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造车界的网红,特斯拉仿佛与低调无缘,此前连续两次在中国市场涨价引起热议,后又有车主被锁门外等负面新闻缠身。然而,在疫情期间芯片短缺,供应链瘫痪,劳动力成本增高的种种情况叠加下,特斯拉依然稳居全球车企市值第一。
从无到有,再到市值破万亿,微软用了44年,苹果用了42年,马斯克死对头贝索斯的亚马逊用了24年,谷歌用了21年,而特斯拉仅仅用了18年,这一切不得不归功于“钢铁侠”马斯克,而究竟是什么成就了他?
复盘马斯克与特斯拉的成长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出2大思维能力:“组合思维能力”与“破界思维能力”。
组合思维:补短板VS扬长处
从造电动汽车到造火箭,马斯克都用“旧要素,新组合”的思路,找到新的组合方式,实现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创新。
在早期研究电动汽车时,特斯拉遇到了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他是如何解决这一重大难题的呢?
第一步则是要素拆解。马斯克发现要想有效降低电池成本,则必须改变现有的原材料组合方式。第二步是重新组合。马斯克与松下公司达成合作,重组特斯拉汽车电池,一举将电池成本降至全行业的最低水平,这让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面对复杂问题时,马斯克有意识地将问题进行拆解,将复杂模糊的大问题拆解成可以着手的小问题,再产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创新之父熊彼特最基本的思想,也是混沌学园研究7年得出的创新成果:组合创新,在其出版的新书《创新力》一书中提到:
真正为企业带来显著增长和发展的创新,几乎没有源自头脑风暴的,大多发起于开创者的思维中。
组合创新思维不仅仅只是把各个要素重新排列组合那么简单,它不是撒胡椒面,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抓重点、抓主线、抓主要矛盾,这需要清晰的逻辑分析、严谨的要素拆解、深刻的洞察,面对问题一般是先拆解,再分析轻重缓急,找到关键要素,最后围绕关键要素重新组合。
对于个人英雄马斯克的组合思维,除了崇拜,我们大多数普通人难道就只能围观、自叹不如了吗?混沌学园提出:组合创新是一种能力,其思维模型是可以习得、可以应用、可以提升积累并普遍应用的能力。
为此,在其著作《创新力》一书中列了2种组合创新的思维数学模式:
从数学上看,组合思维其实就是最大数思想,一种方式是找到最大、最能够击穿阈值(突破问题)的单一要素,然后把资源都投入这个单一要素,力出一孔,迅速地击穿阈值。
另外一种方式是:将已有要素重新组合出一个能够击穿阈值(突破问题)的新要素体,然后迅速地击穿阈值,打开局面,马斯克所用的组合创新正是这种方式。
简而言之,就是我们需要充分分析趋势和红利,进而借势、借十倍速变化的要素,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目标,最终选择出单点阈值,并把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集中在这一个单点上,再做到极致,做出特色,卓然而出。
破界思维:追问本质vs心智边界
在解决问题后,我们如何冲破边界,走向更大的成功呢?在混沌学园所著的《创新力》中提出了解决之道:“追问与破界”。
破界思维能力,就是洞察本质的能力,其作用是揭开问题表象,抓住问题本质,打破原有系统的思维局限,开展更大边界更有价值的创新,而阻碍组织或个人破界或转型的难点就在于“既有心智”。
当人们一旦形成固定的心智模式,就会产生既有路径依赖,陷入成功经验的惯性思维,成为组织变革或个人创新的最大障碍。只有先破坏原有的系统,才可能得到更大的系统,所谓“不破不立”。
如马斯克一般破界思维能力强的人类,都特别善于提问题,提出好问题,并打破心智边界,这种破界思维往往会带来范式变革性创新,为商业带来巨大推动力,比如福特、乔布斯、张小龙分别解决了交通、智能手机、PC时代即时通信问题等等。而在这些破界创新发生之前,大家对行业过去的集体共识、信念与假设、隐形教条等既有心智都已经习以为常。
事实上,尝试解决认知盲区的问题越大、越底层,带来变革性创新的机会也就越大。对于普通人而言,依靠识变、应变和求变的创新力,才能够多次成功应对变化,从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
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时代,要想与时俱进,顺应进化趋势,就要打破旧有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积极面对不确定性,从而积极修炼处理不确定所需要的创新力,这不仅是精英们所需要的,也是更多普通人所需要的。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67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