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智航于骞: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是场马拉松 效率优先才能跑到终点|云锋Talk

无人驾驶技术历经数十年发展,人们此前对它的认知更多关于感知、定位、决策等子系统的突破。如今,当它站上产品化、商业化的拐点,大家才逐渐意识到,“全场景无人驾驶的实现”本质是一场效率革命,人才、资金、数据的运用效率,决定了无人驾驶公司能否保持长期优势。

作为一家无人驾驶通用方案公司,轻舟智航提出「自动驾驶超级工厂」的战略方向,其核心在于以一套自动化系统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而非依赖某个单点技术或算法。「自动驾驶超级工厂」基于仿真测试平台构建起数据闭环,实现了海量数据的高效利用,不仅能适应软硬件的升级扩展,还能以流水线方式输出解决方案,支持自动驾驶在不同场景的落地,实现持续更新迭代。

轻舟智航创立于2019年,CEO于骞及其核心创始团队均来自世界顶级无人驾驶公司。他们从零开始设计和构架L4级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虽是无人驾驶领域的后起之秀,但凭借「自动驾驶超级工厂」的底层支持,轻舟快速实现了L4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及规模化落地,推出的「龙舟ONE」自动驾驶小巴(Robobus)已在10余座城市开展测试运营,部署车队规模超过100台。

5月18日,轻舟智航发布「双擎战略」,第一级引擎即继续深入探索公开场景的L4级自动驾驶应用,第二级引擎即面向广泛乘用车市场,深入前装量产、定制开发、优化迭代等领域,借助更多装机量实现技术和产品打磨。

作为轻舟智航的投资方,在云锋基金看来,技术能力只是自动驾驶行业的入场券,在这场超长期的科技创新中,创始团队能否选择先进的技术路径及系统性打法、推动自动驾驶的快速落地,是关键所在。在自动驾驶领域,技术创新和落地场景是深度融合、互为推动的关系,缺一不可。

本期「云锋Talk」邀请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于骞。在本期云锋基金与于骞的对话中,我们探讨了当下推出「双擎」的战略考量,以及如何通过构建系统化、自动化的底层能力,快速实现全方位、多场景的产品落地。

以下为对话,enjoy:

轻舟智航于骞: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是场马拉松 效率优先才能跑到终点|云锋Talk

谈战略选择:面向乘用车市场 加速技术验证

云锋:轻舟智航刚刚发布“双擎战略”,对业务做出新调整。2022年轻舟的关键词是什么?

于骞:关键词是开拓共赢。成立的前三年,轻舟以轻、快、高效的方式打造了“自动驾驶超级工厂”这个底层研发系统,同时将轻舟Robobus在公开道路上投入运营,实现了技术的积累和迭代。2022年,我们会更多面向乘用车市场,通过更广泛的市场验证产品和技术,与合作伙伴实现共赢。

云锋:“双擎”具体的含义是什么?在落地自动驾驶过程中能起到哪些作用?

于骞:“双擎”即技术的深度和应用广度,这是落地自动驾驶的两大核心能力。

第一级引擎,技术深度层面,我们会继续探索L4级自动驾驶的更多落地场景。目前轻舟L4级Robobus已经在一些区域实现完全无人驾驶的运营,接下来会更关注Robobus运营城市的扩展、Robotaxi车辆的落地,积累更多数据和场景。

第二级引擎,技术应用广度层面,我们会开启前装量产业务,借助更多装机量实现产品和技术的打磨。同时帮助合作伙伴把产品体验提升,更好地服务他们的用户。

云锋:Robobus和Robotaxi是L4级自动驾驶最受关注的两大落地场景,轻舟为什么选择Robobus作为落地场景的起点?

于骞:选择发展路径时,我们优先考虑的是如何把技术和商业的鸿沟衔接上,实现成本可控的规模化和以战养战的商业化。

我们认为Robobus是可以通向Robotaxi这个终极市场的,Robobus和Robotaxi的底层技术完全一致,应用场景也一脉相承,只不过Robobus速度慢一些,行驶区域小一些,但这意味着它更能保障出行安全,容易实现商业化落地。同时Robobus有明确市场需求,是解决智慧城市短途出行的重要一环。

过去三年,我们在Robobus领域开创了一个品类。不同于传统的面向封闭园区的Minibus,轻舟Robobus能面向开放道路,把居民区、交通枢纽、商业化中心联结在一起,利用“轨道交通+微循环”这种高效模式,满足居民“最后三公里”的出行需求。

轻舟不仅率先实现了Robobus的商业化落地,在Robotaxi领域,我们也不断进行技术测试和产品打磨。轻舟在硅谷创立的第一天,我们四个创始人打造的第一辆自动驾驶车就是以Robotaxi为模型。随着技术进步、法律和政策的不断完善,轻舟Robotaxi也将很快出现在各个城市。

云锋:Robobus的落地,对轻舟的技术和未来发展起到哪些推动作用?

于骞:我们的发展理念是通过小商业闭环积累大量数据,推动更大商业闭环的实现。Robobus率先在公开道路上实现L4级自动驾驶的落地,这能帮助我们积累数据、打磨技术。尤其我们在10座城市部署超过100台Robobus进行测试运营,不同城市会遇到不同的交通场景,积累到的多样化数据是非常有价值的。

云锋:当下疫情反复,轻舟Robobus能发挥哪些重要作用?

于骞:我们的小巴在单位时间内能完成更大运输量,是疫情防控中非常好的助力。苏州有段时间疫情很严重,轻舟Robobus在固定区域内能将居民送到排队人数较少的核酸采样点,提升核酸检测效率,另外还支持了防疫物资转运。

云锋:为什么选择现阶段开放与主机厂的合作,时间节点上有哪些考量?

