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飞极为重视人才的密度,认为不断提高的人才密度是企业快速发展,度过经济衰退的原因。网飞的前CHO帕蒂• 麦考德将人才密度定义为优秀人才在公司中的占比。
网飞的创始人里德•哈斯廷斯将人才视为企业的文化内核,他信奉“人才效益现象”,即一个富有才华的人,所产生的创新效果将数倍于一个能力中等的人,并且随着技术和创新发展,这种倍数还在不断增加。
在科技驱动的硅谷,程序员是企业极为依赖的力量。比尔•盖茨就说过“一名优秀程序员写出来的代码,比一名普通程序员写出来的要贵上一万倍。”在软件行业,这种说法虽有争议,但也是一条尽人皆知的原则。
这种重视人才密度的现象从科技企业,正在向其他其他企业蔓延,原因在于相对货币资本,人力资本的价值在急剧加大。企业的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必须有足够的优秀人才作为支撑,否则即便如雅虎这样的科技巨头,也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逐渐衰落。
帕蒂• 麦考德所说的人才密度可以度过经济衰退,从企业角度而言,就是人才密度可以帮助企业跨过增长的陷阱。
由优秀队员组成的球队,每个人所具备的技巧和意识,能让他们贯彻技战术,快速配合和进攻。面对赛场瞬息万变的情景,他们的表现,不需要场下教练声嘶力竭地怒吼。
营造一个完全由优秀员工组成的工作环境,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他们彼此之间会互相感染和促进,不必担心“猪队友”拖团队的后腿。
为验证“猪队友”对团队的影响,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找了一些人来完成某项任务,实验者在小组里埋伏一两个破坏者。当大家工作时,他们就在旁边说风凉话、抽烟或把脚翘在椅子上。实验发现,只要小组里有这样的破坏者,整个小组的效率就会下降将近一半。
因此要不遗余力地将那些表现差劲,又不愿意提升的员工,从团队中及时优化。极力留下那些出色的员工,他们具有超凡的创新能力,能够完成繁重的任务,并且很好地相互协作。
工作可以分为操作型和创造型两类,前者有明晰的标准和流程,后者需要员工敢于突破现状。
对操作型员工,按市场的中等水平开工资;对创造型员工,要开出市场上最高的薪资,而非花一般的工资水平,去雇十几名表现平平的普通员工。
从事创造性工作,别说三个臭皮匠,即便三十个也顶不上一个诸葛亮。
将薪资作为提高人才密度的重要手段。
首先,通过高于市场的薪资水平,吸引优秀的人才投递简历,从中选拔最优者。这种“撇脂战略”,将牛奶最上面的奶皮不断刮去,会对竞争对手构成深远的打击。
其次,优化表现不力的员工,节约薪资资源,集中给到优秀员工。这种“聚焦战略”,可以避免撒胡椒面的窘境,每个人都有一点,每个人都不满意,导致优秀人才持续流失。
作者:周晓峰,管理博士,子迈咨询创始人,曾任集团和上市公司人力资源高管。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58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