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国产浏览器,为什么不受待见?

全球桌面浏览器市场几乎已经是西方企业的 ” 天下 “。

根据分析机构 StatCounter 公布全球桌面浏览器市场的调查报告,目前全球用户使用最多的浏览器分别是谷歌浏览器、Safari 浏览器、Edge 浏览器、火狐浏览器以及 Opera 浏览器,其中,谷歌浏览器以 65.38% 的市场份额,领跑全球桌面浏览器市场,当之无愧的浏览器霸主。

也就是说,在全球排名前五的浏览器中,没有一个是中国企业研发的浏览器。但事实是,我国相关企业研发的浏览器并不在少数,比如主流的搜狗浏览器、360 极速浏览器、QQ 浏览器以及猎豹浏览器等等。

相较于谷歌浏览器、Safari 浏览器、Edge 浏览器等的广受欢迎,国产浏览器为何遭遇冷落?想要夺回浏览器的市场,国产浏览器们还需要什么?

浏览器风云往事

浏览器的出现把计算机由软件时代推进到 web 时代。而其主要功能就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在浏览器窗口中展示 HTML 文档、图片、视频等网络内容。

世界上第一款浏览器,也就是著名的万维网(WorldWideWeb),诞生于 1990 年。在当时,Web 只是一个计算机程序,其目的是显示和检索数据。使用分配给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上的每个网页的 URL。也就是说,当人们在浏览器中输入内容时,实际上是在输入地址,浏览器将使用该地址来获取人们想要查看的信息。

万维网以后,又相继出现了 Mosaic、Netscape Navigator 等早期的浏览器。其中,Mosaic 是互联网历史上 ” 第一个获普遍使用和能够显示图片的网页浏览器 “,而在 Mosaic 还是最流行的浏览器的时候,Marc Andreesen 与同事 Jim Clark 成功推出了 Netscape 浏览器。

得益于 JavaScript 和 “partial-screen loading”(即使页面未完全加载,用户也可以开始阅读页面上的详细信息)等功能,Netscape 浏览器很快成为市场领导者,占据了浏览器市场上一半的份额,最疯狂的时候,Netscape 浏览器的市场份额接近百分之九十。

Netscape 的成功向在计算机和互联网领域工作的人证明了 web 时代的必然趋势,让许多行业人都猜测 ” 操作系统的时代已经结束 “。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软成功把握了机遇,在 1990 年代后期创建了自己的浏览器 Internet Explorer(IE)。

微软通过对其产品的大量投资,并且凭借其操作系统的地位,将 IE 免费并与 Windows 进行捆绑,以涨价为胁迫要求主机厂商在桌面上展示 IE 的图标,并不得加入 Netscape,使 Internet Explorer 能够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并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在浏览器领域取得了胜利,这就是著名的 ” 第一次浏览器大战 “。

市场份额的快速下滑导致 Netscape 被出售给了 AOL,2003 年 7 月,Netscape 公司——网景解散。就在解散的当天,Mozilla 基金会成立,2004 年,基于 Mozilla 源码的 Firefox 首次登台,随之而来的还有 Opera 以及 Safari 等,拉开了第二次浏览器大战的序幕。而那个时候,蠕虫病毒正随着 IE 在网络快速传播。

Firefox 有效得防止了病毒的传播,并凭借个性化、多媒体和开放式创新赢得了用户。Safari 保持着苹果的特有偏执,界面美观,并借势 iPhone 占据手机浏览器的市场。于是,Firefox、Safani 等浏览器抓住 IE 的问题,凭借个性化与开放性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逐渐赢得用户,占领一部分市场。

Chrome 的横空出世,意味着第三次互联网浏览器大战的开幕。2008 年,谷歌推出了其专有浏览器—— Chrome。到 2012 年底,即推出仅四年后,谷歌 Chrome 浏览器凭借其易用性、跨平台功能、速度以及与标签和书签相关的特殊功能,取代 Internet Explorer 成为最受欢迎的浏览器。

在这个过程中,国产浏览器也开启了发展的道路,但由于起步晚,在技术上或者环境平台方面与西方企业的竞争对手已经存在了一定的差距。并且,纵观浏览器发展历程,用户体验在用户与浏览器互动时已经愈加被重视,而这恰恰是国产浏览器所欠缺的。

国产浏览器为何受冷落?

目前的浏览器市场,Chrome 可以说是一家独大,Safari 浏览器、Edge 浏览器、火狐浏览器以及 Opera 浏览器则紧随其后。尽管我国相关企业研发的浏览器并不在少数,但却相对被冷落,处于一个尴尬的市场位置。

而国产浏览器之所以不被认可,或者准确的说是认可度低,其中核心的原因就在于技术层面存在着差距,同时商业模式也存在着问题,在这两个层面叠加下,就导致用户的体验感受影响,就很难被用户所接受。

从技术层面来说,目前国内主流的浏览器都采用套壳 Chrome 的 Chromium 内核版本,并没有自主内核。2018 年,打着自主创新国产浏览器的红芯浏览器宣布完成 2.5 亿融资,一炮而红。但随后,声称 ” 首个自主创新浏览器内核 ” 的红芯浏览器却被扒出使用的是 2 年前 Chrome 49 内核的开源代码,造假抄袭成为红芯浏览器的标签,红芯也因此成为被鄙视的对象。

