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3年前,最火的电商模式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社交电商”。随着拼多多的快速崛起,社交电商成为了行业最热门的风口。一时间,各类型社交电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其中,以云集、花生日记、贝店为代表的会员制社交电商公司发展最为迅猛。
它们通过S2B2C模式,把上游供应链的货品提供给小B用户,并对其进行一系列售后、培训等服务,再由小B通过社交关系触达给C端消费者,最终完成商品售卖。
在这种模式下,小B不需要自己找供应链、不需要自己囤货、发货、处理售后等,他们只需要做好“获客”和“转化”,就能轻松实现赚钱的目的。
另外,层级式会员分佣体系,也刺激着小B不断裂变。他们通过售卖礼包的方式,发展他人成为“下线”,并对其进行拉人头、卖货等培训,当下级具备相应能力后,上级获得销售分佣。
于是,在“自购省钱、分享赚钱”的利益驱使下,大批“微商团队长”涌入平台,他们凭借着强大的分销能力和社交关系链,为行业带来爆发式增长。
现状
然而,好景不长。
在涉嫌传销、电商行业内卷加剧以及团队长流失的三重影响下,曾经光鲜亮丽的社交电商开始走向衰落。罚款、裁员、倒闭的新闻屡见不鲜,就连阿里的亲儿子“淘小铺”都宣布了业务关停。
会员制社交电商究竟怎么了?这套商业模式为何会衰落的如此之快?
衰落的原因
1、涉嫌传销,频被市场监管
层级式会员体系是会员制社交电商的核心。但这套体系与“传销”十分相似:
因为涉嫌传销,所以社交电商一直是市场重点监管的对象,只要有用户举报,一罚一个准。
另外,公司的经营活动如果不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展开,是很难在资本市场有长足发展的。云集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2019年5月,云集以发行价11.00美元,募集资金超过1.2亿美元在纳斯达克上市,号称“会员电商第一股”,然而仅上市一年,云集就面临着口碑崩盘、亏损加剧等诸多问题,收到了“退市”的警示,令人唏嘘。
面对市场监管的压力,各社交电商公司都尽量做了合规化的改造,然而,无论如何“包装”,他们仍难摆脱传销的质疑。
2、电商行业内卷加剧,流量去中心化明显
大多数会员制社交电商公司,走的都是CPS导购模式。他们集合淘宝、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的隐藏优惠,给消费者提供返利服务。在这种模式下,“社交电商”和“传统电商”的关系非常紧密。
一方面,社交电商需要依赖传统电商的供应链,为其消费者提供商品优惠。另一方面,传统电商需要依赖社交电商为其拓展外部流量,提升业绩。他们相互依存、互取所需,互利共赢。
然而近2年,传统电商平台的竞争格局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一边是拼多多凭借着低价供应链和营销优势快速增长,成为了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
另一边是抖音、快手等直播电商的快速兴起,极大的改变了疫情时代用户的消费习惯。
前有拼多多的进攻,后有抖音、快手的侵袭,传统电商平台的市场份额被加速分割,流量去中心化日益明显。
曾经,用户“自购省钱”的需求只能通过cps返利实现,但如今,在拼多多、抖音上就能买到更便宜的商品,实现省钱的需求。
因此,社交电商的cps返利模式对用户的吸引力越来越弱。
3、成也团长、败也团长
当初,会员制社交电商之所以能高速发展,靠的就是微商团队长“拉人头”的能力。可以说,团队长掌握着社交电商的流量命门。一旦团队长流失,他下面的客户也会流失,这对平台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而这样的事情,正在发生。
平台成立初期,为了吸引团队长入驻,往往会给出高额的补贴奖励去刺激他们拉人卖货。此时团队长拉人的动力是很充足的。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拉人赚钱。
但是,当平台发展稳定后,就会减少奖励。这时,团队长“分享赚钱”就会变得困难。
人性都是逐利的,聪明的团队长深谙此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另起炉灶。把同一拨用户再洗到新的平台上去,赚另一份“人头费”,去薅新平台的羊毛。
由于会员制社交电商本身没有“竞争壁垒”,所以“可替代性”非常强,平台很难留住用户。
可以预见的是,会员制社交电商注定是要被时代淘汰的。
但行业的从业者也不必悲观,新旧更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一个旧模式的陨落必然会伴随着一个新模式的诞生。
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60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