于骞:这和行业发展是相关的。早期主机厂业务更多聚焦在L2级辅助驾驶的应用场景,只需要低算力、低能力传感器就能实现,跟L4的技术栈、成本结构完全不同,难以形成互通。但现在软硬件成本大幅下降、性能大幅提升,大算力平台的出现,像自然环境中的氧气浓度增加了10倍,使得提供更好的自动驾驶体验成为可能。主机厂业务开始和L4有更多交集,这是开启合作的好时机,也是L4公司能发挥优势的地方。

云锋:轻舟与主机厂的合作模式是什么,如何快速适配不同车企的需求?

于骞:轻舟可以提供整套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让主机厂以安全、成本可控的方式提升驾驶体验,把车卖好。我们提出了一个高度可配置的方案,丰俭由人,随“机”应变。像勾选菜单一样,如果主机厂勾选了所有配置,可以达到L4级自动驾驶,如果只选择某一些配置,也可以达到不错的自动驾驶水平,同时成本会低很多。我们把产品的定义权交给客户,让他们根据不同车型、用户画像,以自主可控的方式定义产品。

云锋:目前许多自动驾驶公司都与主机厂有合作,轻舟能为合作伙伴提供的独特价值是什么?

于骞:我们不仅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还会将自身底层能力开放,为合作伙伴提供自动驾驶研发工具链“轻舟矩阵”,这套工具链是以仿真为核心,打通从研发到测试运营的全流程,帮助客户搭建和优化底层研发能力。

目前有些头部主机厂已经采用了这款产品,我们提供从数据标注、数据存储、数据管理到仿真测试等全套的流程工具,帮助客户构建自己的数据闭环,实现数据的快速流转。

谈自动驾驶超级工厂方法论:系统效率决定长期优势

云锋:在你看来,数据、技术、落地场景,哪个是无人驾驶公司保持优势的关键?

于骞: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是一场马拉松,怎么保持长期竞争力是必须回答的问题。核心原则是效率优先,花更少的钱、更短时间完成它,而不是耗散大量资源。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我们就以“自动驾驶超级工厂”的方式推进研发。自动驾驶的落地,绝不是搭梯子就可以上月球的事,要造“火箭”,通过效率提升的新方式来实现。

云锋:你屡次提到“自动驾驶超级工厂”,如何理解这套方法论的本质?

于骞:超级工厂是个比喻,它最大的特点是系统性运作、流水线开发,以此增强自动驾驶技术的扩展性。我经常会用“冰山理论”形容自动驾驶的技术栈,传感器、计算、车,这些只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想要支撑软硬件的迭代升级,水面下需要有一套高效系统作为支撑,也就是“自动驾驶超级工厂”。不管是传感器还是计算单元发生改变,都可以持续通过超级工厂完成测试,这是实现自动驾驶的核心底层能力。

轻舟智航于骞: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是场马拉松 效率优先才能跑到终点|云锋Talk
▲图为「自动驾驶超级工厂」方法论

云锋:相当于打造了一个“自动化工厂”,来实现技术的高速迭代?

于骞:是的,在自动驾驶领域,某个算法或技术上的领先没办法保持长期优势,核心优势一定是系统能力。我经常和团队说,再优秀的个体也干不过团队,团队也需要有高效系统做支撑。

云锋:在自动驾驶超级工厂中,轻舟一直强调的“仿真系统”是如何帮助提升研发效率的?

于骞:我们会把路测的场景、数据以回放形式复现出来,借助大量“模拟考”,让自动驾驶系统的研发更快达成,同时还能减少高昂的路测成本。随着算法、硬件设备的不断调整,如何反复利用已经收集到的路测数据,完成软硬件修改后的进一步验证,这对自动驾驶技术迭代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仿真系统,很多路测场景都可以在云端实现,尤其是涉及安全相关、不方便在道路上进行测试的,以及日常生活中难以发现的corner case(极端情况)都可以借助仿真来完成。

云锋:秉承自动驾驶超级工厂模式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为轻舟带来哪些业务上的增益?

于骞:当行业有变量发生,我们可以很快适应市场。现在车规级的传感器、激光雷达、大算力平台陆续出现在量产车上,我们其实是预见到了这个趋势,所以一开始就花费大量精力打造自动驾驶超级工厂,为即将到来的市场变化做准备。包括“双擎”战略中,我们向合作伙伴输出的能力和解决方案,也是基于自动驾驶超级工厂实现的,是不能割裂开的。

云锋:轻舟团队是如何意识到自动驾驶超级工厂对技术研发的重要性的?

于骞:这和我们团队此前经历是分不开的。我一直专注在无人驾驶领域,最早在清华读计算机系本硕,后来去美国读博,攻读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方向,目睹了无人驾驶技术路径的演进。我们的创始团队成员大多来自Waymo、特斯拉、英伟达等顶级自动驾驶公司,我们是看过最先进的生产力是怎么把技术组织起来,推向商业化的,从而意识到构建底层系统化能力的重要性。

云锋:在你看来,国内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有哪些独特优势?

于骞:国内整个产业的上下游发展非常快,传感器、计算等领域都出现了头部企业,我们只要聚焦自己擅长的部分,就可以发挥竞争力。第二,国内创业公司在强调技术创新的同时非常看重商业化落地,各种运营场景的不断涌现,是帮助自动驾驶技术走得更快更稳的基础。最重要的是,中国正在加快向交通强国迈进,交通一体化以及5G、6G等通信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大环境的完善是自动驾驶更好发挥作用的前提。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690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19 10:58
下一篇 2022-05-19 11:19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