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曾国藩在家书中曾说,“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翻译过来,大致意思是,“下功夫做事好比挖井取水,与其挖几个井都挖不倒泉水,不如守着一口井挖,全力挖到泉水,这样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曾国藩的思想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深井思维”,它看似心灵鸡汤,实乃成事法则。无论做人,还是做企业,唯有把事做透,方能成功。
1月4日,一加11新品发布会,让“懂懂笔记”再次对“深井思维”深有感触。
「 01 」
不是好一点,而要好很多
临近年底,是手机新品的密集上市期,各家都铆足了劲儿,拿出“拳头”产品,希望在逐渐走出疫情阴影的2023年迎来开门红。
于是,拼性能、拼性价比成为各家基本操作。不过,说实话,单个看各家产品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看了多家以后,这种感觉消失了,似乎各有千秋但又大差不差。毕竟,手机新品文案里经常出现的“巅峰”“持久”“超级”等等,看多了也容易腻。
卷了这么多年以后,手机厂商已经卷到了外壳颜色、镜头位置等等,你说这些不重要吧,也能带来差异化,说重要吧,总感觉有些避重就轻,没什么实质性进展。因此,这些功能特别像没挖到泉水的几口井,有差异化但不至于让用户最终决定购买。
1月4日的一加11发布会,有种“一杆子捅到底”“直捣黄龙”“挖到泉水”的感觉。除了在镜头、快充等常规维度的突破外,它用内存基因重组、仿生振感马达、游戏云计算专网和超帧超画引擎突破了安卓“四大不可能”,实现了系统流畅运行48个月、安卓马达振感革新、120帧游戏画质、弱网游戏不掉线等重大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项技术均是全球首发,直指安卓手机深层次、根源性问题,带来了实质性进展。
凭什么说它们是“深井思维”?很简单,它们的技术深度足够深,深到挖到泉水——颠覆性体验。比如,卡顿甚至发烫是很多用户对安卓手机的印象,一般的“挖井人”解决方案就是加内存,从2G加到4G、8G。可这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卡顿问题,要想像苹果手机那样少卡顿,只能从底层系统入手。
一加除了把手机内存加大到起步12GB以外,还首创了“内存基因重组”技术,以30多项专利技术解决安卓内存运行机制,从系统底层解决卡顿问题,获得了南德48个月A 级流畅认证、SGS人因流畅性A+认证。
再比如,超帧超画引擎带来手机游戏画质的飞跃。因空间和系统限制,手机游戏无法像PC游戏那样,通过不断加显卡、内存实现画质提升。对此,一加的做法是,自研专业渲染芯片,并融合软件算法、游戏开发引擎等多项软硬协同技术,用低功耗实现帧率和画质巨大提升。
这些技术,从安卓底层系统入手,瞄准一个井深挖,直到带来颠覆式创新。马斯克曾说过,不要比别人强10%,而是要强1000%,“你必须有个创新思维,而不是创造更好的同一性。”这也可以解释一加正在走的道路:不是更好用的安卓手机,而是一种体验不同的安卓手机。
「 02 」
让“好很多”成为习惯
手机厂商都在“挖井”,为什么只有一加挖到了?当前,手机行业的激烈竞争让很多厂商要么简单堆砌硬件而忽视研发投入,要么仅仅重视短期的交付型研发,而忽视了长期的基础研发投入,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无法给用户带来真正的体验提升。
在这方面,苹果有着另一种思路。苹果的硬件配置高自不必说,但没人将苹果归为堆料的类别,其做的是系统、生态的协同、流畅。一加的做法类似,虽然它也是业内最早使用3GB内存,最早搭载2K+分辨率、90Hz刷新率屏幕的手机厂商,但它出圈靠的是流畅的体验、高端的质感。
这些年,手机产品的创新看起来大同小异,但底层技术的差异却天壤之别。要实现技术的底层突破,不仅需要钱,更需要时间。一加11的内存基因重组、仿生振感马达、游戏云计算专网和超帧超画引擎,不是今年头脑一热,加班加点做到的,而是两年前,甚至五年前就开始布局的。
比如,游戏云计算专网,解决了地铁、高铁站、商场等弱信号、弱WIFI场景下游戏掉线的问题。经过3年多的持续研发和投入,依托OPPO全球8大云计算中心,一加11开启了网络专属快车道,超过10万个服务器为一加用户的网络保驾护航,为用户提供纳秒级数据的融合传输,解决弱网难题。厚积才能薄发,有了前面多年的积淀,才有如今的颠覆性体验创新。
特别是在与OPPO合并后,一加获得了技术、资金多重支持,有望进一步放大技术红利。在前不久的一加九周年庆上,OPPO首席产品官、一加创始人刘作虎宣布“OPPO未来三年单独为一加投入100亿”,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 Louis进一步表示“这100亿绝大部分用在产品研发上”,这为一加坚持在底层技术创新提供了资金保障。
更重要的是,一加还能享受OPPO的技术积淀。比如,OPPO旗下1万名研发工程师和马里亚纳项目带来的芯片级底层技术能力。
「 03 」
中国手机产业还要多“挖几口井”
一加的“深井思维”在底层系统和产品体验上实现了颠覆性创新,在大同小异的安卓手机市场,给用户带来了新的价值。不仅如此,“深井思维”对当下的中国手机行业,也是稀缺存在,具有特殊意义。
从本世纪初的亦步亦趋跟随国际品牌,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引领全球,中国手机在过去十多年实现了“改天换命”。但今天,中国乃至全球手机市场正迎来拐点。从用户感受看,各家手机都不错,大同小异,无从选择;从市场大盘看,中国及全球手机市场均进入存量市场。
存量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表层竞争已经难分胜负。真正能拉开差距的是深井思维下构筑起的底层技术能力。
在此形势下,中国手机产业必须要实现“浅井思维”向“深井思维”的转变,将互联网应用层面的创新红利转变为底层系统深水区的技术红利。
谈到为何100亿主要花在研发上。李杰表示,手机的发展史就是性能的发展史。早期手机性能更多是靠器件的发展,例如芯片制程、内存制程、内存叠加所带来的体验。现在,手机提升性能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必须要深入安卓最底层,对内存的编译、执行的逻辑做更改。“这不仅包括硬件的定制,更多是软硬件技术的叠加,赛道长、壁垒深,需要很长期的人力和技术储备。”
这就是“深井思维”的体现,瞄准底层技术和产品主义进行长期持续投入,最终实现质变。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日前更新其市场展望,预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在2023年实现2%的同比增长。在大盘回暖的手机市场,中国手机厂商再一次迎来大展身手的机会。
一加已率先作出“深井思维”的示范,在市场回暖,以及中国手机由大变强的关键时刻,需要更多手机厂商跟进,实现底层系统的突破,中国手机才能迎来第二个高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88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