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与WEB 3.0:它们有什么不同

Web3、Web3.0成了这段时间的热门关键词。同时我们注意到,大家对于Web3(去中心化的、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和Web 3.0之间的区别,似乎还有很多困惑,Web 3.0是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 Lee)对链接或语义网络的愿景。

Web3和Web 3.0有着本质的不同。Web3是基于区块链的,而Web 3.0是语义网,这意味着它是一个通用的框架,允许用户跨不同的企业、应用程序和社区重用和共享数据。

在深入研究Web3和Web 3.0之前,让我们快速了解一下不同的Web版本。互联网是连接全世界计算机的网络,出现于1969年,此后经过了无数次的技术和基础设施改造,才发展到今天的水平。互联网最初的目的是共享信息,多年来,它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提出的万维网在以新奇的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万维网是建立在互联网之上的网站集合。这些网站包含文本页面、数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形式的信息,用户可以从世界任何地方获取这些信息。WWW发明于1989年,它已经从最初的静态页面状态逐渐演变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更具互动性的版本。

现在,随着互联网朝着第三次迭代的方向发展,许多技术变革和激烈讨论围绕着它展开,许多人对web3和web 3.0之间的区别感到困惑。尽管围绕第三代web的大多数讨论都暗示web3和web 3.0是相同的,但两者都有根本的不同。虽然web3是一个分散的、基于区块链的web版本,但web 3.0突出了Tim Berners Lee关于链接或语义web的概念。

网络的演变今天的网络是数十亿人用来阅读、书写、分享信息和与他人互动的主要工具,它自诞生以来经历了许多阶段的演变。让我们来看看这些阶段是什么,以及网络自诞生以来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Web 1.0
Web 1.0是万维网的最初版本,由Tim Berners-Lee于1989年开发,一直持续到2004年。这个时代的网站通常被称为只读网站,它们只是提供信息,只包含静态内容。它们缺乏任何交互式内容或设计组件,主要通过超级链接连接。此外,在这段时间内,只允许发送和撰写文本电子邮件,甚至不能上传或附加图片。然而,由ISPS或免费Web托管提供商管理的Web服务器上托管的静态网页大多是非常受欢迎的个人网页。有趣的是,用户要为他们阅读的每个页面付费,包括可以找到特定信息的目录。总的来说,Web 1.0是一个内容交付网络(CDN),它允许在网站上显示信息,用户可以在网站上被动地消费材料,而不能选择留下评论、评论或其他类型的反馈。

Web 2.0 
Web 2.0,也被称为第二代Web,是我们时代流行的Web,出现于2004年,至今仍在蓬勃发展。它被认为是方便用户交互的读写网络,这是对Web 1.0允许的单向通信的巨大改进。它使网站能够生成用户生成的内容,增强了最终用户的可用性和互操作性,从而使其成为参与式社交网站。Web 2.0的社交连通性和互动性导致了Facebook、Twitter、YouTube或Discrd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上传其他用户可以查看的内容并提供反馈。所有这些导致互联网延伸到iPhone和Android等移动设备,导致WhatsApp、Instagram、Uber和Paytm等应用程序占据主导地位。随着Web 2.0的使用案例从单纯的通信和信息收集模式发展到电子商务等,用户数量也增长到数十亿,同时也促进了用户生成内容的创建。结果,web2.0变成了“web作为一个平台”,软件应用程序开始在此基础上构建。

Web 3.0
被理解为下一代Web,Web 3.0是可执行Web或Web的读写执行版本。它也称为语义网,是万维网的扩展,使用万维网联盟(W3C)制定的标准。它的目标是通过使用人工智能系统以人类的智能处理信息,使互联网变得更智能。Tim Berners-Lee创造了“语义Web”这个词,它指的是可以在数据级别连接一切事物的Web版本。他指出,随着语义网的出现,“日常的贸易机制、官僚机构和我们的日常生活都将由机器与机器对话来处理。人们吹捧了很久的“智能代理”最终将成为现实。“在当今的互联网中,存在着信息孤岛。例如,您在LinkedIn上上传的信息不会在Facebook或Twitter上自动更新,因为它们未链接。Berners-Lee的目标是通过链接网页并使它们具有互操作性来连接所有的信息,这样人们就不需要在不同的在线平台上分别上传自己的信息了。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很容易地推断,尽管人们将Web 3.0与Web 3连接起来,但它们是不同的。现在让我们继续了解web3的概念。


