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酒店智能化为核心,近期市场积极动向接踵而至。尤其阿里巴巴憋了个大招,闻旅向业内人士了解到,其下一级业务天猫精灵迅速联合多家业内头部酒店服务商,意在嵌入一批新技术、新品类的合作,联合酒店推广全新的空间智能体验。
以行业领先服务商逻辑科技为例,其与天猫精灵签订《数字化酒店系统平台创新合作战略协议》。逻辑科技联合创始人余丽认为,双方将进一步以酒店各类终端智能交互融合为切入点,通过数字化全链路解决方案带来高性价比、强隐私属性的云网端矩阵方案。
逻辑科技服务香格里拉、亚朵、格兰云天、新世界假日等多家酒店集团,管理客房数超万间。“中高端酒店对客户体验的更高要求及酒店运营的复杂流程势必需要更多智能化设施及系统的助力,后疫情时代的需求将会更加旺盛。”余丽说。
此外据了解,业内辉驿科技、宝威尔 、比特智能等20多家服务商,近期均与天猫精灵签订合作。在辉驿科技总裁李军看来,双方合作最大的特点在于高度灵活开放。由于阿里巴巴在大模型、自然语言理解等智能技术投入上的持续性和全球领先性,可以按客户需求内嵌不同的智能化组件,同时保持服务商沉淀的基础服务框架,让客户无需进行重复性投入。
因此,上述合作涉及原子算法、芯片模组、连接协议、SDK、运营中台、新型终端等不同类型,“总体上非常灵活开放,只要涉及智能体验就会很快推进”。
闻旅梳理天猫精灵及其所属阿里巴巴智能互联近期业务动态显示,自2022年中开始,其主要对合作伙伴释放了智能交互系统不断升级渗透、在云栖大会上展示空间智能体验区。与过去以智能音箱为主要对外产品不同,更多在大型家电、开放厨房、家庭中控等方面发出旗舰合作产品。
相比过去的高举高打,阿里巴巴低调入场,会如何搅动国内智慧酒店格局的一池春水?又会将国内酒店智慧化水平推向何种高度?
酒店智慧化展望:因疫情“乘风而起”,疫后仍将阔步向前
业界周知,本轮酒店智慧化浪潮因疫情而起势,根据企查查信息,截至2022年11月29日,三年来酒店相关企业注销吊销数量高达38.1万家。尽管宏观晦暗如此,但凭借精准的趋势研判和“有的放矢”的供给侧革新,仍有部分玩家相对从容地顶住了这轮旷世冲击波,这其中,以“无接触服务”为代表的酒店智慧化,堪称核心“利器”。
具体到落地,包括锦江、华住和首旅如家在内,国内头部酒店集团纷纷加码智能化,通过力推智能化“无接触服务”,以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在一众头部玩家的集体用户教育下,消费者开始视无接触服务为刚需,倒逼更多酒店加速拥抱智慧化,供需两端由此呈双向奔赴态势。
客观而言,酒店智慧化并非新生概念,以2010年杭州黄龙饭店与IBM签约拟耗资10亿打造“智慧酒店”为例,早在本世纪初,国内初便已有玩家试水智慧酒店;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酒店智慧化的故事有了更多描述版本。
但审视彼时的概念落地,所谓的智慧酒店受限于信息化水平低下,服务对象定位不清,导致意图更多像是炫技,事件/话题营销特质有余,解决B/C端痛点属性明显不足,往往陷入既折腾用户/耗费员工,也无法降本增效的尴尬困境,无奈很快黯然息鼓。
需指出的是,酒店业的智慧化建设也并非一直在原地打转,受近年来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物联网软硬件的逐步磨合/优化,至少在用户一侧,智慧酒店呈现出相对积极的进展,客房内各类伪智能硬件逐步退场,其交互体验友好度持续提升。
而反映在B端运营管理上,作为传统的人力密集型行业,以提升数字化运营水平为核心,酒店业对降本增效的需求愈发迫切,根据浩华发布的数据,在疫情前,酒店人工成本在总成本占比大致在43%至45%左右,过去10年,整体酒店业的经营毛利处于下行趋势,且疫情3年效益持续恶化。
以五星级酒店境况为例,在除目的地度假村以外的五星级酒店中,平均每间可售房均摊人工成本不断攀升,其中一线城市在2019年已接近14万元人民币/间客房。聚焦上海,作为中国内地人工效率最高的一线城市,在亚洲范围内上海2019年的人工效率水平已经超越香港,接近新加坡。但是以每间实际入住客房均摊的员工数来看,其与两个亚洲门户城市仍存有差距。
由此可以感知,围绕人力成本的优化,国内酒店普遍存在不小的想象空间;而受3年疫情冲击生存压力陡增,如何推动运营管理效率的持续优化,已成摆在几乎所有酒店面前的必答题,而以智慧酒店为代表的产业数字化,属于唯一解。
从家居到大住宿,空间智能切换品牌认知
如上所言,智慧酒店的交互体验友好度目前处于持续提升状。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在于,相比其他生活服务业类目,酒店消费相对低频,而即便对移动互联网熟悉的新生代用户而言,其对客房内各类智能设备的了解/熟悉,也需要一个过程。
以此来看,在住客有限的住房时间内,通过引导其解锁智能硬件,以友好的交互体验持续增强用户粘性/强化品牌认知,似乎颇具挑战性。毕竟,酒店因部分智能设备操作过于繁琐而导致用户体验翻车曾“事故”频发,且距今并不久远。
