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这个模型,通过循环系统化、数据可视化和行为习惯化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不断去发现和修正可以改善的地方,帮助我们获得更快的成长,从而提升工作的效能和生活的品质。
模型介绍
PDCA 是 4 个英文字母的缩写:
- ① Plan 计划
- ② Do 执行
- ③ Check 检查
- ④ Action 改善
① Plan 计划
围绕目标,收集相关资料,分析相关数据,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
② Do 执行
按照计划去执行,在现实中去实践,让自己真正行动起来。
③ Check 检查
检查实施的结果,并且与目标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和评估实施的效果,分清楚哪些地方做对了,哪些地方做错了,找出具体需要改善的地方。
④ Action 改善
形成正向激励的机制,总结成功的经验,把好的方法沉淀下来,变成标准化的流程。
对于 PDCA 循环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吸取失败的教训,把遗留问题放进下一个 PDCA 循环中,周而复始,螺旋上升。
在 PDCA 循环中,最关键的是明确目标。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么就会在原地转圈,无论循环多少次,都不能获得真正的提升。
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调整目标,避免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
应用举例
PDCA 循环模型最初是用来做质量管理,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下面我以提升个人能力为例,说明 PDCA 循环模型的应用过程。
比如,2022 年,我的学习目标是:平均每天深度学习 2 个小时。
应用 PDCA 循环模型:
① Plan 计划
我通过记录和分析自己的时间,发现早晨是深度学习的最佳时间,所以我制定了相应的实施计划: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度学习。
② Do 执行
我按照计划去执行,并且把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完整地记录下来。
③ Check 检查
我根据自己记录的数据,每天检查实际学习的时长,与目标时长进行对比分析。
④ Action 改善
如果深度学习超过 2 小时,那么我就总结经验,把好的方法沉淀下来,变成一种标准化的流程,促使自己养成好的习惯,让自己能够继续保持下去。
如果当天深度学习的时间不达标,那么就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然后制定改善的计划,进入到下一个 PDCA 循环中。
同理,我把 PDCA 循环模型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从分析思维模型中获得一些系统化的理论,从记录的时间和情绪中获得一些实践的经验,再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不断升级自己的核心认知,最终体现到数据赋能系统中。
与 2021 年相比,我的工作效能明显提升,做出了更多有效的工作成果,但加班时间反而变少了。所以,我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深度学习、用心写作和健身运动,这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能力的提升,从而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形成正向的循环。
对我来说,数据赋能系统像一棵大树,目标就像树根,为大树提供营养,大类就像树干,支撑起人生的方方面面,小类就像树枝,是对目标的细分,而具体事件就像树叶,促进树枝和树干的生长,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互为一体,互相促进。
我养成每天复盘总结的习惯,其实也是在应用 PDCA 循环模型提升自己的过程。假如我没有养成记录时间和情绪的习惯,完全靠大脑的记忆,那么就不能进行有效的检查和改善,导致没有形成闭环,也就很难获得快速的成长。
最后的话
一个 PDCA 循环,如果进一步细分的话,那么通常包括以下 8 个步骤:
- ①明确目标
- ②分析现状
- ③发现问题
- ④制定计划
- ⑤采取措施
- ⑥检查结果
- ⑦总结经验
- ⑧不断循环
以上 8 个步骤,就类似于数据赋能系统中的循环:
我应用数据赋能系统的过程,经历了感知数据、认知规律、帮助决策、付诸行动的循环,同时也经历了 3 种心灵过程:身体过程、情绪过程和思维过程。
身体过程,就是身体对事物的感知;情绪过程,就是事物的接受或抵触;思维过程,则是用文字思考的过程。
因为有了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的参与,所以心灵活动才变得更加生动和饱满。
在用心写作的时候,我会努力用讲故事的形式,包括背景、冲突、疑问和解答,调动身体对事物的感知,用调动情感的语言,表达对事物的感受,用分析思维模型,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
我们其实每天都在经历一个又一个的 PDCA 循环,大循环套着小循环,小循环保障和推动着大循环,彼此协同,不断提高,逐渐向目标迈进。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6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