什么是Web3?
Web3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开放的Web。以太坊联合创始人加文·伍德(Gavin Wood)于2014年提出了Web3的基本理念,即通过消除亚马逊(Amazon)和Facebook等Web2.0巨头的集中式权力的支配地位,将控制权交还给用户,从而打造一个分散式的互联网。Web3希望通过区块链技术、分散存储和社区驱动环境中的自我主权身份,从Web2巨头手中夺回数据所有权,并将其归还给用户。用户将对谁可以访问哪些数据拥有最终决定权。MetaMask、Venly或TrustWallet等加密货币钱包让这一切成为可能,用户可以在这些钱包中存储所有数据和身份的密钥。他们可能会以这种方式与其他区块链应用互动,并控制谁可以访问他们的数据。使用加密钱包登录其他应用与使用Facebook帐户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您的所有数据都由您保留和管理。

Web3和Web3.0的区别语义Web,也称为Web3.0,它通过重用和链接网站上的数据,注重效率和智能。然而,分散式Web或web3则强调安全性和授权,将数据和身份控制权交还给用户。语义Web使用一个称为实体Pod的中央位置来存储所有用户数据,使用户能够处理第三方对其数据的访问。固态Pod还为用户发布唯一的WebID,作为生态系统中的身份标识。在基于区块链的Web3中,用户可以将数据存储在加密货币钱包中,并使用私钥访问。此外,它们都使用不同的技术来实现其数据安全目标。Web3使用区块链技术,而在Web3.0中使用了一些数据交换技术,如RDF、SPARQL、OWL和SKOS。由于web3中的数据分散在多个节点,因此很难修改或删除;而web3.0中的数据可以轻松更改。此外,存储在固态Pod中的数据是集中的,而存储在加密钱包中的密钥则提供了对区块链上资产数据的访问。

WEB3与WEB 3.0:它们有什么不同

Web3和Web3.0的相似性尽管Web3和Web3.0的名称相似,但它们的概念和方法却有很大的差异。然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Web3和Web3.0都希望通过保持用户对其数据的控制来创建一个更好的互联网版本。核心区别在于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虽然数据存储在语义Web中的实体Pod中,但Web3使用的是分散式技术。值得注意的是,web3和web3.0都还在构建中(还处于萌芽阶段)。尽管各种web3和web3.0实验正在进行,但它们还没有以成熟的形式实现。全球许多人,包括福斯特城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Lemuel Park等人,都认为web3和3.0是一样的。他们相信,未来的网络将是机器可读性等web3.0的重要元素和区块链或Metaverse等web3的融合。然而,尽管语义网的概念看起来合乎逻辑,但它从未获得主流的流行。另一方面,由于去中心化、数字资产、智能合同、开源平台等带来的好处,Web3目前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使用案例和实际应用的不断增加,Web3似乎已成为当前的需求,并具有巨大的潜力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Web3的重要性是什么?
它赋予你所有权
Web3允许您以独特的方式控制您的数字资产。比方说,你正在玩一个web 2.0视频游戏。您的帐户与任何游戏内购买相关联,如果游戏创建者删除您的帐户,这些物品将会丢失。如果你退出游戏,你也将失去你在游戏中物品上的所有投资。

Web3允许通过不可替换的令牌直接拥有所有权,任何人都不能转让你的所有权,即使是游戏创作者。如果你退出游戏,你也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或交易游戏中的物品来补偿它们的价值。

分散自治组织
Web3允许您拥有自己的数据,也可以成为使用令牌拥有平台的集体的一部分。这些令牌充当公司的股份,Dao允许您协调分散的所有权,并对平台的未来做出决策。

Dao可以被描述为达成一致的智能契约,并以分散的方式在资源池(令牌)上自动化决策。该代码通过允许用户对资源的使用方式进行投票来执行投票结果。

许多Web3社区被用户称为Dao。每个社区都有不同程度的代码自动化和分散化。

身份账户及数据掌控权
你通常会在你使用的每个平台上创建一个账户。你可能有Twitter、YouTube和Reddit账户。您可以更改您的个人资料图片或显示名称,这必须在所有帐户中完成。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社交登录,但审查制度带来了一个问题。这些平台可以迅速将你从你的整个网络生活中锁定。您需要向他们提供您的个人信息来创建帐户。

结语
这区别真的重要吗?说实话,区别不是非常大。两者都想建立一个更好的互联网。但是,更重要的是,两者都还在开发中。很有可能,新互联网的最终版本将更加互联、分散、安全和以用户为中心,将结合这些技术和其他方法(在此插入任何流行词:元宇宙或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

Web3的构建阶段是真正的挑战。一方面,这令人难以置信地兴奋,但同时也非常令人困惑和混乱。因此,即使在维基百科上,也存在对Web3和Web3.0的混淆。

本文为译文,原文来源于https://www.leewayhertz.com/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852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4 16:49
下一篇 2022-11-14 16:56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