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AIPL|肖恩客

最近公司同事聊到了一个在营销中(之前更多是在电商营销中)非常有名的模型——AIPL。基于个人在工作中的浅薄认知,今天和大家浅谈一下这个模型。

什么是AIPL?

首先,了解一下AIPL具体指什么?

-A(Awareness):认知
(潜在)消费者通过广告、朋友介绍等渠道知晓这个品牌。
例如:下午三四点,看到同桌的女同事从楼下拎了一个白色袋子,并从里面拿出了一杯奶茶。袋子上画着一个奇怪的人头,然后写着“喜茶”,于是,你只懂了有一个奶茶品牌叫“喜茶”

-I(Interest):兴趣
(潜在)消费者对这个品牌产生兴趣,想要进一步了解。
例如:你的同桌女同事,连着好几天都在买喜茶,还带动了前桌的另一个男生。这一次,你心想,这个奶茶真的这么好喝?于是,你打开了微信,想搜一些公众号对于这个“喜茶”是这么评价的?

-P(Purchase):购买
(潜在)消费者对这个品牌有所了解后,最终购买了这个品牌的产品,成为了真正的消费者。
例如:看到某篇公众号说喜茶是最近特别火的一个茶饮品牌,当代年轻人都在喝。为了不在这个时代落伍,你打开了“喜茶GO”的小程序,发现新用户送了一张8折券,于是你就下单买了一杯大家推荐的“多肉葡萄”。

-L(Loyalty):忠诚
消费者因为认可、喜爱这个品牌,对这个品牌产生了些许偏爱,或是发生了再次购买,或是和他人进行了推荐。
例如:喝完这杯“多肉葡萄”,你第一次发现水果茶可以这么好喝又(至少自我感觉)健康,于是第二天的下午茶时间,你又点了一杯犒劳自己,还和自己在上海的妹妹强力安利了这个茶饮品牌。

大家其实会发现,在这个模型里,要想抵达下一层,就必须要经过上一层,而每一次往下一层,都会遇到产生更大的阻力。
例如,消费者只有对品牌有认知,才有机会对品牌产生兴趣,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但即便消费者对于品牌产生很大的兴趣,但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会最终购买这个品牌的产品。

因此,AIPL四层的关系,不是平行的,就像下图一样,像一个倒三角的沙漏。而每往下一层,都会有一定的流失的可能性。

浅谈AIPL|肖恩客

AIPL有什么用?

许多品牌方在电商平台的营销运营中会使用AIPL的模型,将用户的购物旅程进行梳理:
商品的曝光➡️点击并浏览详情页,甚至加购收藏➡️最终购买➡️分享链接邀请好友购买或自己后续再次复购
由于电商平台可以记录用户在每个环节/页面的操作行为,因此品牌方可以定量地分析每个环节的数据,看到用户是在哪个环节流失的,从而找到掣肘品牌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而进行优化处理。
举几个例子——

-A(Awareness):认知
如果发现自己的A比较低,就需要增加自己的商品的曝光率,或者在商品名称中增加一些热门的搜索词

-I(Interest):兴趣
(从I开始,可能更多需要关注上一层级到这一层级的转化率,而不是单纯地看该阶段的数值。)
如果A-I的转化率较低,有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商品展示图不够吸引用户,或者,自己商品呈现的场景不对(例如将Rio这种年轻人喝的低酒精饮料放到了中年人常逛的白酒卖场)。
这时,就需要更好地了解目标消费者的消费痛点和场景,改进商品展示图及文案,以及促销平台。

-P(Purchase):购买
当I-P的转化率低时,可能是商品详情页的介绍没有很好地吸引到消费者(产品的功能介绍,或是页面的设计风格),或是虽然产品很好,但是价格不够美丽。
同样的,了解消费者痛点后针对性地给出产品利益点,同时了解消费者对于广告的风格偏好,使用用户喜欢的风格调性进行产品介绍。
另外,必要时基于消费者洞察,提供适合目标用户的购物权益(赠送本品牌周边产品或符合用户消费习惯的其他品类的产品,提供金融分期服务降低消费压力)

-L(Loyalty):忠诚
当P-L的转化率低时,可能是产品本身的体验不好,或是用户没有产生进一步的复购/分享欲望。
此时,可以通过用户的评价/访谈了解产品优缺点,反馈生产设计部门进行改良。同时,可以提供复购优惠、分享得奖品等行为,刺激用户的复购和分享行为产生。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61634.html

(2)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3-21 13:53
下一篇 2022-03-21 14:02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