用耐克的同名标识、logo和“just do it ”广告语。
公司招聘信息显示,耐克正在招聘四名虚拟材料设计师。设计师将加入公司数字产品创造小组的虚拟材料设计师团队,创造虚拟鞋类和其他产品。职位详情中提到,这些设计师“在重新定义我们的数字世界,将我们带入元宇宙并发展我们团队的能力方面发挥作用”。
脸书则大手笔在宣布欧盟各国招聘高技能的工程师,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创造1万个高技能的工作岗位。全球事务副总裁尼克·克莱格(Nick Clegg)和中央产品副总裁哈维尔·奥利凡(Javier Olivan)在官方文章中表示,这项投资是对欧洲科技产业实力和欧洲科技人才潜力的信任投票。
需要注意的是,元宇宙带来社交、内容、游戏、办公等多个场景变革的同时,也暗含着职业兴衰交替。
沈阳介绍,目前已出现“捏脸师”这一新职业,其主要工作是设计虚拟人的外在形象。“元宇宙的发展的进程中,感官体验性会很重要,元宇宙进一步加大了对于美好事物的构建,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对于顶级的美学人才的需求会大幅增加。”
与此同时,部分通过技术可以取代的职业,或将在元宇宙愿景实现时消失。沈阳认为,届时不同国籍的人交流将不会存在语言障碍,“你说中文,和你聊天的人直接听到的就是英文”,翻译不再被需要。此外,一些虚拟人、机器人可以替代的秘书、售货员、导游等职业,也将可能消失。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49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