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对网络创作来说意味着什么|全媒派

区块链、比特币、NFT……近些年,这些概念被炒得火热,也牵动着人们对一个全新时代的好奇与向往——Web3.0,网络会变成什么样?

在Web2.0时代繁荣起来的网络创作就是其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想想看,区块链对于一个网文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NFT对微博插画师而言有什么影响?如今大受追捧的短视频博主们在Web3.0时代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本期来看看在国外的行业观察者与内容创作者眼中,他们会在Web3.0时代面临哪些新的可能性。

以去中心化为目标的Web发展史

在深入Web3.0之前,我们有必要回望二十多年来Web1.0和2.0分别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990年,Tim Berners Lee创建了万维网,它是互联网上最早的应用之一,使人们能够轻松地浏览全世界的内容。

在当时,万维网还是一个相当专业的工具,主要使用者是研究人员和学生,不过这种情况迅速发生了改变:Mosaic和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这样的新浏览器将万维网带到了普通用户眼前。

Web1.0: 往日

Web1.0时代网页设计还很糟糕,人们需要拨号上网,下载一张照片或者一段视频需要很长时间。

但很重要的一点在于,Web1.0是开源(open-source)的,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自由搭建属于自己的领地,这才使后来的谷歌和亚马逊等企业成为可能。

但同时,它也是只读(read-only)的,在每一千名浏览网络的用户中,只有少数人拥有发布内容的技术能力。

Web2.0: 如今

2005年前后,YouTube、Facebook和Twitter等新网站揭开了Web2.0的序幕。

Web2.0将麦克风递到了所有人手中。从那时开始,在网络上发布内容的门槛被极大地降低,无论技术能力如何,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布内容。

Facebook、YouTube和Twitter就是人们创建自己内容的便利工具,此外,从前为万维网提供动力的计算机也逐渐变成支撑这些大平台的巨大的中心化数据中心。

但人们也发现了这些网站的问题:虽然它们使在线表达更便捷,但我们也在开放的网络上逐渐筑起了“围墙花园”。

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是加速了这一现象,如今,我们有各种惊人的设备和应用帮助我们完成许多事情。然而在应用的海洋里,它们早已变得封闭、私人和不透明,这与Tim Berners Lee最初的愿景背道而驰。

Web3.0:未来

2018年,Web2.0概念的提出者Tim O’Reilly举办了一场Web3.0峰会。这场汇集世界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峰会提出:Web3.0是关于重新去中心化的网络(re-decentralizing the web)。

峰会中许多与会人员认为,万维网已经崩坏了。Web2.0初始之时人们对之寄予厚望,认为它能给每个人平等发声的权利,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只是对互联网一厢情愿的误读。

过去二十年Web2.0带来的,是网络世界对广告的依赖,使用不正当手段如虚假点击率、假新闻、虚假信心来争夺人们的屏幕时间;

是对被称为“新石油”的用户数据的非法攫取,从2018年Equifax数据泄露案1.43亿人信息被盗,到轰动一时的Facebook剑桥分析门,活在Web2.0时代的多数人都愤怒而无奈地知道,自己或许早已在网络世界“裸奔”;

而Web3.0要做的,就是修复这些问题。

在美好的愿景中,Web3.0是完全去中心化的,用户能掌握自己的数据,决定与自己相关的一切内容是否要出现在网络上、出现在网络上的何时何地、可以被什么人加以使用或谋取利益,平台的集中地位被削弱,Web3.0将会成为高度个人化的网络……

Web3.0对网络创作来说意味着什么|全媒派

Web3.0时代的网络创作

Web2.0时代,网络为创作者推开了世界的门。任何人,在世界任何角落,只要有灵感,只要想创作,就有被全世界看到、听到的机会。UGC内容的繁荣成为Web2.0时代的重要特征。

但时至今日,繁荣的背后也有无数沉疴。对创作者来说,网络创作从来都不是一件完全愉快的事情。创作者长久以来都面临着粉丝的压力、隐私的泄露、变现的困局、平台的约束等。

而在许多创作者眼中,Web3.0,也许会带来新的光景。

匿名创作者的崛起

网络创作者最大的特点之一或许是,在他们通过网络发布内容(也许是网络小说,也许是微博意见输出,又或者是个人生活的分享)并获得关注的那一刻,他们就同时身兼“创作者”和“网红”两重身份。

而作为网红,则意味着个人成为一个品牌,接受网络上无数眼睛的审视,并且少有匿名的权利。

一旦他们发布了一些不招人喜欢的内容,说了一部分人不喜欢的话,他们也许会招来大规模的线上乃至线下抵制和网络谩骂等。

这就是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的可怕之处:在如今这个“订阅”时代,“取消”一个人就像取消一次预约或一单购物订单一样。

