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欧洲中世纪的晚期,人们就发现了“演绎”和“归纳”这两种方法论上的缺陷。
简言之,演绎,都是基于既有的知识做推理,从理论上讲,推出的知识都不是新知识,而只是既有知识的延伸,换句说法,就是没有信息增量。而归纳没法保证结论正确,你看到过一千只、一万只,甚至更多的天鹅都是白的,也没法做出结论——天鹅都是白的,这个结论可以轻易地被一只黑天鹅打破。
接下来,人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论,我们不妨把它叫做“假设-演绎”。先提出一个假说,注意,这个假说是待验证的“新知识”,然后去演绎它,观察结果,如果结果符合假设,则认为假说暂时有效,即在发现反例之前,先用着,如果结果与假设不符,则否定原有假说,提出新的假说,继续循环。
这样,人类的知识大厦就可以不断演化,添砖加瓦。
心态上接受被否定,就可以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也不失实用性。后来的科学革命,实验方法等等,都可以说是这个思想源头的发扬光大。
到了十九世纪,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科学的特征就是“可证伪性”,在我看来,进一步认可了人类是通过不断否定过去的自己,从而不断进步的事实。
在波普尔“科学理论只能被证伪,无法被证实”的观点上,我提出自己的一句话——
产品只能被完善,而无法被完成。
我认为,这就是十几年前,MVP方法论被提出,背后的思想源头。
通过MVP方法不断完善产品,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每一次产出,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它作为目的,创造了用户价值、满足了用户需求,另一方面,它作为手段,让我们获得反馈,知道了下一次迭代应该做什么。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60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