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骗局|智先生

上世纪90年代,科幻小说家尼尔·斯蒂芬森出了一本作品,叫《雪崩》。

里面有一个叫Metaverse的概念,指的是一个完全独立于现实物理世界的虚拟空间,人们能通过脑机接口和头部设备,进入虚幻自由的空间里,做任何想做的事。

中文翻译赋予了Metaverse一点禅意,帮它取名为「元宇宙」。

接下来的二十几年里,这个概念经常用于科幻小说、游戏和影视作品,比如《头号玩家》和《失控玩家》,都有类似背景设定。

这个概念怎么看都不新鲜,最近却突然爆火,成为讨论度极高的「风口」,主要是驰名双标的扎克伯格,把Facebook名字改了,不叫Eface,也不叫Bface,而是不沾边的Meta。

不是不好听,但感觉不对味了,背后也有无奈之处。

扎克伯格很清楚,脸书的社交属性,决定了它无法像微信一样建立强关联的私域社交关系。它处境有点像如今的微博,普通用户的流量被明星、网红、营销号和各种超话抢占,大伙逐渐失去了表达欲,不再喜欢在公共平台分享自己的信息,那它成立之初所坚持的价值,渐渐失去了基石。

无论从市值还是日活规模来看,脸书远不到「衰落」地步,然而居安思危的扎克伯格有了很强危机感,必须整点新活,把蛋糕做大,能囊括用户的更多需求,并且概念越是宏大,越能包揽更多红利项目,最好能引发革命式的颠覆改变,如同当年的智能手机。

思来想去,扎克伯格决定打出「元宇宙」这张牌,毕竟他已经在VR产业布局了好几年。尽管他比谁都清楚,以目前的筹备根本无法实现元宇宙构想,可只要赋予它足够酷炫的概念,再加上Facebook背书,不用忧愁投资问题,无数人排队挤着上车。

于是,他关于虚拟世界的愿景就这样公之于众,并打出一套紧密的组合拳来稳定军心,例如,未来5年内在欧洲投放1万个元宇宙相关职位、每年投入50亿美元建设元宇宙、再投100亿美元进行技术研发……

为了让投资者看到决心,还上架了一款数字会议App作为第一款元宇宙产品。

至此,元宇宙大火。

要说元宇宙是不是骗局,我认为得分开来看。

元宇宙的概念本身没有问题,它是人类对更高精神追求的一种设想,也是一种未来生活的流行趋势。

但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情况,谈元宇宙还为之过早。

扎克伯格早早打出这张牌,不是因为他掌握了绝对前沿技术,有足够底气去推行元宇宙,而是想突破困局,给投资者一点信心而已。

想要实现完整的元宇宙构想,以目前的技术远远无法达到。

元宇宙主要涉及几方面技术,芯片、网络通信、VR、AI、区块链技术等。

之前我在写《大科技停滞时代》时讲过,人类当前的科技水平仍处于相对停滞状态,无论芯片、网络通信还是互联网。至于区块链,在经历币圈乱象后,投机者平静散去,只留下寥寥搞技术的人。

最基础的VR设备,它作为通往元宇宙大门的钥匙,这些年来一直原地踏步。

2014年,Facebook收购了专做虚拟现实设备的Oculus公司,让公众第一次知道扎克伯格进军VR的野望。

之后一段时间都被称为「VR元年」,那时除了比特币,风头最盛的是VR眼镜,各大厂商都觉得自己可以做,甭管有没有那个金刚钻,能吃到红利才是重点。

很多人到现在对VR眼镜的印象还停留在「眩晕」、「卡顿」、「沉浸感不强」等负面观感中,就是因为早年暴力增长的劣质产品败坏了整个VR产业的声誉。

到2016年下半年,这场狂热的逐利游戏突然哑火,泡沫散尽。

许多靠着PPT拿到融资的初创企业,后期因为没有资金支持而率先出局,只剩下有巨头资本支持的企业能坚持住。

Oculus有扎克伯格这个亲爹支持,这些年一直没断奶,活得还不错。

即便如此,VR行业近五年来可以说毫无进步,甚至在开倒车。

元宇宙骗局|智先生

游戏爱好者都有印象,初代VR设备普遍需要连接PC作为终端。在这种模式下,如果电脑配置跟得上,画质流畅度和沉浸感都不错。

可问题出在,主流标准配置的PC难以兼容,连接VR设备后画质和流畅度都会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下,想要快乐体验VR还得花钱升级自己的PC配置,用户成本就太高了。

因此,销量扑街无可避免。

有部分厂商选择做无线VR,也就是如今VR设备里的主流产品——VR一体机。

这玩意原理很简单,就是把终端移植到机器内部,这样会使它的造价更低,有助于打开销路。

听上去似乎挺好,从有线变无线,不受拘束,价格还便宜了,简直是科技体验的一大进步。

可惜,这背后代价是牺牲视觉体验,从PC芯片变成了移动芯片,无论图像性能和空间定位性能,都全面降级。

奈何一体机价格便宜,大众普遍也不懂这么多门道,在厂家强势推广下,VR一体机成为了市场主流,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

直至今日,无线VR设备的技术目标,还一直在向几年前PC有线机的基础功能看齐,勉强实现追平。

今年年初我买了Oculus quest2,到手不到三千元,质感和手感都值这个价,一开始我用着挺新鲜。
不到两个月,它闲置在角落积灰了。

主要原因是不舒服,整整一斤多重的塑料盒,紧紧箍住我的眼部和头部,内部环境密不透风,使用时间过长就会有沉闷感,佩戴体验不行。

另外,无线手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操控,我需要一直调整肢体幅度才能保证卡点。

这就变成了是人在配合机器,我玩一个小时就已经筋疲力尽。

最后想说,这玩意的使用门槛太高了。

从激活、注册账号到最终使用,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研究教程,过程曲折能把人心态搞崩,不适合小白用户上手。

就这玩意,根本撑不起「人手一台」的野望,扎克伯格想靠它称霸元宇宙市场,让人堪忧。

在我看来,元宇宙不是骗局,但目前围绕元宇宙展开的经济活动都是割韭菜。

前段时间有一款叫Decentraland的游戏,画质堪忧,炒的就是元宇宙概念。

买单的人还不少,游戏里一块地皮四十多美元,现在翻了两百多倍,林俊杰还花了78万在游戏里买了3块地皮,就挺迷的。

如果说在游戏里炒地皮,勉强算一种投资行为,那去「元宇宙」付费培训课,就完全是抢着送钱。

套路基本都是卖课、收取会员费,告诉你元宇宙是当下最火爆的风口,不想错过赚钱机会就来听老师讲课吧,学习前沿的元宇宙知识,抓住时代机遇。

一门课只要699,你就能赢在起跑线上。

学员能不能赚到钱不说,讲师靠着卖课倒能赚个几百万,真正的知行合一。

还有这种「元未来家族」,已经魔怔了:

更强的还是股市上那些冒头炒元宇宙概念的垃圾股,劝你们不要想着蹭热度。

熙熙攘攘重复着老调子,将这种新瓶旧酒的玩意弄得推陈出新,本质仍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把戏,大部分普通股民薅不到红利羊毛,得到的就是一个高位套牢待遇,甚至血本无归。

其实谨记一点,真正能赚钱的事,别人巴不得自己全赚了,连自家人都不愿意告诉,哪还轮得到韭菜。

但凡敲锣打鼓告诉大家,这玩意肯定能赚钱,不用怀疑,那赚的肯定是你钱。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535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1-12-20 23:37
下一篇 2021-12-20 23:45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特别提示:登陆使用搜索/分类/最新内容推送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