要知道,内核是浏览器中最有技术含量的一环,它的核心作用是将网页内容能够正确的排版呈现在我们眼前。目前,全球最主流的浏览器内核分别有 Webkit、Trident 以及 Gecko。

其中,Webkit 是苹果公司的内核,Safari 浏览器使用的就是它,并且,Chrome 浏览器最初用的也是它,之后又基于它推出了 Blink 内核,也会被称为 Chrome 内核。Trident 是微软在 Mosaic 代码的基础之上修改而来的内核,用于 IE 浏览器,当前,Trident 已经增加了对现代浏览器技术的支持,推出了用在 Edge 浏览器上的 EdgeHTML 内核。Gecko 的代码则完全公开,主要是 Firefox 浏览器使用。

开发自主创新的浏览器内核,开发周期长,技术门槛高,耗时耗力耗钱,也因为这样,一直以来,国产浏览器都没能实习自主内核。今天的国产浏览器,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小米的 MIUI 系统一样,只是在谷歌之类开放的系统代码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类似于今天的一些基于安卓的二次开发系统一样。

不仅如此,国产浏览器在没有自己核心算法加持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对流量与用户进行过度的商业化,这就必然会使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大幅下降。毕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生态的不断完善,国内整个互联网的竞争已经从网站,产品和服务等,进入到平台之间,生态之间的竞争。

浏览器作为一个全面的平台,包含了搜索、内分发、资讯内容和扫描等各项功能,因此,浏览器背后的竞争,也可以看做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在这样的竞争下,国产浏览器开始把 ” 研究重心 ” 放在了 ” 如何成为默认浏览器 “。而在利益的驱使下,国产浏览器的 ” 流氓行为 ” 也开始层出不穷。桌面弹窗、首页广告、添加开机启动、修改默认浏览器、篡改浏览器主页、捆绑全家桶,应有尽有。

不仅如此,国产厂商还将浏览器到造成了一个流量入口,做成了一个信息聚合平台,将域内流量全面往浏览器整合。比如,搜狗浏览器里面就植入了太多不属于浏览器本身的东西,小说、资讯、游戏等等,360 浏览器、QQ 浏览器亦是如此,这些浏览器背后的厂商都想通过浏览器框柱自家域内的流量。

并且,国产浏览器并没有提供一个非常友好的第三方开放平台,不像 Chrome 浏览器一样,拥有丰富的插件系统。要知道,一些人甚至专门因为各种好用的插件而爱上 Chrome 浏览器,包括 Flash 广告屏蔽,网页截全屏,图片采集,youtube 视频下载统统在 Chrome 浏览器里就能实现,并不需要第三方 exe 程序安装。

就这样,国产浏览器的发展越发偏离了浏览器的初心,一味地让用户来消化自家的产品与生态,拼命的塞上合作网站的信息与内容,用户也自然也渐渐离开。

国产浏览器的未来

国产浏览器想要重新获得浏览器的市场,技术和商业模式是重心所在。

事实上,谷歌、苹果之类的浏览器之所以被用户认可,主要就在于他们的技术与设计,谷歌、苹果之类的浏览器在功能性、美观性、交互性等方面等做好工作,使用户在使用浏览器时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满足,甚至愉快,他们基于对用户心理与使用需求的研究,以用户使用体验为核心进行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谷歌、苹果之类的浏览器都并不是依靠浏览器本身实现商业目的,而是基于浏览器背后所获取的用户行为大数据,基于用户的这些行为大数据,对相关的广告与应用进行精准的投放。而这种精准的投放并不是基于浏览器本人,而是由浏览器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应用程序、邮箱、其他依附的网站等,通过这些相关的衍生平台对用户进行精准的广告投放。

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客户投放广告的有效性与精准性,另外一方面,又降低了用户的排斥感,而这些广告的投放也正是用户希望了解的信息。

可以说,对于谷歌、苹果而言,浏览器只是收集用户行为大数据的一个入口,而不是他们变现的核心,他们真正的核心是基于浏览器所获取的用户行为大数据,通过这些大数据进行变现。

这就是跟谷歌、苹果之类的浏览器与我们的国产浏览器的核心区别。而我们国产的浏览器只是简单的基于浏览器本身实现商业变现,导致过度的广告,以及在没有精准大数据分析的情况下,给用户推送各种低质量的广告,这就会导致用户的反感,也给用户的使用造成了困扰。

按理说,我们有庞大的用户群体,这个数量级提炼出来的创新,是足以影响浏览器标准的。我们的国产浏览器,应该在行业标准上夺取更多的话语权,然后服务于用户,甚至服务于将来有可能的国产操作系统。

但这个前提是,我们的国产浏览器能 ” 善待 ” 自己的用户。用浏览器来赚钱,这没有问题,但我们用户不应该被看作是 KPI 的数据、生钱的工具、待宰的羔羊。说到底,国产浏览器想要出头,最应该做的,就是将研发浏览器的目的回归到产品使用本身,将浏览器打造成为真正的搜索工具,而非垃圾信息聚合中心。

毕竟,如果浏览器对用户都那么不友善,那么用户也不会主动选择这样的浏览器。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594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3-03 11:38
下一篇 2022-03-03 11:45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