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10万+”背后的“碳”路与开路

在锂电、氢能之外,依托技术之力积极发掘甲醇这条新赛道的价值,也是在“创造未来”——一个离“双碳”目标更近的未来,一个发展可持续的未来。

别样“10万+”背后的“碳”路与开路
▲安阳甲醇工厂。

 

文 | 佘宗明

据中新网报道,2月21日,由吉利控股集团和河南省顺成集团共同投资的全球首个10万吨级绿色低碳甲醇工厂,在安阳正式投产。该工厂是我国首套、全球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绿色低碳甲醇工厂。吉利旗下醇氢科技在现场签约300台甲醇重卡订单并现场交付首批30台。这也是商用车首次实现燃料全部来源于绿色甲醇,真正实现了“零碳运力”。

如果说,从化石能源转换为可再生能源甲醇的构想很有“面向未来”的前瞻性,那全球最大CO2制备甲醇项目正式落地,无疑是个标志性节点,这意味着我国甲醇产业从初期分散试点来到了向规模化商业化转型的关键点,对化工企业绿色转型以及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化推广应用而言,这都极具意义。

CO2制备甲醇,链接的首要议题是低碳环保。都知道,自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双碳”相关话题就颇具热度。其大背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正因如此,“双碳”工作被纳入了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再从能源供给层面看,我国石油自给率不足30%,对外依存度超过70%,这倒逼着推进能源革命、建设能源强国步伐的加速。

源于此,近年来,我国汽车和能源燃料产业均在向“绿”而行。就汽车产业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迄今已连续8年产销量位居全球首位,已在全球汽车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中占据了历史性的高地。而随着汽车与能源、工业、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的加速融合,汽车产业绿色变革也以“双碳”时代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枢纽的角色,带动更多行业朝着节能减排的方向迈进。

但面朝节能环保的“碳”路永无止境。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仍需要探索更多可以减少乃至摆脱石化燃料消耗的技术方案。作为碳中和“破局利器”的甲醇,自然而然就成了能源变革棋局中的落子。

说到甲醇,业界和学界有些人会将其誉为“清洁的煤,便宜的油,简装的气,移动的电,液态的氢”。早在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乔治·奥拉就曾在著作《跨越油气时代——甲醇经济》中断言,“未来在油气之后,人类的燃料就是甲醇。”他认为,煤、天然气、石油、电能等等都可以用来生产甲醇,是目前人类见到的生产原料最为丰富的燃料产品;利用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循环模式,或能破局油气时代过后能源紧缺问题。

这显然是看到了甲醇的突出特点:燃料燃烧效率高,使用成本低,有害物质排放量极少,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新能源燃料,可替代化石原料,能变废为宝(对工业废气再利用)。

就目前看,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和消费国,产能占全球的65%,2022年有效甲醇产能达到10000万吨左右。若能充分且妥善利用,显然有助于我国构建更为安全的能源安全网络,也在全球能源革命的抢滩布局中巩固领先者身位。善谋者行远,早在2012年,我国就启动了甲醇汽车试点工作,随着应用技术逐渐走向成熟,甲醇燃料已应用于交通燃料、供热燃料等领域。

毋庸讳言,甲醇商业化之路并不简单,它需要攻克很多难题,如利用CO2制备甲醇过程中反应催化剂设计。就甲醇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来说,动力系统的密闭性、抗腐蚀性、低温冷启动等问题都得着力解决。而运补能网络的铺设,同样是推广甲醇技术的重要支撑。

饶是如此,着眼于能源转型的长远趋势,以坚定的攻坚克难决心撬动能源领域低成本可持续发展,仍是不二之选。要知道,从国家能源安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能源转化效率、储存安全性、运输便捷性、环境友好性、资源丰富性等多维度综合评价,电能、低碳液体燃料、氢能等各有利弊,实现能源多样化战略,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综合利用,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优先选项。

这里面,能串联起氢能、碳循环、电能替代、燃油替代技术把各种新能源体系融合在一个运转体系中的甲醇,又是我们的优势能源,更需要拿捏好优势、把握住机会。

事实上,政策层面释放的信号已很明显:2019年,国家八部委联合发文,推动贵州、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区,立足本地实际,综合运用补贴、财税优惠等扶持政策,加大甲醇汽车推广工作力度;2021年9月,生态环境部正式受理甲醇汽车的环保认证,实施国环信息公开,甲醇汽车被纳入国家汽车工业统一管理范畴;2021年11月,工信部在《“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二氧化碳耦合制甲醇等降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将甲醇汽车纳入绿色产品,大力发展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促进甲醇汽车等替代燃料汽车推广。

在政策积极支持下,我国甲醇汽车已经建全了政策许可,行政管理许可、技术标准许可、市场准入许可和运行保障许可的全体系通道,产业完成了技术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建设,产业化规模居世界第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而今,安阳甲醇工厂能成为人类第一次大规模成功利用二氧化碳大规模人工合成清洁能源的里程碑性项目,就是技术持续积累的结果:它消化吸收了冰岛CRI公司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ETL)技术,更采用了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领先的二氧化碳捕集净化工艺,从工业尾气中回收二氧化碳。

远程甲醇重卡在安阳甲醇工厂实现从能源生产到加注再到应用的绿色运力生态闭环,也是在多年摸索基础上的进阶:这些年来,我国甲醇汽车市场保有量近3万台,总运行里程接近100亿公里,这验证了甲醇助力商用车动力多元化的可行性。

把工业废气变成甲醇,既用资源化利用为工业领域减排提供了建设性方案,也在积极“碳”索中为解决交通领域能源问题提供了现实选择。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引擎,也是节能降耗的主战场,出席此次投产仪式的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尤勇就表示,此次投产和项目签约是两家企业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创新实践,对推动煤化工产业碳减排具有重要探索示范意。在商用车仅占12%的汽车保有量,却消耗了超过一半的车用汽柴油、排放了汽车56%的二氧化碳的现实中,依托甲醇助力商用车实现“零碳陆运”,对“双碳”的意义也不容小觑。

能源转型与“双碳”推进,需要善治氛围的激励,也需要市场主体的探索。在甲醇汽车赛道深耕了近二十年的拓荒者和领跑者吉利控股集团,就在积极地织网锻链:入局以来,它不仅突破了甲醇汽车的技术瓶颈(含攻克低温冷启动、耐甲醇材料开发、专用润滑油开发、专用添加剂开发、排放控制、甲醇电喷控制系统等),还打通了甲醇全产业链体系,通过构建醇、运、站、车的完整绿色甲醇运力生态以及技术开发与探索,不断实现甲醇汽车从小批量试点运行到大规模推广应用的跨越。

凭着技术积累,吉利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甲醇汽车产品公告的车企,也是市场化推广甲醇汽车数量最多的车企。随着安阳甲醇工厂投产,它织就的甲醇产业“一张网”在商用车领域的发展也初见雏形。

到头来,正如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的,10万吨级绿色甲醇工厂投产,“这是一次中国能源多样化的科技探索,必将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此类探路的多重价值,最终会朝着能源安全、经济转型等维度延伸。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需要更多这类别样的“10万+”。

彼得·德鲁克说过,“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创造它”。积极发展新能源,本质上就是“面向未来”的动作。而在锂电、氢能之外,依托技术之力积极发掘甲醇这条新赛道的价值,也是在“创造未来”——一个离“双碳”目标更近的未来,一个发展可持续的未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920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3 21:59
下一篇 2023-02-24 08:08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