既然如此,一众酒店玩家为何笃定智慧酒店投入之于提升用户体验的“立竿见影”?据不完全统计,早在2020年,有89.9%的酒店集团增加或维持了科技创新投入比例,在信息化系统和智能技术应用上增加预算,全国主要城市的酒店客房智能化改造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且每年智能酒店数量还保持着20%的增速。
阿里巴巴持续打造的AliGenie智能交互系统的几组数据,或许能够解答上述疑惑。
根据其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AliGenie智能交互系统已接入4000万家庭用户、1000家物联平台和4.6亿终端,并在22个行业品类中渗透率超过15%。这个市场拓展成绩下,AloT日活用户的复合增长率超过了61%,自营终端消费者每个月的互动次数超过了80亿。
至于用户消费画像,购买智能家居产品的用户以一二线城市为主,男性比女性多出近两成,集中在25-44岁年龄段,2019-2021年间,天猫平台的智能家居品牌数量增幅超过100%,近3年年均用户增长率近30%,新客占比7成以上;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虽然精装市场总体规模呈下滑态势,但其平台智能家居配置率却依然在上升。
上述数据所折射出的,自然是近年来开发商对产品的大力推崇及消费群体对各类智能产品的青睐一直在持续增长。
根据天猫精灵AIoT团队的分析,相比过去以手机、音箱等单一入口控制家居设备,消费者更希望解放双手,在不同的空间场景时,可以直接进行自然对话、手势触控等智能交互。因此,“空间”正在代替过去的“入口”,成为交互的主界面。包括小天鹅、TCL、格力、杜亚、森歌、亿田、乔安等品牌的智能合作款,对生态品类增长拉动显著。
可以想象,伴随居家用户对于在空间这一职能交互主界面逐步生成习惯,当场景切换到大住宿业,用户对配置相应智能产品的居住空间好感度将明显上升;同时,配置相关智慧硬件作为特别卖点和营销利器的住宿空间,也将深度影响其目标用户的决策逻辑。
尤其是高端度假酒店场景,人们应该可以体验更多“空间智能”大件、以亿田智能厨电和天猫精灵联合推出行业第一台严格意义上的语音集成灶新品——“天猫精灵蒸奇妙D5Z集成灶”为例,该款产品开售即卖爆,从开拓语音集成灶到升级为多模态交互的带屏集成灶,用户可享受云食谱、视频等更多应用服务,打造真正现代化的智能厨房。
对以亲子、团建、联谊等为主要目标客群的民宿而言,极为凸显参与感和交互性的厨房,一直就是其最大卖点之一。其产品内如能配置智能集成灶,或能显著提升其产品溢价及用户体验。
又譬如“健康智能硬件第一股”倍轻松,其与天猫精灵于2019年5月合作推出的第一款语音眼部按摩器iSee X,整合了天猫精灵团队声学算法、硬件结构、软件端测试开发等多部门资源,以语音控制解决盲按等问题,也优化了眼部、头部按摩器的场景化体验,让使用者逐渐建立起更长期的按摩信赖感。该产品连续两年在天猫双11上拿下该品类销量冠军,打破了眼部按摩器单品的销售纪录。
针对日常工作用眼过度、视觉疲劳亟待缓解的职场人士,商旅酒店假若客房配置此类硬件,其引流获客效率值得期待。
挑战巨大,AliGenie能否成为空间智能化平台
上述落地设想足够美好,但回到行业现状 ,受制于住宿产品类型差异,各家数字化水平不一,且资金/技术实力有限等原因,目前行业并未见相对成功的案例落地,没有办法将足够多的交互品类,以一体化的数据运维方式内嵌到复杂的消费和管理场景中。
针对行业性困境,2020年4月17日,阿里云IoT和天猫精灵正式资源整合,共同开拓AIoT行业,帮助3C、数码、大小家电、家装家居等行业智能化升级。为支持合作伙伴在疫情后快速复苏,阿里巴巴宣布开启“精灵伙伴计划”,计划打造百款千万级智能新品。
按照天猫精灵总裁彭超的观点,过去5年音箱只是一个外在形态,实际是面向大规模消费场景,打磨出了三大系统,一个感知引擎,一个对话引擎,还有一个场景推荐引擎,而三者都与音箱产品解耦,能够对各种终端形态输出。
“我们通过持续对超过4000万的家庭服务,每个月近百亿次的交互来迭代和优化系统,而基于阿里的PAI平台,智能交互系统AliGenie可以实现能耗下降80%,准确率、效率提升11倍,这其实意味着可以进一步做低成本的智能化。下一步我们希望可以把AliGenie打造成面向产业的智能化平台。”
天猫精灵方面反复对外强调,AliGenie绝非一个封闭的生态,而是和合作伙伴一起共建的生态。因此据了解,其内部才将组织名更迭为“智能互联”,成为集团旗下探索消费者人工智能新形态的一级业务。
为了让消费者感受到体验有质变、让研发集成高效灵活、以及最终提升产业上下游竞争力,早在2020年,阿里巴巴智能互联就推出了将消费电子领域智能化研发成本从千万级降低到数十万水平的一体化研发平台,开发者由大到小,可以自主灵活地调用从连接协议、原子算法、芯片模组、操作系统、软件集成等不同颗粒度的服务。
截至目前,AliGenie智能交互系统已搭载在超过1600个品牌、4.6亿终端。而对于将联合达摩院、阿里云等对外输出的新技术,此前也已经对外透露:“在业内人工智能成熟曲线上,大模型(Foundation Models)是5~10年内的关键拐点,也是迈进通用人工智能的里程碑。”
配图源于摄图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89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