因此对于Web3.0时代,创作者们期待着一个匿名的未来。用户会喜欢嘴里叼着雪茄的NFT猿人,并使用代码作为名字,就像马斯克给他的孩子起的那样。网络创作将是更纯粹的分享,更少有针对个人的讨论与攻击。

用户掌握平台

目前,无论何种形式的创作,创作者们大多依赖一个或多个平台进行内容的发布。而在这些创作者与平台的关系中,创作者的话语权是相对少的。

在Web3.0中,这种所有权的模式或被打破。每个平台都有相应的代币(token),任何人都可以购买该代币,任何接入网络的人都能够参与。

这意味着创作者可以拥有平台的一部分,甚至一大部分。激励机制被重新调整,创作者成为平台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依赖着平台的流量倾斜和利益分配同时又恐惧着被平台抛弃或惩罚的弱势方。

全新的变现方式

对于创作者来说,赚钱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Web3.0提供的可能是一种商业模式的重塑:广告商资助代币,读者收到这些代币。而后,代币可以被交易为内容,甚至被出售。

这就是注意力的代币化(tokenization)。在这种广告模式下,用户能真正看到他们所关心的对象的情况,会员模式和口碑现象也同样可以被嵌入其中。

“流动”的内容

目前创作者大多面临着内容“迁移”的问题。文字需要从文档软件里复制粘贴到平台上进行发布,图片和视频也总免不了下载、压缩和上传等种种步骤。如果一个创作者想把内容从wordpress搬运到twitter上,那可真是好一番辛苦。

Web3.0解决这个问题是:所有内容都有机会变成一个NFT。

NFT存储了版权信息,可以毫无障碍地导入和导出到任何平台。内容将真正实现了“流动”的形态,也创造了新的机会,让市场去决定最好的内容将在哪里生存。平台也将不得不通过竞争去从创作者那里获得内容,而不再坐享其成。

Web3.0与视频:
真正“无处不在”的内容

与图文内容相比,视频在Web3.0中的角色和变化也许更为重要。其中显著的变化是,视频内容将真正变得“无所不在”。

现如今,在各种平台上发布视频看起来都很容易、便捷,而且大部分情况下是免费的。平台还为内容创作者提供获得曝光和吸引忠实粉丝的渠道。

但实际上,这里的“免费”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首先,在通过国外一些平台上传视频时,内容创作者失去了对其内容的部分所有权。这些内容将不再属于创作者本人的品牌,而被纳入平台品牌的麾下。

其次,一些视频所获得的推荐由算法驱动,而算法不一定关注创作者的具体内容,为了产生更高的横向曝光,会更倾向于推广其他创作者的作品。

最后,内容创作者对出现在其视频之前甚至之中的广告缺乏控制权。也就是说,为了获得平台的曝光,创作者让渡了一部分权利。

因此,虽然视频已经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媒介,但它实际上是如今的网络世界里最中心化的生态系统之一。而Web3.0,有可能改变这种情况。

在视频内容真正去中心化之前,Web3.0的基本生态系统需要变得更快速和可扩展。像以太坊(Ethereum)和Solana这样的区块链致力于提高速度和可扩展性,以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在其去中心化的环境之上搭建应用程序。

但内容所有权的去中心化并不完全依赖与区块链或Web3.0。

现在的内容创作者对其内容价值的看法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也是Web3.0背后技术的一个驱动因素。

今天的内容所有者意识到,他们的内容比他们过去想象的还要值钱得多。越来越多的内容所有者正在通过Videoflow等工具从中心化的平台上收回他们的权利。

未来,他们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就创建好自己的视频平台,也可以自己设置付费墙或者其他变现机制,在不让渡自己的品牌价值和权利的同时,也能从内容中获得收入。

当然,不可忽略的是,大平台仍然为创作者提供曝光和商业合作等方面的机会,尾部创作者也尤其需要这些优势来增加自己的受众。

因此更实际的结果可能是,Web3.0有利于促进在平台获取利益与为创作者提供帮助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容创作者致力于用新的方式将他们的内容单独地、直接地提供给消费者,在已知的区块链、代币、NFT之外,Web3.0还会带来新的技术,满足创作者的需求。

到那时,也许我们才真正能断言——“视频无处不在!”

关于Web3.0,大部分人或许仍然只能从“区块链”和“比特币”这些火热而模糊的概念中窥得一两眼似真似幻的轮廓,而Web3.0究竟是什么?它是否真的如我们愿景中所期待的那样,在全球走向极化的今天,能打破围墙花园,带来一个去中心化、开放的创作环境,留待时间和科技来给我们答案。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708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13 10:36
下一篇 2022-06-13 10:40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